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国际上有人把21世纪称之为“创造世纪”,这个世纪,是人类向客观世界的未知领域大进军的新世纪,它预示着国家之间、人群之间的主要竞争是创造力的比试,面对未来,培养具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度智慧、才干的新一代造就千百万创造型人才,已经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可推卸的使命。
幼儿教育的对象是一群3—6岁的孩子,这一阶段随着他们生理和心理的迅速发展,知识经验的积累,为幼儿创造力发展奠定了基础,幼儿已经有了创造力的萌芽,又值智力发展与个性形成重要时期。
因此,在此阶段重视创造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如何对幼儿进行创造性培养?
1.教师的创新精神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要培养创造性人才,首先幼儿教师必须有创新精神,如果教师的思想僵化,观念传统,教法陈旧,那么不但不能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来,反而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
记得成都某小学教师出了一道习题问学生,“雪化了变成什么?”绝大多数学生回答,“变成水。
”教师都—一给了满分,只有一名学生写的是“变成春天”。
教师却给打了零分。
无独有偶,有一年考试题目是要求学生用“时间”造句,大部分学生写了“时间是金钱,时间如流水”。
评卷教师都给了满分,一位学生写了“时间就像一列火车,载着我们经过人生的无数小站,
最后抵达死亡。
”结果评卷教师以人生观灰暗为由判为0分。
试想,上面这些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还会有创新精神吗?因此,创造性的人才要有创造型的老师。
幼儿模仿能力较强,老师的举止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身教重于言教。
我们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了解、信任、关心每个幼儿,以鼓励为主,激发幼儿的创造性;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适应时代的需要。
2. 鼓励幼儿积极探索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先导
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有许多重大贡献,当别人问他何以有那么多的创造时,他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究底地探索问题罢了”。
可见,积极探索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
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都非常强,他们在不停地看、听、摸、问中,好奇心得到满足,产生求知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让他们对有兴趣的现象;奇怪的事情和今后的发展等产生的好奇心,主动地进行探索实验。
记得有一次,开饭的时间到了,可有几个小朋友蹲在操场旁就是不去洗手,我走过去一看,只见他们正在聚精会神地看蚂蚁,于是我蹲下身子和他们一起观察。
一会儿,一个男孩问:“老师,蚂蚁这么小,怎么能搬动那么大的食物?”接着,他一边用土堆起一座小山,一边说:“我们做个小实验吧,看看蚂蚁能不能把食物搬过去”。
我也表示赞同,实验开始了,只见一只蚂蚁搬着食物来到山脚下,不能往前走了,这时,蚂蚁放下食物绕到山坡上,将食物倒着拖过山去。
这样做,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欲望,支持了他们
的探究行为。
3. 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是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创造性思维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大量的是来自日常生活和游戏,以及幼儿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中,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老师要经常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去感知、去观察、去探索、去发现,鼓励他们多看、多听、多做、多想、多问、多说,从各方面扩大幼儿的认识经验范围。
例如,在绘画活动中,我教幼儿画小鸡。
在活动之前,我让孩子们回家观察小鸡如何走路,如何游戏,怎样吃食,怎样玩耍。
绘画活动的时候,我只是教给他们画小鸡的一些方法和要领,画的内容则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自由选择。
结果,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一张画纸上出现了各种各样动态逼真的小鸡。
他们完全靠自己的创作完成了一次活动,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头脑中有着丰富的表象,丰富的生活材料。
4. 启发式提问可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创造性思维更多地表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游戏、绘画、劳动及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去讨论。
去观察、去分析比较判断和推理,鼓励幼儿大胆设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在一次认识沉浮的科学活动中,先让幼儿大胆设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实验中,我先让幼儿亲自把木块、铁块、橡皮泥,玻璃球等放在水里,观察什么东西浮在水面上,什么东西沉在水里。
接着,我又设计了两个讨论问题情境,一是出示一个
塑料空瓶放进水里,让幼儿观察,塑料瓶浮在水面上,那么怎样使塑料瓶沉下去呢?一是出示五个一样大小的红色小圆球,并告诉小朋友,其中四个木球,一个铁球,请小朋友想个办法,把铁球找出来。
由于,提出的问题新奇而有趣,因此幼儿的思维很快活跃起来,他们积极参加讨论,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的说放在水里,有的说用天平称,有的说用石头敲等方法。
由此,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通过解难练习,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更多地表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游戏、绘画、劳动及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去讨论。
去观察、去分析比较判断和推理,鼓励幼儿大胆设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经常向幼儿提出一些有着一定难度的任务或问题,使幼儿既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能力,又须付出力气进行思考或操作。
幼儿经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活动的过程,可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如向幼儿提出,在我们生活中哪里有空气?什么东西需要空气?幼儿顿时十分活跃,列举了生活需要空气的东西,如口琴、风琴、气球、吹肥皂泡、吹喇叭、救生圈、吹塑玩具、气垫船、动物生活等等。
这样的问题启发了幼儿创造性思维活动。
通过解难练习,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6.重视在游戏中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
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也是表现幼儿创造力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方式。
幼儿之所以能够通过游戏发展创造性思维,从根本上讲是
由游戏的本质和特点所决定的。
同时,游戏不受外部强加的规则的束缚,它是参加者主动积极地进行的活动。
因此在游戏时,幼儿的活动是自发的,也是自由的,也是无拘无束的。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鼓励,以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如在结构游戏活动中,幼儿要摆弄玩具,使用各种游戏材料进行构造性活动。
在表演游戏中,幼儿要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游戏主题的需要,进行一定的想象和再创造,其结果不仅是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发展同时还是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而体育游戏,语言游戏等等,都具有使幼儿进行再创造的条件,所以游戏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模仿性的实践活动,但它毕竟为幼儿提供了充分发展自己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场所和氛围。
如今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因此对创造型人才需求特别大,而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在幼儿期就开始萌芽了,在他们的许多活动中都可以表现出来,其主要特点是敢于大胆想象,不受客观事物的限制。
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该重视幼儿期这种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萌芽,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使这种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展,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插上一双有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