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工厂工业+试验室建设方案

智慧工厂工业+试验室建设方案


第一章 智能工厂实验室设计规划
产品高端性:
?产品主要电气元件和传动机构均选用 德、日进口一线工业品牌产品 ;机械加工零件如钢 制、铝制零件均在保证高标准加工精度的同时,进行了表面氧化、喷涂等处理方式。可确 保设备在保证质量和稳定性的同时,达到外形美观的特点。 ?系统采用了德国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日本欧姆龙工业传感器与 RFID 射频识别 系统;德国西门子或日本松下数控系统;日本松下或安川工业机器人
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 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主要涉及整个企业
的生产物流管理和人机互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结合企业生产物流运营模式,结合学校 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生产管理、
物流管理及其相关专业 现阶段建设情况,以及智能工厂实验室规划理念,进行综合且 专业化的设计, 以中国制造 2025和“互联网+”模式为实训教学研究载体 ,构建一个 高端精细化 实体制造运作模式的实验室 。 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真实体验中国制造 2025和“互联网+”在生产制造企业的运营模式, 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校方教师与企业共 同从项目调研、产品研发、项目实施、试运行到实训课程建设,获得成果共享为社会 创造价值,从而 增强师资教学水平 与科研思维意识; 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 。
中国制造2025
“4.0智能工厂”学生实际操作
实验室方案
“智能工厂”实训实验室方案
? 指导思想 以中国将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技术的研
发与创新技术成果、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智能工厂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 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 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 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智能工厂”实训实验室方案
? 方案概述 将企业生产制造车间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
进行实践,掌握智能工厂运作中智能制造、智能生产、智能物流 运营管理以及信息流通活动协作技能。 演练—根据实验设计,学生通过动脑和动手提升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能力, 深入智能工厂跨领域活动各个环节团队运作能力。 应用—以满足行业市场需求为任务,模拟高端制造企业实际场景,完成应用 操练,形成工业制造生产企业的产前物流、产中物流、第三方物流、 智能工厂、“互联网+”企业运作的“战略”意识。 集成—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利用所学原理知识和掌握的研发技能训练,形成 整体智能工厂“战略”布局,转化为更为符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层面 ,提升知识技能系统化。
柔性生产性:
?可根据生产计划执行 全自动化 原料检测、识别、加工、后处理、装配、包装、成品入库 的系统功能。 ?从软件上,通过上位机自动化生产管理系统,可实现 生产信息存储追踪 功能,和 柔性排 产计划功能,从而有效记录、统计、追踪、变换生产质量和效率; 从硬件上,系统可通过 简单的更换一些工装夹具和加工程序,改变生产产品 。
第一章 智能工厂实验室设计规划
1.1 实训室建设目标 通过建立智能工厂实验室,能够实现
以下目标:
1. 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2. 提高学生社会就业竞争力; 3. 教学和研究一体化; 4. 打造“校中企”的实训模式,创新智能工
厂综合实训教学模式; 5. 打造成智能工厂综合实训示范基地; 6. 让学生实训后具备制造企业中层管理决策
第一章 智能工厂实验室设计规划
1.3 智能工厂优势特点 以硬件环境建设、软件环境搭建以及课程体系建设并重的方式实施,确保学
校在智能工厂硬件设备投入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及其软件平台以及丰富的实践 教学课程体系,开展智能化生产、智能制造、智能物流实训实验,充分培养学生 在机电一体化、电气工程、电子技术、生产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及其相关 专业的综合实践应用和科研创新能力。
能力; 7. 培养具备高端制造领域运作模式和数字化
控制技术的高级人才; 8. 培养具备“互联网+”业态创新思维与智能
工厂整合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第一章 智能工厂实验室设计规划
1.2 实训教学设计规划
认识—使学生对智能工厂的认识从观念上升到实际。 理论—从认知层面学习掌握理论、原理、创新思维和技术知识。 实操—通过智能工厂实训智能装备与数字化软件系统相结合对所学原理与技术
开放性:
?产品开放了电路气路配线、机械装调等功能,使学生可以 真正实现动手实操 。 ?电气部分的扩展 体现在接口自由,各从控单元均可外接控制器来实现控制功能。 ?机械部分的扩展 体现在系统可通过添加新的模块单元来完成系统升级。
技术先进性:
?系统所涉及的工业机器人、多轴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柔性传输线、 RFID 射频识别系统等 ,物联网数据传输可追溯性管理等先进技术均充分体现了系统技术应用的先进型。
第一章 智能工厂实验室设计规划
工业性:
?硬件产品配置的标准件均采用 工业一线品牌 ,非标件的加工和电气配线均符合国际化工 业标准,软件系统均经过世界五百强制造企业运行验证合格,符合“互联网+”行动计划 中的数据实时和协同创新理念,最大程度的缩短了与工业级设备的差距。 ?该系统可 全自动化 、高效率、高精度的 制造产品 ,并可通过射频技术存储并 追踪各工序 生产信息 。 ?其中数控车床、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工业总线、工业柔性传输线、检测系统等设备 与控制系统均与工业生产应用相一致,将现代化工业现场的各项先进生产制造技术充分融 合并展现。
传统实训室 如工业工程、电气自动化实训室等
? 技术落后,功能单一 ? 与外界最新技术发展趋势脱节 ? 缺少生产管理方面的教学内容 ? 教学手段陈旧
智能工厂实训室
? 集成了最新的自动化、信息化技术, 如“互联网+”、物联网等 ? 体现了生产管理、运维等完整的企业 管理思路,实现学习到工作的无缝对接 ? 集成了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