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审题立意的原则与基本步骤(1)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审题立意的原则与基本步骤(1)


三、新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
1、供料题意作文的要求与话题作文的要求 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给出“话题”。过去的话 题作文以“话题”为范围,现在的作文以“材 料”为范围。 2、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 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所以试题要求一开始就 提出“全面理解材料”。 3、在试题要求中,特地提出“不要脱离材料 内容及其含意作文”的要求。考生的作文在材 料(内容或含意)范围之内就符合题意,在材料范 围(内容或含意)之外就偏离题意。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 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 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这样,就可把材料内容与当前实际联 系起来,进行类比,告诉我们办企业、做 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 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 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 才能生财有道。这种立意便于联系实际, 提炼深刻、高远的主题,使作品富有浓郁 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息。
郑重提示:可以从“四角度”展开漫想: 横向、反向、延伸、类比。 例2 :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 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 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 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 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 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 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 么不穷呢?”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 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
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疑问, 鲁人到越国去一定会穷吗?我们会认为正 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 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 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这 种立意是一种扩散性思维,能开拓学生的 思维能力,写出新意,是寻求新思想,提 出新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思维角度。
四、新材料作文材料的来源与形式
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历史事实 新闻事件
来源
漫画 古代诗句、现代歌词 格言、谚语
单则材料
形式
多则材料
五、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 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 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 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 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 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 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 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 自己有话可说。
漫想可以想到: 个人 :世界观、人生观、人生追求、人 生思考
社会: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热点 国家:国家发展、国家势力、国家前途、 国家命运 地球:资源、环境、人口、核扩散
第三步:整合——合并漫想成果
漫想得到的大量信息一般是原始的、 分散的,其中有切合题意或中心的,也 有不恰当的,这就需要对之进行整合。 整合就是归纳、合并的过程。
二、 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1、高度的开放性:“四自”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定标题
2、严格的限制性:“三不”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注意:找角度尽量多找,但并非找出的所有 角度都能立意成文。事实上,从应考的实际 来讲,还是要扣紧材料的中心意义或者选择 最能显示材料中心意义的角度来立意为好。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 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 。
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 现,由于越人赤脚走路不戴帽子,那么 鲁人到越国去必然会穷。这就告诉我们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 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 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 现象。
第二步:漫想——展开想像,凝固思维
准确读解后就进入漫想阶段。漫想是指 根据关键词或句,让大脑浮想联翩,以搜索 充足的写作素材。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动 笔用简洁的文字记下这些稍纵即逝的思维火 花。要求学生不要集中在某一方面,而是运 用发散思维进行联想:相似联想(联想性质上、 特点上、时间上、空间上与之相似的事物), 对比联想(联想与之相反或对立的事物),因 果联想(由因到果或由果溯因)等,这样才 便于打开思路。
六、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解——提炼关键词句 读解是指客观、完整、全面地阅读理 解作文材料: 1、把握情感意向; 2、揣摩命题意; 3、提炼材料关键词句; 4、准确把握作文要求。
例1: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 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 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 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 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 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 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本材料的关键词是“爱坐前排”(对“前排”的 理解不要狭隘)、“成功”,所以抓住这两个词 语的逻辑关系组织成句,就会有如下立意: ①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②要有不甘落后 (敢为人先)的精神,③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争 第一),④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 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 的推理、引伸。 我们就会设想:鲁人听了劝告之后, 会有什么反响呢?去还是不去呢?去与不 去各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这就需要每 个人作恰当的想象,从而得出“亏本生意 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 点。这种立意是顺向立意的更深一层的发 展,有利于学生想象思维的进一步发挥, 使学生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辑推论,写 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章来。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七)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 审题立意的原则与基本步骤
一、什么叫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也叫命意作文、题意作文或后 材料作文。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一种以“给 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 立意、文体、标题 ”为特征的命题形式。它把 话题作文中的“话题”与“材料”的功用都集 中到“材料”身上,让审题不是从“话题”出 发,而是从“材料”出发,从而使试题更具开 放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