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
二、检查预习
阅读课文完成请你思考1-2题,
上黑板完成检查。
三、自主学习
1、唐代诗人杜甫有首名诗《忆昔》,其中有这么几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指的是哪方面的成就?
2、请班级中的几位同学扮演唐朝的农民,让他们跨越时空,发挥想象力,他们将相互讲述他们一天的劳动情况,观看的同学通过观察和聆听,想一想,他们的谈话内容中会涉及到什么农具,他们种什么,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
许多外国人和西域各少数民族在这里进行买卖。
1、大都市多: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勤劳、美好生活是由他们创造的、我们也应有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
作业设计
完成学程导航第7-8页尝试训练和自主检测。
后共同讨论。
8、农业、手工业、商业的长远发展,谁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
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9、后期又导致安史之乱,怎样看待唐玄宗?
唐玄宗前期能励精图治,采取措施发展生产,使唐朝进入到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可以说他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唐玄宗后期奢侈腐化,重用小人,不理朝政,出现了“安史之乱“。
四、小结作业
要求学生先分组讨论,最后由每一小组推出一名代表作为唐朝外交官,在全班完成以上内容,
丝绸、麻布。
灵活,比直辕犁使用方便,劳动效率高。
讨论归纳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5、唐朝农业的成就有哪些?
6、假若你是唐朝的一位外交官,请你对来我国旅游的外国使团大帝国唐朝,着重介绍唐都长安的情况,可以请他到繁华的西市和东市去购物,介绍唐朝品牌产品丝织品、瓷器,唐三彩等。
7、唐朝商业的特点有哪些?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
难点:1、曲辕犁、筒车等农业工具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
2、开元盛世产生的原因。
教
学
资
源
预
习
设
计
学程导航第7页1-2题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导入
我们学习了第二课《贞观之治》的有关内容,你对上一节内容中哪一个历史人物最感兴趣,为什么?
今天我们会学习到另外一个历史人物──唐玄宗,他继承了他的先辈们的开拓精神,继往开来,使唐朝经济处于鼎盛时期,我们先看一看玄宗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稳定自己的政治局面呢?
3、打出曲辕犁与汉代的直辕犁图片,引学生观察、比较,并对实物进行操作,请学生分析曲辕犁的特点。
4、茭白、黄瓜、菠菜、蘑茹、稻米、黍等请学生想一想,这些品种哪些是从西域传入的。
唐太宗、武则天
他们采取了比较宽松的政策,获得了人民的支持,使统治长治久安,唐朝经济逐渐走向稳定。
农业
曲辕犁,筒车 。
稻米、菠菜、粟、茶树。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3开元盛世、
共几课时
1
课
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主要内容有:“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商业的繁荣及城市的发展等一系列史实。
2、通过学生对唐朝全盛时期有关知识的学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对一些丝织品、陶瓷工艺品、城市布局的赏析和认知,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工匠精湛技艺的敬佩之情,初步理解政治与经济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