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

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

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
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1
第一条目的
为了指导家庭教育,坚持经常化、具体化,同时,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沟通学校与社会间的相互了解,确保教育的自律和公正,加强学校与家庭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沟通配合,便于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监督,帮助学生求学所遇到的困难,特成立本会。

第二条宗旨
遵循教育规律,通过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社会各界间的横向联系,营造一个良好的由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整体教育网络,拓展育人的多种渠道,建立多元教育体系。

委员会的宗旨是促进学生成长为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条组成
1.家长委员会成员由在校学生中关心孩子成长,热心教育,热情支持学校工作的家长组成。

2.家长委员会成员由学校提出建议,班主任老师、年级组推举产生,由学校发给聘书。

3.校级家长委员会原则上由每班一名委员组成,班级家长委员会由5-7名委员组成。

4.家长委员会原则上设正、副校长、名誉校长若干名,由学校提出建议名单,交委员会讨论通过。

5.委员会须聘请一位学校教师负责各委员之间,委员会与学校之间的联络组织工作。

第四条权利
学校家长委员会全体委员享有以下权利:
1.有权获知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工作计划,有权提出自己的相应意见。

2.有权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日常管理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学校应该在合理期限内答复。

3.有权作为其它家长的代言人,对学校工作及教职员工给予监督和评议,向学校反馈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学校应该在合理期限内答复。

4.在本家长委员会换届时,有推举和被推举权。

5.有权对委员会工作进行监督。

第五条义务
学校家长委员会全体委员需尽以下义务:
1.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和培养目标,与学校同心协力培养孩子。

2.积极参与、配合学校举行的重大教育活动。

协助学校加强科学管理。

3.有义务听取和反映家长们所关注的问题。

协调家校联系,促进家校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向家长公开个人联系电话,接受他们的咨询和求助。

4.有义务完成委员会布置的工作。

5.有义务主动为学校的公益建设和事业发展提供精神或物力上
的帮助和支持,发动家长共同解决办学中的困难。

第六条工作开展
1.家长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委员制定工作计划,秘书长组织活动。

2.家长委员会工作计划须由2/3以上委员和学校共同讨论通过。

3.家长委员会原则上每学期举行会议不少于1次,讨论、落实、总结委员会各项工作。

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2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20年)》,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积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和支持教育工作,努力构建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特制订本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家长委员会是在校委会的领导下,在学校工会、政教处指导下的群众性组织,是学生家长直接参与学校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校教育有益的补充和发展,是学校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办好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民主办学的重要形式。

第二条:家长委员会的宗旨是团结全校学生家长,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参谋、监督作用;宣传国家的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加强学校的管理;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第三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是沟通学校和家庭、社会的联系,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形成;是指导家长认真担负起教育子女的作用,帮助学校拓展德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积极研讨家庭教育的规律,总结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是参与学校管理评价工作,为学校工作提供意见和建议,发挥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桥梁作用。

第二章组织结构
第四条:家长委员会成员由班主任提名推荐,征求个人意见后确定,并由学校发给聘书,填写相关登记表。

第五条:家长委员会分设三级:一级为班级家长委员会,5—15名家长组成;二级为年级家长委员会,每班推荐2名家长组成;三级为学校家长委员会,每班至少推荐1名家长组成。

第六条:班级家长委员会设主任一人,主任由家长委员会成员选举产生。

年级和学校家长委员会各设主任一名,副主任1—2名。

第七条:家长委员会的组成必须兼顾社会各个阶层,其成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