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及中水回用项目计划书目录1概述 (4)1.1项目名称 (4)1.2建设单位概况 (4)1.3拟建地点 (4)1.4项目建设年限与规模 (4)2工程预测 (5)2.1新城组团概况 (5)2.2总体规划 (6)2.3给排水工程现状 (7)2.4需求预测 (10)3工程建设必要性 (12)4建设规模 (14)4.1黄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基本情况 (14)4.2污水深度处理工程 (15)4.3中水回用工程 (18)5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工程进度计划 (23)5.1投资估算 (23)5.2资金筹措 (24)5.3工程进度计划 (24)6效益分析 (25)6.1社会效益 (25)6.2环境效益 (25)6.3经济效益 (25)7结论及建议 (26)7.1结论 (26)7.2建议 (26)1概述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黄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及中水回用项目1.2建设单位概况建设单位:黄山新城区投资有限公司1.3拟建地点项目所在地:黄山经济开发区黄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预留地。
1.4项目建设年限与规模1.污水深度处理:絮凝沉淀、过滤等工艺使尾水到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的一级A标准并达到中水回用标准。
2.建设5万m3/d回用水加压泵房及相应的DN600~DN800压力管道,使中水通过管道输送至中水用户。
2工程预测2.1新城组团概况黄山市辖三区(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四县(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和黄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最南部,介于东经117º12ˊ~118º53ˊ、北纬29º24ˊ~30º31ˊ之间。
地处皖、浙、赣三省结合部,西南与江西省景德镇市、婺源县为邻,东南与浙江省开化、淳安、临安县交界,东北和西北分别与本省宣城、池州两市接壤。
中心城区屯溪距上海446公里,距合肥409公里,距南京372公里,距杭州240公里。
2003年黄山市生产总值迈上百亿元台阶,2004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2005年生产总值达到147.4亿元,年均增长10.4%,超“十五”计划0.4个百分点。
“十五”末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54元,比2000年增长64.4%。
财政收入达到12.6亿元,年均增长12.8%,比同期生产总值增幅高2.4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00年的23:30:47调整到2005年的18:39:43。
工业增加值达到34.8亿元,工业化率提高到23.6%。
化学原料及制品、医药、交通运输设备、电器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
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到11个,市经济开发区(新城区)基础设施累计投资2.8亿元。
旅游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2005年旅游接待量达到1001.3万人次,年均增长12.5%,高出生产总值增幅2.1个百分点。
旅游总收入达到61.5亿元,年均增长10.7%。
黄山的城市性质:国际性旅游城市,著名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地,皖南地区中心城市。
经济开发区(新城区)建设以来,经济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实工作,截至2006年6月,经济开发区(新城区)以累计签订正式合同和意向性框架协议的工业项目23个,其中琦源塑管项目已经投产,合力电子、永佳集团普米特新材料、世龙寝具、奥非家具、天一铜业、中远科技、屯溪高压阀门厂、波达服饰工业园等7个项目正在规划和建设。
此外已签订了安徽服装商会和百事好制衣、亳州药保健、立方制药、威力节能灯、宁波节能灯和景天光电等项目的意向性投资协议。
2.2总体规划《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为黄山市新一轮总体规划,2009年4月已通过评审,目前已通过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
一.规划期限近期2010-2015年远期2016-2030年二.城镇性质现代国际旅游城市;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集聚地;皖浙赣交界区域中心城市。
三.城镇发展规模1.城镇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为51万人,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为85万人。
2.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建设用地近期2015年控制在5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5平方米左右;远期2030年控制在85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2.3给排水工程现状一.供水现状黄山市现有两座水厂。
一水厂位于滨江西路(横江大桥与老大桥路段),建于1969年,设计规模1000m3/d,管井取水,1969年建成投产。
1974年建大口井,设计规模7500m3/d,以后供水规模逐步扩大到3万m3/d。
二.水源现状黄山市中心城区主要的水源有率水、横江、丰乐水库以及月潭水库。
率水主河长148km,流域面积为1512km2。
洪水期最大流量与枯水期最小流量相比可达数千倍。
最大洪水流量约4300m3/s,枯水期多发生于11、12、1月。
总之,率水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而年际幅度变化不大。
横江,流域面积1060km2。
洪水期最大流量与枯水期最小流量相比可达数千倍。
汛期最大洪峰发生于4~8月,尤以6月为多,占全年洪峰的39%,最大洪水流量约4300m3/s。
枯水期多发生于11、12、1月。
特大干旱时,横江断流三个月之久,给工业与生活用水带来很大困难。
丰乐水库位于丰乐河中游,发源于旅游胜地黄山主峰南麓,南迎海洋暖湿气流,是安徽南部的主要降水中心区,水库枢纽流域汇水面积为297km2,占全流域面积514km2的57.8%。
丰乐水库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71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30亿m3,多年平均入库流量10.48 m3/s/km2。
水库总库容为8400万m3,其中防洪库容为3480万m3,兴利库容3840万m3,死库容为1080万m3,调节库容相当于坝址平均年水量3.3亿m3的12.1%,为不完全年调节水库。
月潭水库的开发任务是以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城区的城市防洪为主,结合城镇供水、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发电、灌溉和养殖等多项综合利用。
月潭水库坝址位于率水下游月潭村附近,下距屯溪23km。
水库集水面积954km2,控制率水流域面积的62.7%,占屯溪水文站以上来水面积的35.7%。
月潭水库初定为面板堆石坝,总库容1.91亿m3。
三.雨、污水现状黄山经济开发区(新城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雨水分散、就近、重力流排入水体;因污水厂尚未建成,现有污水暂由齐云大道污水泵站提升排入现状齐云大道d600污水干管,最终通过沿江污水主干管输送到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各入驻企业污水自行处理后排入已建的污水管道。
(一)雨水工程现状黄山经济开发区(新城区)内路网建成区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含齐云大道两侧),可建设土地面积约8.0平方公里,现状沿园区道路共敷设d400毫米以上雨水管道约28.1公里,管径为d400~d2000毫米,其中管径d400~d600毫米管道长11.7公里,管径d800~d1200毫米管道长13.8公里,管径大于等于d1500毫米的管道长2.6公里。
目前经济开发区的建成区主要集中在梅林大道以西至霞塘路、百川路以南区域,为黄山经济开发区的启步区,启步区内的主要河道霞塘河及其支流焦充河、溪阳河,已分别按照《黄山市经济开发区防洪规划》确定的50年一遇和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整治完毕。
使得现状经济开发区内的雨水排放比较通畅。
已建雨水管道约28.1公里。
已建雨水管道d≤500毫米时,采用PE和UPVC管,电熔和热熔焊接;d>500毫米时,采用钢筋混凝土Ⅱ级管,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二)污水工程现状黄山经济开发区(新城区)现有企业多以节水环保型企业为主,该部分企业的污水多以生活污水为主,生产污水较少;例如:普米特新材料、合力电子、琦源塑管、中远科技、力克金工、奥菲家具、世龙寝居等。
少部分污水量较大的企业对厂区污水进行预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的标准后才排入污水管道中;例如:安徽晚报、首康医院等。
因污水处理厂尚未建设,且水量较小,现有污水暂由齐云大道污水泵站提升排入现状齐云大道d600污水干管,最终通过沿江污水主干管输送到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
现状污水管道多数是和道路同步建设的,共敷设d400毫米以上污水管道约28.1公里,管径d400毫米~d1500毫米。
已建污水管道d≤500毫米时,采用PE和UPVC管,电熔和热熔焊接;d>500毫米时,采用钢筋混凝土Ⅱ级管,承插橡胶圈接口。
2.4需求预测本次设计前期主要考虑绿化及冲洗需用中水,结合回用水管道走向,暂考虑周边5km2的道路及绿化回用水。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绿地单位用水量指标为0.1~0.2万m3/km2.d、道路广场用地0.2~0.3万m3/km2.d,本次设计考虑道路冲洗及绿化浇洒总用水量为:0.5万m3/km2.d。
则,用于城市道路冲洗及绿化浇洒的杂用水总量约2.5万m3/d。
后期随着企业需用中水量增加,可增加回用水量至5万m3/d。
3工程建设必要性我国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占有量仅为0.22-0.27万方,列世界第88位。
中水利用对我国的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经济可持续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
(1)水资源短缺的需要。
中水回用解决了水资源短缺问题,对促进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大大缓解了水资源不足。
目前水资源紧缺形势日趋严峻。
黄山市区域范围内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大部分已开发利用,新增水源已相当困难。
加之每年排放大量污水,其中约有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
因此,污水再生回用是解决缺水问题的必要措施。
(2)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水回用比开发利用其它水资源具有经济上的优势。
回用水的制水成本低,这是因为节省了水资源费、水与远距离输水的能耗费用和基建费用。
化工厂、热电厂、蒸汽厂等企业均可通过使用中水,大大减轻水价高给企业带来的成本负担。
(3)改善环境的需要为了改善黄山市的环境质量,给人们提供一个清洁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十二五”期间,黄山市正在实施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将大幅度增加市区公共绿地,需要增加大量绿化用水。
另外为了使河道保持良好环境,维持一个常水位,也需要增加河道景观用水。
因此中水回用也是改善环境的需要。
综上所述,黄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及中水回用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非常迫切的。
4建设规模4.1黄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基本情况黄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经济开发区(新城区)内,横江一、二路及居安二、四路环抱区域。
黄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近期(2010-2015)建设规模为2.5万m3/d (2010-2015),远期(2015-2030)建设规模为10万m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