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地震逃生技巧
一、授课班级: 13会计3班
二、授课教师:朱丹
三、授课时间: 20XX年4月22日周二上午第二节课
四、班会主题: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地震是自然界10大灾害之一,也是损失最为严重的灾难,带给社会和人们的是破坏和毁灭。
作为处在地震安全带的我们了解基本的防震避震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
希望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课我们能够将学到的内容向身边的家人、朋友进行普及,为我们的安全价撑起一把保护伞,加一把锁!
五、设计理念:
运用模拟演习,使在校学生了解并掌握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时的正确应急处理办法以及一系列基础急救技能,并以运用到实际,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实现自救和他救。
开展此次主题班会的目的是教会学生面对各种危险状况时,应该如何冷静、科学而快速地作出全面判断,从而采取正确的救护措施。
六、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做个防震减灾知识的小宣传员能力目标:掌握避震要点,提高自救、他救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七、前期准备:
1.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收集防震避震方面的小知识。
2.由班级同学现场模拟遇到地震时所作出的躲逃反映的短剧。
3.邀请班级保卫委员评点模拟表演的地震躲避和地震自救、他救知识的讲解和演示。
八、教学工具:
地震急救小包、展示板
九、活动形式:
模拟演示小组讨论操作演练视频展示知识竞答
十、活动过程:
短剧引入:(5分钟)
由一组学生进行地震发生时场景模拟表演,场景如下:正在教室上课的范老师和同学突然感到强烈的震动,接着听到了地震警报声,范老师和同学在第一时间做出如下应急反映:范老师夺门而逃;一名学生躲在桌子底下;一名学生躲在墙角;一名学生爬向窗户;两名学生因被踩踏摔倒而受伤。
这是短剧结束,老师引入今天的班会课主题“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地震逃生自救技巧”
(一)演习篇:地震逃生——躲(12分钟)
环节一:小组讨论:地震来临时6位演习者的逃生方法是否正确?将讨论结果展示在小组各自的小黑板上。
(5分钟)
环节二:保卫委员分析点评小组讨论结果并打分,展示正确的逃生方法(5分钟)
保卫委员孙登云解说的内容:在学校怎样紧急避震?
总体方针:“一切行动听从老师的指挥,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
”
(1)正在上课时的避震方法:无论教室是楼房还是平房,同学们都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包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千万不要慌乱拥
挤外逃,不能选择跳窗或坐电梯的方式逃跑。
待地震过去后,在老师
带领下有组织地疏散。
(2)在操场或室外的避震方法: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注意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震时千万不要回到教室
去;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去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演示的内容:寻找地震活命三角区(桌子下的一侧和墙角三角处)假如地震发生,你应该这样做:1.迅速寻找一个大的坚实的物体;2.
移动并靠近它的一侧;3尽量卷缩自己身体靠下。
环节三:视频展示《逃生宝典——地震逃生之躲》(2分钟)
(二)展示篇:地震逃生——救(18分钟)
环节一:自救——如果被埋压该怎么办?
在刚才的演习短剧中有两位学生在逃跑过程中因踩踏摔跤而被埋压,并且都有受伤,请问她们这时该如何自救?
保卫委员郭培真解说内容:(5分钟)
如果被埋压应该做到:
(1)搬动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
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2)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3)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4)不要乱叫,保存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演示内容:经过保卫委员诊断,两位被埋压者一名大腿受伤,一名手臂骨折。
(6分钟)
(1)要求内容:小组成员打开老师准备给大家的急救包,用包里的急救物品来对处理自己大腿上的伤口。
保卫委员展示正确伤口包扎处理方法并对每个小组的展示成员进行评定打分。
(2)展示工具:急救包
(3)伤口处理①清洗伤口:用温开水浸泡医用纱布,然后用纱布轻轻擦
除伤口上的污渍。
②杀菌消毒:用脱脂棉沾上碘酒,轻轻地把碘酒涂在伤口上,
起到杀菌防感染的作用。
③包扎:采用最常用的绷带环形法。
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
第二圈、第三圈做环形,并将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压于环形
圈内,这样固定更牢靠些。
最后用粘膏将尾固定,或将带
尾剪开两头打结。
环节二:他救(5分钟)(保卫委员丁成月进行解说)
三名保卫委员对被埋压人员实施救援。
演示内容:救人步骤
(1)挖掘被埋压人员时应保护支持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嘴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对于较长时间被埋压的人员,应该戴上眼罩,以免在强光照射下
伤害到眼睛以致失明。
(4)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搬运脊椎损伤者,应用
门板或硬担架。
(5)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解说内容:救人原则
(1)先救近,后救远
(2)先救易,后救难
(3)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增帮手。
(4)听仔细(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
(5)要仔细确定被困人的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刨,以防止意外伤亡。
环节三:视频展示《逃生宝典——地震逃生之救》(2分钟)
(三)竞赛篇:防震知识知多少?(7分钟)
环节一:知识巩固题(1分钟)
1.下列图片的避震行为正确的是()
2.下列图片的地震逃生方式正确的是()
3.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
A.向教室外跑
B.听老师指挥
C.蹲在地上
D.涌向楼梯间
4.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
法是()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
B.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
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D.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
5.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A.不停地呼救。
B.不顾一切的行动。
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
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6.震后救人的原则是()
A.先救近再救远
B.先救医务人员
C.先救容易救的人
D.先救青壮年
7.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先保护头
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
D.先保护双脚
8.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
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环节二:知识拓展题(2分钟)
1.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中,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是( )
A.气象灾害 B.地质灾害
C.地震灾害
D.水灾
2、()年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列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16万
人受伤,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
A.1973年7月28日
B.1974年7月28日
C.1975年7月28日
D.1976年7月28日
3.()级震级以上的地震为破坏性地震。
A.4级
B.5级
C.6级
D.7 级
4.地震依据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种类,
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为()。
A.火山地震
B.构造地震
C.陷落地震
D.人工地震
5.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所致
B.大地震动
C.地面开裂
D.火灾
6.防震减灾工作实行( )、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A.预防为主
B.预报为主
C.领导为主
7.下列图片是地震宏观前兆现象的有( )
8.识别地震谣言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预报不是政府发布的
B.可向当地人民政府核实
C.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说的十分准确
D.可向当地地震部门核实
9.地震的突发性很强,往往使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
因此,家庭在平时要准备一个防震包,以解震后的燃眉之急,防震包所装物品数量不能太多,以方便携带。
一般必须存放的物品应该有()
A.食品
B.水
C.日常生活用品
D.急救药物
环节三:知识抢答题(3分钟)
1.如果在家中发生了地震,我们该选择那些合理的避震空间?
2.在户外我们该如何避震?
环节四:视频展示《逃生宝典——地震之逃》(2分钟)
(四)总结篇:说说我的收获(3分钟)
环节一:地震“十防”歌谣
环节二:向身边的亲人朋友普及地震知识
环节三:作业布置:收集《交通安全你我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