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视配音艺术》讲义

《影视配音艺术》讲义

第一部分影视配音艺术概说及创作准备1、专业是我们生存及一切个人社会发展的基点和倚靠,因此,要有敬畏之心,要把练声当成一种仪式,“戏大于天”,把练功(广义)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夯实基本功。

2、影视配音艺术的定义及分类:⑴广义定义:在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过程中,对任何声音要素进行处理加工的艺术创作活动都叫做配音,如音乐的选配,动效的制作,解说,台词的录制,最后的合成等。

⑵狭义定义:是指在影视作品中,专为对白、旁白、独白、内心独白、解说以及群声等语言的后期配制而进行的一系列艺术创作活动。

我们所探讨的影视配音艺术是指狭义上的配音艺术。

⑶影视配音艺术的分类:类型十分丰富,可以分为影视专题、栏目配音,影视广告配音,影视剧人物配音等。

3、影视配音艺术的创作特征:⑴影视配音艺术创作的规定制约性----“带着镣铐跳舞”。

●影视配音艺术是多度创作的艺术,创作的度数越多,规定制约性就越强。

●创作依据(原片和文稿的风格、基调等)和创作对象(原片人物的“视觉形象”)直接影响着我们对原片、文稿和人物整体基调的把握,规定着我们内心情感的状态和心理节奏的调整,规定着我们吐字力度、语气语调、停连顿挫、点送重音、贴合口型等外部技巧的运用。

⑵影视配音艺术创作的整体适应性。

①影视配音创作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不同时代的审美、价值取向往往体现在影视作品中----●国外:歌舞片的绚烂----西部片的强悍----古典主义的复苏●国内:英雄主义的讴歌----“高大全”----“三突出”的创作模式----平民化的视角----多样化的形态●表现在有声语言上(国内):从“不喊不革命”“调高情亦高”到“自如声区”的降调,从“类型化”的创作到“个性化”的呈现,不同的时代在词汇、语法、话语样态、表达方式甚至是创作者的气息状态、吐字力度等方面,对影视配音创作都有着不同的要求。

●因此,我们绝不能“抱残守缺”“以不变应万变”。

②影视配音作品与影视作品各要素之间的整体相适应。

●影视艺术是所有艺术门类中使用“符号”数量最多的艺术。

●表现在配音上,就是无论旁白、解说还是人物的对白、独白,只有与画面、音乐、音响、同期声、字幕等所有要素整合于一体,才能构成影视艺术作品的整体和谐之美,才能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③影视配音创作者在创作中的整体适应性----上天入地、紧随不舍、拐弯抹角、亦步亦趋(原上译厂厂长陈叙一先生)。

●在影视剧人物配音中,要让自己的声音完全融化在角色之中,哪怕是一声叹息,一个咳嗽,一声笑都不能有丝毫的疏漏,让观众忘掉配音演员自己。

实际录音中,不是一气呵成的,面对中断或“跳场”,要注意保持情绪的一致,用声的统一与节奏的衔接。

●在影视专题、栏目、影视广告等配音中,要用心、迅速、深刻地领悟原片的色彩、基调、节奏、画面的转换、音乐的节拍等,准确、生动、传神的完成解说旁白的任务。

●要通过经验积累或与录音师的沟通,了解、掌握和适应不同话筒、不同录音条件对声音的影响和对用声的要求,更好的完成配音工作。

⑶影视配音艺术创作的技术依赖性。

●影视配音创作的不断发展与改进,依赖于科技水平的进步和录音工艺的提高。

因此,一个优秀的配音艺术创作者要了解不同的话筒的类型与特点,要了解不同话筒的指向性,要找到话筒的最佳拾音方位(距离、角度)。

●影视配音艺术创作,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具体的录音设备、声学环境以及录音师的技术水平与业务能力。

一个优秀的录音师对影视艺术创作至关重要。

4、内心情感的积极主动与专业语感的用心磨练。

●“言为心声”,一个生活中麻木不仁、消极冷淡的人,在创作中是不可能全心投入,激情澎湃的。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创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丰富的生活情感,主动地内心体验,是有声语言创作“深刻理解----具体感受”的源头活水。

要学会打开我们的心灵,张开所有的触角,去感受火热的生活,在生活中培养自己“审美的眼睛”、“辩音律的耳朵”以及“健康而湿润的心灵”,创作者生活中内心情感的积极主动,是包括影视配音艺术在内的一切艺术创作的前提。

●语感:即接受和储存语言信息,发出和驾驭有声语言信息的悟性能力。

是语言传播者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反应能力。

●专业语感:是建立在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专业语言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比较透彻的熟知某种、某类语言的特点,并将这些特点纳入自己的认知图式,才能迅速敏锐地感受这种语言,并把握它,驾驭它。

●用心磨练影视配音专业语感,要求我们在平时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有目的的听、看、想、练,有意识、有比较地去感受影视配音创作中不同节目、不同语境中的语言的样式样态,区分不同的感觉,体会不同的内心情感状态和心理节奏,品味不同的吐字力度、语气语调、停连顿挫、点送重音等外部技巧的运用。

这是影视配音创作的准备中平时最重要的积累,应该成为每一个创作者生活中的习惯。

●要把平时学习的广泛积累与创作实践的坚持不懈相结合。

只有平常学习的“厚积”,才有创作时的“薄发”。

影视配音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想”和“论”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做”,是实践。

5、表演之于影视配音的重要性及影视配音应掌握的基础表演理论。

⑴表演之于影视配音的重要性。

●表演是影视配音创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影视配音语言创作的最终呈现结果是“然”,那么表演理论则是解释“所以然”的很好的依据之一。

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影视配音创作者,必须补上表演这一课。

●要养成用影视剧人物配音语言的思维来进行专题解说、广告、栏目解说、小说演播、广播剧、散文、诗歌朗诵等语言艺术的创作思考的习惯。

●非有声语言跟有声语言是形影不离的。

非有声语言跟人的思维活动及心理和情绪等是紧密联系的。

对于有声语言创作来说,往往非有声语言找对了,有声语言也就准确了。

眼睛里没有,语言里不可能有。

从表演上说,有声语言是听内容,非有声语言是看关系。

●影视剧人物配音弱化形体表演部分,大大强化台词部分。

完全靠声音来塑造人物,演绎戏剧矛盾冲突。

⑵影视配音艺术需要掌握的基础表演理论。

这里面主要指我们的影视剧人物配音创作需要了解的表演理论。

概括来说,在影视剧人物配音实际工作中,我们每次在进行具体场次的具体人物配音时,需要知道:①本场戏我们所配人物的性格、年龄、职业等相关个人特征信息,以及这个人物在整部片子当中的脉络,如果是历史人物的配音,则要知道这个人物在历史横向、纵向的相关信息,从而确定在本场戏里的人物语言态度和语言分寸。

②本场戏里面都有哪些人物以及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我们所配的人物与本场戏里所有人物之间的关系怎样,从而确定我们的语态和分寸。

③了解本场戏的所有矛盾冲突,从而确定本场戏的整体气氛。

我们的语言、台词、气息等都要服从于这个整体的气氛。

④以上三点分析明确以后,辅以相应的、合理的生理状态,包括情绪,呼吸,以及表情、肢体等非有声语言,力求达到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

6、关于声音化妆。

声音化妆的目的是什么?跟平时我们所说的化妆一样,达到我们所希望的形象。

只不过,这里完全是靠声音的控制来塑造我们所想要达到的人物形象。

通过声音化妆,可以改变人物的性格、年龄、胖瘦甚至美丑。

当然,这都是指听觉上的。

比如很简单的一句话:“少爷,人都到齐了,您看,咱们什么时候过去啊?”●比较忠厚,长相周正的年轻小伙子、●比较愚钝,憨厚的胖下人、●势力、谄媚的管家●忠心的老下人●奸佞、刁钻的老下人通过声音化妆,同样的一句话,让人感觉出很多人物形象。

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声音化妆绝不是技巧的炫耀,技巧只是辅助我们表达的工具,人物塑造的内心依据及情感才是我们语言表达的源动力,我们的语言“有戏”才有“灵魂”。

这一点非常重要!那么,我们学习声音化妆在实际工作中有什么用呢?也就是:⑴为什么要进行声音化妆。

●从艺术创作上,声音化妆是人物塑造的需要:①不同性格、身份、年龄段的人,声音的气质和造型是不同的。

②另外,同一个人物角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及心理阶段的声音也是有差别的。

如:《贞观长歌》里,唐国强演的角色年龄跨度近50年,那么在不同年龄段,声音的处理上肯定是不一样的,年轻气盛时和晚年老成时声音如果没有差别和变化的话,除非是这人成精了。

●从市场角度说,声音化妆是生存的需要:①不同的广告,根据产品及市场定位,需要不同的声音造型来适应,我们的声音造型能力越强,那么,适应性就越强,换言之,你的活儿就会越多。

②还有,一部片子里,一个配音演员只配一个人物的情况是很少的。

现在的情况是,剧组及配音导演为了节约经费,会让一个配音演员一个人兼配几个甚至十几个角色,有时候一场戏里面得几个角色都是一个配音演员配的。

那么,就要求配音演员有很强的声音化妆和造型能力。

所以,无论是从对艺术的追求上来说,还是配音演员的生存需要上来说,都要求配音演员熟练掌握声音化妆这个技巧。

⑵声音化妆的生理基础及方法。

●音色的千差万别,除了个体声带长短薄厚不同之外,主要是每个人的共鸣腔有不同的形状和特性,从而产生一定类型的共鸣作用,形成一个人的声音个性。

●共鸣腔则主要是由胸腔、咽腔、喉腔、口腔、鼻腔、头腔(颅腔)构成。

●进行人物声音上的造型(声音化妆)时,关键在于使用和调节共鸣腔。

另外,还有靠控制声带的松紧程度、震动位置,以及口腔控制。

口腔控制是我们的第二付声带,可见口腔控制对声音造型的重要性。

●在运用声音化妆技巧时,一定要掌握方法,切不可超越自己的天赋条件,主观、盲目的追求某种音色,否则,会引起声带的病变。

声音化妆是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上的,我们的基本功越好,控制的越好,声音化妆会越自如。

因此,我们平时每天枯燥的练声,是我们未来所有工作的基础之基础,希望同学们能持之以恒,每天,为自己的未来都添一块砖,加一块瓦,明天属于自己事业的高楼大厦是靠你们双手建造的,未来自己不成功,你怨不得任何人,所以,我希望从今天开始,同学们能认真对待你们的专业和练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7、录音状态及用声的松与紧的矛盾。

影视配音创作,无论是影视剧人物的配音,还是专题、栏目解说、广告配音等,都要求语言及状态松弛、自然、流畅,但同时又需要用声及状态积极,或“情绪饱满”,或“内劲十足”,这就构成影视配音创作中录音状态及用声松与紧的矛盾,这个矛盾对每个从业者来说都是永远伴随的,大师亦然!而我们业务的提高,也正是在矛盾的协调中得以实现的!诀窍是“内紧外松”。

8、广播剧及小品练习。

第二部分影视剧人物配音1、影视剧人物配音定义及类型。

⑴定义影视剧人物配音:是指在影视剧作品中,由配音演员或演员本人面对画面,遵照原片所提供和限定的一切依据,以有声语言为表现手段,专为片中人物或角色的语言所进行的后期配制录音的艺术创作活动。

包括人物的对白、独白、内心独白、旁白、以及群杂等内容。

⑵类型①译制片:包括普通话译制片、外语译制片以及地方语和民族语译制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