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磨矿流程中球磨机磨球表面磨损分析
和两段磨矿流程相比,一段磨矿流程的优点是:(1)分级机的数目小,投资较低;(2)生产操作容易,调节简单;没有段和段之间的中间产物运输,多系列的球磨机可以摆在同一水平上,设备配置简单;不会因一段磨机或分级机停工而影响别一段磨机工作,停工损失小;
(3)各系列可安装较大型设备。
其缺点是:(1)磨机给矿粒度范围宽,合理装球困难,磨机效率低;(2)不易得到较细的最终产物。
球磨机磨球表面作用力可分解为法向作用力和切向作用力,与磨球相对运动的尖锐物料(磨粒),在法向力作用下嵌入表面,低硬度磨粒使磨球表面产生浅划痕,高硬度磨粒则造成切削沟。
划痕和切削沟中的金属发生塑型变形堆积在两侧和前段。
高应变率使已发生塑性变形的金属内部位错塞积,形成胞状结构,性质变硬变脆,再经过反复碾压,产生应变疲劳裂纹,性质变硬变脆,再经过反复碾压,产生应变疲劳裂纹,扩展至表面,导致磨屑脱落。
疲劳磨损。
磨球在反复变化的冲击应力、接触压应力和切应力的作用下,受到反复撞击,相互之间挤压与滑动,在交变的压力和剪切力作用下,引起交变的赫兹接触应力,在材料的亚表层产生最大交变切应力,接触区边缘产生峰值拉应力,导致亚表层的脆性相、夹杂物或空洞处产生疲劳裂痕,裂纹扩展与交织,最终使磨球表皮剥落及磨损。
若裂纹产生于较深部位,并沿脆性相和缺陷向内部扩展,形成较大的纵深裂纹。
裂纹会合并延及表面,就会使磨球表面成块脱落。
磨矿段数的多少,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经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