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文库精编版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文库精编版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文库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2006年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七集)2006/12/14 台湾中坜善果林净土寺档名:52-184-07诸位朋友,大家好。

我们上一节课讲到正己才能化人,这个化是自自然然的感化,绝对不是很刻意的要去做给他人看。

因为做给他人看,人家都感受得到。

我记忆当中,我在念国中的时候,有一天到学校去打球,一进门看到一个非常熟悉的背影,那是我的校长。

他正在巡视校园,很自然的看到地上的纸屑他就弯下腰去把它捡起来。

而他在捡的过程当中就深深的感动着我,他那一分爱护自己的学校,爱护自己的环境,那一分心我们感受到了。

而当校长在捡这个纸屑的时候,他会不会是为了我要做给学生进来看?那绝对不是这样的心境。

这个动作就影响了我一辈子。

从此以後,我们不只不可能丢垃圾,我们还会主动的去捡垃圾。

在我们整个推展文化的过程当中,我们的老师都很习惯的看到纸屑就把它捡起来。

往往这个动作,却让看到的人很感动,那一分感动可能胜过於我们讲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的课,都达不到那种感动的效果。

因为真正的去落实、去做,这种身教才能感人。

我记得我们一群老师到长城,就在登长城的过程,我们也很自然就把垃圾捡起来。

就在捡的过程里面,有一个外国人他就拿着相机把它拍起来。

你看这算是一道风景吗?因为在外国人的印象当中,中国人是很不爱乾净的。

但是这个中国人要打括号,什麽时候的中国人?失去我们圣贤教诲以後的中国人。

不然中国人是礼义之邦,讲礼的人绝对不会污染环境,会恭敬人事物。

所以这是近代失去圣贤教诲的中国人。

我们从这里也反思一个重点,因为我们做得不善,而侮辱了几千年的祖宗,这是我们应该要深深省思的。

居然礼义之邦,到现在会被外国人觉得是非常脏乱,甚至无礼的一个民族。

这种形象都已经到了连中国人自己都没信心了。

我们那时候在庐江汤池,刚好到一个学校去,当我们在参观这个学校,旁边的镇民出来,我们跟他们聊了一下,这个镇民就对着我们的老师讲:你们不是中国人吧其中有一位老师听了就很激动,他说:我当然是中国人。

接着这位镇民就说:你们为什麽这麽有礼貌你看都已经到了自己的同胞对中国人都没有信心。

不只自己同胞没信心,祖宗的脸被我们丢尽了。

我们今天连祖宗的这种颜面都保不住,对我们的下一代都教育不好,那我们学圣教,我们学佛法,没有尽到本分。

所以印光祖师在民国初年示现,叫我们修学一定从「敦伦尽分」开始做起。

而能够承传祖宗的文化,能够光大祖宗的文化,那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而且刻不容缓的是洗刷世间人对中国人的那种误解,当然也不是误解,也是我们做得来的,就是我们一定要重新振兴自己的文化。

有一群孩子,他们年龄都在七、八岁左右,一行十个人,再加上四、五个老师,一起到了孔庙去,是在山东的孔庙、孔林、孔府。

去了之後,他们在孔夫子的墓前行三鞠躬礼,大家都站得非常的整齐。

刚好遇到了当下有中国人、有美国人,还有一百多个韩国人。

说到韩国人,他们非常重视孔孟的学说,他们从小学到大学、研究所,没有一年不读孔孟的学说。

而且很多的韩国人他要到十多岁,可能到了初、高中,他才了解到原来孔子是中国人;他们本来都以为孔子是韩国人,到了那个年龄,可能上了网路,才清楚孔子是中国人。

他非常诧异,因为他从小就接受孔夫子的教诲。

我们现在中国人,一个妈妈带着小孩到街上去逛街,看到了孔夫子的像,这个孩子会对着妈妈讲:妈妈,这里有一个圣诞老公公的画像。

自己中国人已经不认识孔夫子了。

韩国人已经向联合国申请端午节是韩国人的节日,现在已经通过了;而韩国人也有继续再申请孔夫子是韩国人的祖宗,是最近已经开始在申请。

所以话不可以乱讲。

因为在两年前,我在香港演讲时候就说到,假如中国人再不好好爱惜孔夫子的教诲,很可能五十年之後,国际法庭会打一个诉讼案,孔夫子是韩国人还是中国人的祖宗大家记不记得这一段,提到五十年之後结果不用五十年,两年之後,这件事情就已经在国际上在进行了。

诸位朋友,谁会打赢刚好这个法官,世界的法官,他也很有学问,他说:我重实质不重形式,来看看现在谁真正在接受孔夫子教诲、在力行孔夫子的教诲那很可能中国人会输。

很多人看到这个报导很气愤!我说不用气愤,这是真正韩国人对我们的慈悲,这是真正韩国人在唤醒我们的民族良知。

我们现在是空有一个我是中国人的这个形相而已,却没有真正孔夫子的教诲、中国文化的内涵在我们的内心里面。

所以我们不要空有外表,我们应该是好好的深入孔子的教诲,把仁义礼智信、把温良恭俭让的人生态度完全的表现在我们的人生当中。

自然韩国人就不可能提这样子的要求。

这些孩子们到了孔林,在夫子的墓前要行鞠躬礼,结果非常微妙,当所有的孩子站好,本来这个墓旁有很多的游客,包含刚刚讲到的这些韩国游客、美国游客。

当他看到这些师生至诚的在那里礼敬的时候,他们不由自主的统统都退到一旁去。

你看正己,自己恭敬心提起来就感动身边的人,都不用言语。

当行完三鞠躬礼之後,旁边有一个中国人感叹的说:难得现在还有这麽讲礼的中国人。

其实这一幕会留在这个人心中多久?他很可能重新燃起对民族的一分使命感。

因为这麽小的孩子都这麽至诚恭敬,那他一个大人也应该自我期许。

韩国人看到了,那感觉也很不一样,因为确实韩国人很瞧不起中国人,因为他觉得一个人连祖宗都不恭敬,祖宗都骂,那是最折福的,忘恩负义。

曾经有一次中国的学者在韩国讲了一些中国文化的东西,居然在讲课当中对孔夫子不恭敬,用了不恭敬的字眼,当场所有的韩国人马上站起来,然後跟他讲:你没有资格在这里跟我谈中国文化。

全体退席。

你看这样的侮辱,居然在他国发生了。

当韩国人看到我们的孩子在礼敬孔夫子的时候,他们生起了一种敬畏的心。

所以当这些孩子要离去的时候,这一百多个韩国人马上走过来跟我们的老师讲:我可不可以跟这些孩子拍张照而当这个照拍下来,当韩国人拿回去的时候,他会怎麽说这张照片他会说这一群孩子都是非常恭敬礼拜孔夫子。

这个叫弘扬中国文化。

弘扬要真正自己做出来!这一群孩子他们就接着,刚好接近中午,要去吃饭。

要去吃饭的路途当中,刚好地上很多纸屑跟烟头,这些孩子已经习惯要爱护环境,很自然的蹲下来,一边捡。

结果旁边有个老太太看了很久,这些孩子到底在捡什麽她就不由自主的自己也走过来了,看他们在捡,自己也捡,在地上捡了一个烟蒂,看了半天,确定真的是烟蒂,然後又把它扔掉。

她本来以为在捡什麽好东西,好像在捡什麽宝贝一样,原来一看,还真的捡垃圾。

她为什麽把它扔掉我在想,离她的理想差太远,她本来以为什麽好东西可以捡;结果一捡,垃圾,她把它扔了。

但是当她扔完以後,对她的内心有没有振荡有!这些孩子还真的捡纸屑,现在还有这样的小孩,会打动她的心灵。

很可能她以後会教导她的孙子:你也要爱护环境,你看我曾经看过这群孩子爱护自己的家乡。

後来这群孩子到了面馆,一进去看到老板,老板差不多六十来岁,就「爷爷好,爷爷好」,喊了一路;坐好之後,很多阿姨来服务他们,马上「谢谢阿姨」,整个面馆里面都是那种对长辈尊重的话语。

吃完饭就要去付帐,这个老板他马上就说:今天不用钱,我请客。

你看小孩学了中国文化,对人有礼貌,到哪还人家会请他吃饭。

这样的行为风范一定赢得他人的信任,所以他往後工作也会遇到很多贵人提拔。

你看这麽恭敬的小孩、年轻人愈来愈少。

而真正有本事、有智慧的长者他都有一分使命感,要把他人生的智慧经验传下去。

现在找不到人传,受教的人太少。

而一个孩子从小对长者有恭敬心,他就有受教的这种态度。

这个老板看到这些孩子渐渐离去,还有点舍不得,看他们走了已经有一段路了,马上又喊了一声,他说:你们下次来先通知我,我给你们包饺子吃。

所以可以感受到,这些孩子当下在力行圣贤的教诲,他当下就已经在感化身旁周遭的人。

这是一群小孩。

还有一群二十岁上下的孩子,有的大学不念,他觉得念大学那是知识,做人更重要。

他本来考上也是相当好的大学,但是他放下了,他觉得先学做人,後学知识才艺,他的父母也很支持,就来了。

这一群年轻人虽然只有二十岁上下,他们的志向也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所以我们的老师去教都觉得很欢喜,因为他们都是主动学习,这些教他们的老师也觉得「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他们有五十八个同学,那一天集体要去做身体检查。

到了医院,他们排得很整齐,而且每个人都穿唐装,然後就有条不紊就接着就上楼去了。

因为脚步很轻盈,又没有讲话,所以沿路大家看到这些举动都觉得很好奇,现在很少看到年轻人是这样的这种模样,就觉得好像在看一道风景一样的好奇。

当这些孩子上楼坐好的时候,旁边有人就走过来对着那些老师讲:你们这些孩子是不是聋哑学校的他看现在那种年龄的年轻人到公共场合,也顾不到别人就大吼大叫的都有,在那里开玩笑的,怎麽会有这麽整齐的年轻人结果他这麽一问,全部的学生都笑了。

这个时代很颠倒,不正常的都变成正常,正常都变不正常。

年轻人应该守礼,不可以吵闹是正常,现在反而觉得都不吵的年轻人是不是有点问题所以这个时代我们要挽狂澜於既倒,太颠倒了,是吧你看现在家里要出去玩,先问谁那不是颠倒,不然是什麽应该是先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要去哪里现在吃饭也颠倒了,哪里都是颠倒。

你看我们小时候都爷爷先上座的,哪有小孩先上座的道理!爷爷上座以後,都是我们帮爷爷盛饭,这叫正常。

现在假如有小孩子说:爷爷,您先坐。

那爷爷会痛哭流涕,我的孙子终於懂事,会高兴得不得了。

所以现在真的是正常的都转过来、反过来。

以前是我叫爷爷吃饭,我记得小时候,菜快煮好了,爸爸也好,妈妈也好,「来,赶快去叫爷爷」。

我爷爷又很喜欢下棋,很喜欢到处跟这些朋友聊天,但是我已经有默契知道,可能在哪些地方会找到我爷爷,甚至於是在礼拜几可能在哪,都有点默契。

我就去叫我爷爷,看到我爷爷:爷爷,吃饭了!我爷爷听了之後很高兴,马上就走回来。

当我这个话说出去的时候,不只我爷爷很高兴,旁边听到的邻居长辈也都很高兴,虽然他们没说话,但是我都可以感觉到他们露出那个笑容的喜悦。

为什麽他们很高兴?人都好善,看到这种天伦,他们也都觉得很安慰,也很随喜。

所以都是我们去叫爷爷奶奶吃饭。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都是爷爷、奶奶找孙子找半天,好不容易找到了,把他叫回来;然後又要好不容易侍候他,一顿饭有时候还要吃半个小时、还要吃一个小时。

然後侍候到最後,老人家说:我的老骨头快不行了,还要陪他跑百米赛跑。

这个时代的种种现象值得我们冷静!「爱之不以道」,这《资治通监》讲的,爱护後代不用正确的做人道理,「适足以害之也」,反而是害了他。

现在很多父母长辈很用心教导他的孩子,但是还被孩子抱怨;然後又看着孩子行为愈来愈不孝,愈来愈偏颇,自己又拉不回来,很是怨恨:我都费尽我几十年的工夫,为什麽教出这样的孩子?这时候别怨,教育孩子不只要用心,还要有真实的智慧。

而真实的智慧靠的是学习经典才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