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第十六章 第二审程序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第十六章 第二审程序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三、上诉案件的调解
《民事诉讼法》第172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 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应当 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
院印章。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
撤销。”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第二审性质的三种不同学说: 1.复审制说。上诉审法院对第一审案件完全重新审
理,一切从头开始,一审中的一切诉讼资料于第二
审无效,第二审法院应重新收集、调查诉讼资料。
2.续审制说。上诉审是第一审的继续,以第一审的
诉讼资料为基础,当事人可以提出新的诉讼资料 (比利时、西班牙、希腊、荷兰)。
4、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在一审中未参加诉讼,在二 审中参加诉讼,经二审法院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 5、一审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上诉后,第二审人 民法院认为应当判决离婚的,经二审法院调解,不能达 成调解协议的。
对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法院应当按照第一审程序 另行组成合议庭。原审法院对发回重审案件所作的判决, 属于第一审程序,当事人不服的,有权提起上诉。
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35条规定:“第二审案件
的审理应当围绕当事人上诉请求的范围进行,当事人
没有提出的,不予审查。但判决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
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除外。”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二、上诉案件的审理方式
(一)开庭审理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69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 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依法组成合议庭,需要对原证 据重新审查或者当事人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 的,应当开庭审理。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第二审性质的三种不同学说: 3.事后审制说。第一审中心主义,二审只能以当事 人在一审中提出的诉讼资料为依据,不允许提出新 的诉讼资料(多数英美法国家和奥地利、意大利、 法国等大陆法系国家)。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一、上诉的概念
上诉与起诉的区别: 1.起诉的发生是因为当事人之间存在民事权利义 务关系的争议,一方当事人请求法院予以司法保护;
上诉的发生是因为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不服第一
审法院所作出的未生效的民事裁判,请求上级法院
予以审查,撤销或变更该裁判;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概述
二、第二审程序的意义 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上级人民法院监督和检查下级人民法院的
审判工作
有利于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适用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概述
三、外国三审终审制的借鉴意义 当代典型的司法结构,是由三个审级构成的司 法金字塔。塔底很宽,由数量众多的一审法院组成, 对初审案件进行全面的事实审查并在此基础上适用 法律;相对宽阔的塔腰由多个中级上诉法院构成, 以审查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的方式监督一审司法权, 同时受终审法院的监督;位于金字塔顶部的是独一 无二的最高法院,对部分上诉案件中的法律事项行 使许可上诉管辖权,以此实现制约下级司法权并维 护法律适用的统一的功能。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第二审程序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法 院未生效的第一审裁判,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 院提起上诉,上一级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所适用的 程序。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与第一审程序的区别: 程序发生的原因不同
简易程序
特别程序 二审
立案之日起3个月
立案之日起或者公 告期满后30天
对判决的上诉 立案之日起3个月 对裁定的上诉 立案之日起30天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第十六章 第二审程序
第四节 上诉案件的裁判
一、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依法改判 三、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四、对不服裁定上诉的处理
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
进行审查。”按照“不告不理”的原则,第二审人民
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审理范围限于当事人上诉请求的有
关事实,以及与当事人上诉请求有关的法律适用情况。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一、上诉案件的审理范围
2.全面审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一、上诉的概念
上诉的分类: 1.对判决的上诉; 2.对裁定的上诉。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与受理
二、提起上诉的条件 提起上诉的主体必须合格 提起上诉的客体必须是依法允许上诉的裁判
第十六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审程序概述 上诉的提起与受理 上诉案件的审理 上诉案件的裁判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第十六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概述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二、第二审程序的意义 三、外国三审终审制的借鉴意义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课堂讨论案例:
【法理分析】 根据法律的规定,除了原判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 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仅 应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本题中, 甲并未提起上诉,只是在答辩中要求二审法院变更原审 判决的内容,对此,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不予审查。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一、上诉的概念
上诉与起诉的区别: 2.起诉应遵守诉讼时效,上诉应遵守上诉期限;
3.起诉应当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上诉应当向作
出第一审裁判的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出;
4.起诉如符合法定条件,即引起第一审程序的发生;
上诉如符合法定条件,即引起第二审程序的发生。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第十六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与受理
一、上诉的概念 二、提起上诉的条件 三、上诉的受理 四、上诉的撤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一、上诉的概念
一、上诉的概念 上诉是指当事人不服第一审法院所作的尚未生效 的裁判,在法定期限内声明不服,要求上级法院撤 销或变更该裁判的诉讼行为。
二、依法改判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对以下两种
情形,可依法予以改判: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
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2、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查清事实后改判。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三、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上诉审的特点: 4.相对于起诉和初审而言,法律对上诉行为和上诉 审程序有一些特别的限制;
5.在实行三审终审制的国家和地区,上诉可分为第
一次上诉(又称第二审上诉或控诉)和第二次上诉
(又称第三审上诉或上告),分别适用不同的规则。
解书送达当事人;因和解而申请撤诉,经审查符合撤
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四、上诉案件的审理期限
一审、二审审限对比
一审 普通程序 审限 能否延长
立案之日起6个月
本院院长可以批准延 长6个月;还需延长 的,报请上级法院批 准 不能延长
不能延长 本法院院长批准可以 延长 不能延长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二、上诉案件的审理方式
(二)迳行裁判 1、概念 所谓迳行裁判,是指合议庭通过阅卷、调查和询问 当事人,在全部事实核对清楚后,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 的,可以直接作出裁判。 2、可以迳行裁判的案件 (1)一审就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作出 裁定的案件;(2)当事人提出的上诉请求明显不能成 立的案件;(3)原审裁判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 错误的案件;(4)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 件正确判决,需要发回重审的案件。
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法院。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四、上诉的撤回
(一)含义 上诉的撤回,是指上诉人在上诉之后,第二审判决 宣告前,向第二审法院申请撤回其上诉的诉讼行为。 (二)效力 1、上诉人撤回上诉后,第二审程序即告终结; 2、上诉人撤回上诉后,即使其上诉期间尚未届满, 也不得再行上诉。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一、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进行审理,认为原判决、
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应依法判决或
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即确认一审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正确合法的,当事
人上诉的请求和理由不能成立,依法不予支持。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四、对不服裁定上诉的处理
1.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2.撤销原裁定,指令第一审法院立案受理 3.撤销原裁定,指令第一审法院进行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