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药配方颗粒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浅谈中药配方颗粒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加入后 应改 用文火 加热 , 切勿 烫焦 黑 。 9 米炒 党参 中药材公司。
参考文 献 将米用 水洗 湿 , 人锅 内推平 , 把党 参按 大小 分档 , 后加 【] , . 壳炮制初 步研 究[. 药研 究, 8, ( ) 放 再 然 1 崔翔 冯博 枳 J中成 ] 1 6 65. 9 1 热锅 中之米 , 冒烟 时投入 党参 饮片 , 断翻动 , 党参 呈老 黄色 【 昊楚 玉, . 烘 ” 至 不 至 2 】 叶桥 用“ 法炮 制马钱 子【 . 药研 究, 8, (1. J中成 ] 1 61 1 ) 9 7
3 8
内蒙古 中医药
卷 曲取 出 , 筛去砂 , 凉 。 放 时取 出 , 去米 , 凉 。 筛 放 本 品为不 规则 的碎 片 , 色或 黄绿 色 , 脆 、 腥 、 黄 质 气 味微甘 。 炒 本 品味甘性 平 , 为补 中益 气之 品。 稻米 甘平 , 有补 中益气之 亦
后 发泡 , 曲 , 黄 色 , 酥脆 , 焦香气 。有 消 食积 、 遗尿 之 功 , 能健 脾和 胃, 烦止 渴 , 泻痢 。党参 与米 炒后 , 焦香 , 卷 呈淡 质 具 止 且 除 止 气味 功 。砂炒 能增 强健 胃消积 的作 用 。 具健 脾止 泻作 用 。 因本 品质脆 易碎 , 用 坚硬 质重 的砂 作 辅料 , 时 翻 动要 小 且 炒 笔者认 为 , 品还 可用 清蒸 法炮 制 , 后颜 色加 深 , 本 蒸 即由原来 心, 以免碰碎。另外温度不宜过高 , 10 10 在 5 ~6 ℃时即可放入, 亦 的浅 黄色 变为深 黄 色。 味更甜 但较 滋腻 。 需 分档炮 制 。 1 米炒 红参 0 7 海 蛤粉炒 阿胶 人参 味甘 、 苦 、 微 性平 , 元气 , 气药 中之最 峻猛者 。 大补 为补 常 取 海蛤 粉 置锅 中 , 热 翻炒 , 轻 松灵 活 , 加 至 投入 阿胶 丁 , 至 法并 无米 炒人 参这 一炮制 方法 , 炒 仅仅 炒米 以作贮 存 之用 。笔 者认 全部膨 胀 , 呈油炸 豆腐样 , 内无溏心 , 出 , 去 蛤粉 , 凉 。 取 筛 放 为, 可将其 与米 同炒 , 于密 闭 的容器 中储藏 。 后置 由于连人 参也经 本品味 甘性平 , 补血 止血 , 阴润肺 之功 。性 较滋 腻 , 略 过 加热 杀菌及 消灭 可能存 在 的虫卵 , 更不 易发霉 生虫 。但不能 具 滋 且 则 有腥气 , 后补而 不腻 , 除去腥 气 , 服 用 。又能使 质地 酥 加 热太 过 , 失 了原色 或起 泡 中空 , 观上就 较鲜 品难看 。 炒 并能 便于 否则 外 加工 脆 , 于粉 碎 。 粉清热 化痰 , 阴润肺 , 咳止 血 , 阿胶 同炒可 时 , 米炒成 转 黄色 , 入红 参急 速 翻炒 , 其温 度和米 相 当时 便 蛤 养 止 与 先把 投 到 增强其 润肺 止 咳之功 。 即可起 锅 , 米一 起直 接密 闭封 存 。 和炒 这样 , 以后天气 如何变 不管 除此法 外 , 可用 蒲黄 炒 , 还 以增强 其止 血之 功 。方 法如 上 。 化, 红参 都不会 变 质 。 加 辅料炒 法 以这几 种方 法较 为常 用 , 辅料 的选 用都是 有其 一 值 得 注意 的是 , 制时 如果 阿胶珠 太湿 、 软 , 炒 太 则不仅 会 互相 粘连, 还会 因受 热而 至里面 的胶 液膨 胀溢 出 , 一 现象 叫 “ 这 吐胶 ” 。 定的道理的。 如麦麸具有和中作用。本草蒙鉴》 麦麸皮制抑酷 《 有“ 加 热太 过还 会导 致炭 心 。因此 , 于炮 制 的阿胶 不 能 太湿 , 用 只需 性勿 伤上膈 ” 的记 载 。 又兼 其 具有较 强 的吸附作 用 , 故麸 炒常用 于 烘 至 刚好 能切 制 阿胶 丁 即可 , 同时 应 控 制好 温度 。另 外 , 制 时 补益脾 胃或 作用强 烈及 有腥 臭气 等异 味 的药物 。 烫 米炒法 则利用 米 投 入药量 不宜 过多 , 要少量 多次 。 品应 内无溏 心 , 成 内部 以成 网络 的润 燥作 用 , 和 药物 的燥性 , 修 事 指南 》 载 :米 制润 燥 以缓 如《 记 “ 状 为佳 。 而泽 ”米 炒后 产生焦 香气 , 强药 物 的健 脾作 用 。 。 能增 此外 , 还 米炒 8 滑石 粉炒 水蛭 能使 某些 昆 虫类 药 物如 斑 蝥 、 红娘 子 等 的毒性 物 质 , 热而 部 因受 将 滑石 粉 以 中火加 热 翻炒 , 至呈 灵活 状 态 时投 入水 蛭 , 勤加 分 升华散失 , 被米 吸收 , 部分 以降低药 物 的毒性 。 砂炒 和滑石 粉炒 翻动 , 至微鼓 起 , 黄棕 色时 取 出 , 呈 筛去 滑石 粉 , 凉 。 放 则无 辅料 与饮 片的协 同增 效作 用 。蛤 粉炒 除上 述作用 外 , 能增 还 本 品味辛 、 、 成 性平 , 小毒 , 血逐瘀 , 经 消瘢 。 峻猛 , 有 破 通 较 滑 强 药物清热 化痰 、 阴润肺 的功 效 。 养 石粉 炒 可 降低 其 毒性 , 和 药 性 , 能 减 其 腥 臭 之味 , 质 地 酥 缓 且 使 以上是 笔者 在炮 制 工作 中的 一些 体会 , 如有错 误 , 各专 还望 脆, 易于粉 碎 , 滑石 粉可 使受 热均 匀 。 家 同道批 评指 正 。 本文述及的所有 中药材均购 自贺州市医药总公司
广西崇 左市 中医壮 医医院 药剂科 (320 52 0 ) 21 3 2 02年 月 2时代 变化 、适应 市场 需求 的产品 。 在 国外 , 特别是 我们 的近邻 一 日本 、 国 、 加坡 等 国家 , 韩 新 早在 2 O 世纪 8 年 代初就 对 中药饮 片 的改进 进行 了多 种探 索 ,并形 成 了 0 定 的市 场规模 。 日本 自 2 世 纪 8 0 0年代 以来汉 方颗粒 剂发展 加 快 , 颗粒 剂 列 为 国 民健 康 保 险基 金 的使 用 范围 , 并将 多数汉 方 药 厂 的骨 干剂 型 即为汉 方颗 粒 剂 , 目前 约有 2 / 日本 医生在 临 床 3的 中应 用 颗粒剂 。 日本 在浓缩 颗粒 剂 的开发 研究 领域取 得 了瞩 目的 成 就 , 究 的 复方 中药浓 缩颗 粒 剂 有 2 0 种 , 昧 中药浓 缩 颗 研 0余 单 粒 剂 20 种 , 临床 随证配 方 , 品销往 欧洲等 地。 0余 根据 产
浅谈 中药配方颗粒发展 的优势与不足
戴善光
关键 词 : 中药配方颗 粒 ; 剂型
中图分 类号 -2 3 R 8. 6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0 6 0 7 ( 0 2 1— 0 8 0 10 — 9 9 2 1 )0 0 3 — 2
传 统 中药汤 剂是 以 中药 饮片 为原 料 ,按 中 医处 方 调剂 混合 后, 加水 煎 煮 , 药 物 之间 充 分相 互作 用 , 到 防病 治病 的 目的 。 使 达 中药 汤剂作 为 中医临 床用 药 的 主要 剂 型 , 具有 组方 灵 活 、 随证 加 减、 起效 快 、 易吸收 的特 点 , 中药 质量 不可 控 的问题 是制 约其 发 但 展 的瓶 颈 。 着科学 技术 的高 速发 展 , 代人 快节 奏 的生活方 式 , 随 现 中药 汤剂显 得跟不 上需 求 , 的“ 三包 ” 患者 自 煎煮 , 传统 老 需 行 既无 加工工艺 , 又无质量标 准 , 自然疗 效很难保 证 。 由于煎煮不 方便 , 一 些急症急病 很难立 即服 到 中药 ,从 一定 意义上 讲 中药 饮片剂 型的 落后已严重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 另外, 传统中药汤剂的使用 方式也使 西方患者 难以接 受和掌握 而 不被 国际市 场接受 ,也 阻碍 了中医中药的科学化、 国际化进程 , 故汤剂的改革势在必行。 1 中药 配方颗 粒 的由来 随着 时 代 的发展 、 学 技术 的不 断进 步 , 统 中药饮 片 也在 科 传 发 生着 变化 , 就有 了 新 型 中药饮 片 的 产生 , 也 中药配 方 颗粒 就 是 其 中之一 。 中药配 方颗 粒也 称 “ 味 中药 浓缩 颗粒 ”“ 单 、 中药 新型颗 粒饮 片 ” “ 煎 饮 片” , 以符合 炮 制 规范 的中药 饮 片为 原料 , 、免 等 是 经现 代 工艺 提取 、 缩 、 浓 干燥 、 制粒 精 制而 成 的 纯 中药产 品系列 。 将单 味 中药饮 片提取 浓缩 成颗 粒剂 ,配 成复 方用 水溶 化 服用 , 因 其使 用方 法快捷 简单 , 在韩 国 、 故 日本 、 台湾 地 区较 为流 行 。 2 中药 配方颗 粒 国外发 展现 状
袋药 量 即为 中医处方 的 1日常用 量 , 中药 饮 片相等 量经测 定后 与 而得 的 , 量准 确 , 免 了中药 饮 片调配 过程 中分计 量误差现 象 。 装 避
3 . 2中药 配方 颗粒 与传 统 中药饮 片 临床药 效 无显 著性差 异 :按 照 国家 中医药 管 理局 《 昧 中药 浓 缩颗 粒 研制 指 南》 单 中所指 的 关于 “ 煎 、 煎 的药 效 实 验 比较 ” 分 合 的方法 要 求 , 进行 免煎 饮 片与传 统 饮 片药 效 比较 研究 , 内不 少学 者 做 了大量 的工作 , 步表 明无 国 初 显 著差异 。 3 有利 于 中药 饮 片质量 标准 化 管理 :中药 饮 片的 内在 质量 受诸 - 3
21 0 2年 5月
3 9
多因素的影响。 中药配方颗粒是将炮制符合要求的中药饮片经提 方 颗粒 的认 识 尚未完 全统 一 , 客观上 影 响 了主管行 政部 门管理 政 取、 、 浓缩 干燥 、 制粒 等工艺 制 成 的 , 生产 工艺 标 准化 , 制定 了 策的出台, 其 并 使相关的宣传力度不够。患者对中药配方颗粒的接受 产品质量控制标准 、 生产工艺的技术参数 , 使配方颗粒内在质量 性 存在差 异 。 有些 老年 患 者长期 形成 的用药 习惯不 易改变 。 另外 , 稳 定。 受教育程度的高低 、 经济收人的差异也会影响不同职业患者的接 3 - 4中药配方 颗粒 服用 方便 : 配 方颗 粒 不需 煎 煮 , 开水 溶 化 受 性 。这 虽 由多种 因素 造成 , 患者 对经加 工精 制后 的配 方颗 粒 中药 用 但 即 可服用 。不但 可 以省却 煎煮 过程 , 可 以保持 中药饮 片 的气 味 是 否真 能保持 原药 材 的性 味和 功效存 在疑 问是 一重要 因素 。 又 和 功能 , 时在 制剂 过 程 中采 取现 代 指 纹 图谱 等 先进 技 术 , 中 4 同 使 3价格 因素 : 中药配 方颗粒 与传 统饮 片相 比 , 在价格 、 利上处 于 让 药真 正做 到安全 、 高效 、 便 、 方 可控 。 不利地 位 , 影响 推广使 用 。由于 中药配 方颗粒 制备工 艺复杂 , 投入 4 阻碍 中药配 方颗 粒发 展的 几个 问题 成本高 ,使其价格 平 均 比生 产工 艺简单 、低成本 的传统饮 片要高 41 .生产 工艺 方面 存在 着一定 的局 限性 :饮 片需 适度 粉 碎 的品种 3%-0 造成 了患者 的经济 负担 。另外 , 0 5%, 中药配 方颗粒仍未 进入 范 围仍有 待进 一 步研 究 , 些 药材 不 宜 打碎 , 某 经干 燥 打碎 后 可能 公费 医疗 目录 , 患者 自费承担 , 中低 收入 的患者难 以接受 。 须 使 会损 失一部 分有效 成 分( 如挥 发油 成分)甚 至可 能 发生 异变 , 而 , 从 总之 , 只有 解决 以上 的 问题 , 能使 传 统汤 剂 的改革 变成 现 才 影响疗 效 。粉 碎成 粗颗 粒 的最佳 粒度 需 根据 具体 药 材具 体 确定 。 实 。在 中药 的制 剂领 域 , 配方 颗粒 相对 于 中药 传统 饮片 是一 中药 颗粒 过粗 不利 于 机械 化 包装 ; 粒 过 细则 又 易 糊 化 , 利 于药 汁 种进 步 , 代科 学技 术为 这种 进步 提供 了飞 跃的翅 膀 。中药 配方 颗 不 现 的滤 出 。 现行 的 中药 配方 颗粒 从 内在 质量 到外 观包 装都 尚有 不足 颗粒 现在 尚处 于 饮 片 市场 的 补充 角 色 , 我 们有 理 由相 信 , 取 但 其 之处 , 有待 于提高 。 代 传统 饮 片势在 必行 。 政府 部 门 、 医院 、 中医药界 人士 应更给予 政 4 对 中药配 方颗粒 的认 识还 未完 全统 一 :迄 今 学术 界对 中药 配 策 、 技和 实践等 方 面的支 持 , 发展 中药 配方颗 粒 。 . 2 科 加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