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课件.pptx
(一)工伤责任归属的三个阶段
“劳动者自身责任”阶段:
产业革命初期,主流观念认为:劳动者遭受 职业伤害的全部损失均应由劳动者自己承担, 雇主不承担任何责任。
其理论依据:亚当·斯密认为,工伤风险与工 资差别具有对应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工资标准的差别,可以对工作岗位上不同程度 的危险进行补偿。
“雇主过失赔偿”阶段
4
工伤保险的历史地位
工伤保险是世界上五大保险 之中第一个实施的社会保险制 度。1884年,德国宰相俾斯麦 政府实施的《工人灾害赔偿法》 是最早建立的பைடு நூலகம்伤保险制度。
第一节 工伤保险的内涵与实施原则
内涵:
工伤保险是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中遭受 意外伤害,或因长期接触职业性有毒有害 因素引起职业伤害后,由 国家和社会给予负伤者、致 残者及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 提供必要物质帮助的一种社 会保障制度。
补偿形式:
工伤保险所提供的物质帮助,主要是对 工伤者本人医疗救治及对其本人和遗属进 行经济补偿:
1、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永久伤残补助以 及对死者生前供养的直系亲属的抚恤金等;
2、通过及时疗养、康复,使工伤者恢复体 能,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一、工伤特征及其危害
工伤 又称“职业伤害”,指职工在生产劳动
(四)工伤保险的赔偿金额应以被伤害者所造 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限额的原则
中由于生产或工作过程中的不安全、不 卫生等因素所发生的或与之相关的意外 伤害,也包括事故伤残、职业病以及因 这两种情况造成的死亡,造成劳动者的 身体负伤或残废。
工伤在客观上 具有不可避免性, 其危害程度随社会 发展而增加。
工伤事故是社 会问题和劳动问题, 而非劳动者的个人 问题。
二、工伤归责的发展阶段与工伤社会保险 的产生
2
工伤保险的概念:工伤保险
即职业伤害保险,是职工因工 作原因受伤或患病致残暂时或 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从国家和 社会获得法定的医疗社会保障 以及必要的经济补偿的社会保 险。
工伤保险的概念
3
工伤保险的特点: 相同的特征:1、工伤保险具 有强制性。2、工伤保险具有 社会性。3、互济性。4、福 利性、非营利性。 不相同的特征:1、工伤保险 具有补偿性。工伤保险费全 部由用人单位负担,劳动者 个人不负担。2、工伤保险具 有事故预防与职业康复性。
“雇主责任”阶段
雇主责任制的理论依据:“职业危险原则”
正常情况下,劳动者无故意伤残的动机; 现代大机器生产条件下工伤事故的发生具有客观
性。
“职业危险原则”的基本结论:
意外事故无论是由于受害人自身、同事的粗 心大意,抑或由于自然原因甚至在雇主根本不 存在有什么过失的情况下发生的,雇主都应进 行赔偿;雇主支付职业伤害的赔偿金是一笔日 常开支。
2、工伤保险津贴的给付,以实际的需要为基础;
3、因伤致残或因伤残而致死亡,应以年金的形 式代替一次性的抚恤;
4、工伤保险是强制性保险,确保被保险人所得 的补偿有保障,不受企业的破产或停业的影响;
5、雇主不直接承担赔偿责任,而是由社会性的 工伤保险机构统一组织工伤赔偿。
(二)个人不缴费原则
工伤保险费由企业(雇主)缴纳,职 工个人不缴纳任何费用,其原因在于工伤 的发生,意味着劳动者在创造物质财富的 同时,又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所以 个人不缴费在各国已成共识。
(二)社会工伤保险对雇主责任制的取代
随着社会发展,雇主责任制逐步向社会工伤保 险过渡,要求由政府出面,组成公共机构,统一 筹集、管理、调剂、使用工伤保险基金。
工伤保险的特征:
➢ 立法颁布,强制实施; ➢ 设立基金,统筹使用; ➢ 长期待遇与短期待遇相结合,保险与补偿相结合; ➢ 政府行为,注重社会效益。
“雇主责任”保险的演进过程、具体形式及其局限性
演化 过程
雇主自保
雇主投保商业保险
工伤的 集体保险
国家 国家立法只有 立法 原则性规定, 状况 无具体赔偿标
准
赔偿 雇佣双方协商 的确 并支付赔偿 认与 支付
国家立法具体明确,规 德国、奥地利
定雇主责任和赔偿的最 等国形成由雇
低标准
主组成的集体
共同承担工伤
(三)严格区分因工负伤与非因工负伤的界 限,实行区别保险待遇的原则
工伤由职业风险造成,工伤保险待遇具有损 害赔偿性质,其医疗待遇、康复待遇、伤残 待遇和死亡抚恤待遇等均比其他的社会保险 项目的待遇更为优厚。
享受的资格条件不受年龄和缴费合格期的限 制。而因病或非因工伤亡基本上与劳动过程 无直接关系,其待遇水平低于工伤保险待遇, 享受条件受到年龄和缴费年限的限制。
欧洲工业化初期和中期,工伤的原因若是 出自雇主一方,受伤劳动者可获得雇主赔偿, 且雇主过失程度,与赔偿额度正相关。
其依据:民法的“归责原则”。 其局限性:
工伤事故致因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造成雇主过 失责任认定困难;
在劳资双方的权益关系及谈判力量对比中,劳 动者处于弱势地位;
诉诸法庭的程序复杂且结案时间长。
三、工伤保险的实施原则
“无过失补偿”原则 个人不缴费原则 区别待遇原则 直接经济损失为限额原则 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
(一)“无过失补偿”原则
指工伤事故的发生,不论是雇主还是 雇员,或是双方共同的过失,雇主都应负责, 并依照法律给予工伤者补偿经济损失。
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工伤保险的损失赔偿由企业负担,并非以企 业有无过失为主要条件,而是以国家的社会政 策和劳动政策为基础;
工伤保险
一、工伤保险的概念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赔偿保险,是指职 工因工而致伤、病、残、死亡,依法获得经济赔 偿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它通过对工伤职工及其家庭提供医疗照顾、 生活保障和经济赔偿,减轻工伤职工所受经济上 的损害,并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
工伤保险的概念
1
工伤的概念:工伤,又称
“职业伤害”,指职工在从 事职业活动或与职业责任有 关的活动时因工作原因遭受 事故伤害或职业病伤害。
商业保险公司按其风险 程度和事故频率收取保
赔偿责任的保 险形式
险费并支付赔偿
局限 工伤事故争议多;赔偿费低,不足以养 克服了雇主责
性 残或养老;雇主责任难以准确界定并兑 任制的弊端,
现赔偿;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商业保 逐步演进为社
险公司存在逆向选择动机;职业病的缓 会工伤保险的
发性以及劳动力流动性
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