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地集团奶牛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地集团奶牛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地集团奶牛场沼气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大地集团奶牛场沼气发电工程建设地点:江海市海洋集团绿色奶牛饲养场编制单位:江海市新能源开发工程有限公司编写时间: 2 0 1 2 年 6 月 3 0日项目名称:大地集团奶牛场沼气发电工程报告编制单位:江海市新能源开发工程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文学项目负责人:张大山(总工程师)主要编写人员:李日月(工艺工程师)王大海(工艺工程师)朱建文(结构工程师)谢小阳(给排水工程师)李红军(电气工程师)王细明(预决算)联系电话编制时间:2012年6月目录第1章概述11 1.1项目摘要11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22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33 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3 2.2项目目的和意义55第3章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88 3.1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88 3.2技术依托单位情况简介88第4章产品方案和市场分析99 4.1产品方案99 4.2市场分析1010第5章项目地点选择分析1212 5.1项目选址原则1212 5.2自然环境1212 5.3交通及运输1313 5.4厂址选择1313第6章工艺技术方案分析1414 6.1项目的指导原则1414 6.2沼气工程工艺设计1515第7章工艺单元设计与设备选型2424 7.1 预处理系统2424 7.2 厌氧消化及后处理部分2424 7.3 沼气脱硫脱水净化、贮存2727 7.4沼气发电及余热利用系统2929 7.5 附属设施3030第8章建筑、结构、电气与节能减排3232 8.1设计原则3232 8.2建筑与结构设计32328.3 电气设计3333 8.4 控制及仪表3535 8.5 机械设备设计3535 8.6 总图设计3535第9章环境影响分析3838 9.1 环境影响3838 9.2工程建设期对外部环境的影响3838 9.3工程建设完成后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对策3939第10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4040 10.1项目筹建时期的组织与管理4040 10.2项目运行时期的组织与管理4040 10.3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4040第11章项目建设期限和进度安排4141第12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343 12.1投资估算依据及范围4343 12.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343 12.3资金筹措4444第13章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估4747 13.1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4747 13.2财务评价4848 13.3偿清能力分析4848 13.4工程项目环境效益分析4848 13.5投资风险分析4949 13.6综合评价5050第14章结论和建议5252附件:5252第1章概述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大地集团奶牛场沼气发电工程1.1.2项目建设单位江海市新能源开发生物燃气发电投资公司1.1.3项目拟建地点江海市海洋集团绿色奶牛饲养场1.1.4建设目标通过热电肥联产沼气工程的建设,处理大地集团奶牛场10,000头奶牛的粪污,生产清洁能源,减少奶牛场环境污染,减排温室气体。

厌氧发酵每天生产沼气10,800 m3,沼气用于发电,日发电21,600 kW·h,电力上网出售,发酵后的沼液、沼渣作为优质有机肥料用于周边饲料地、果园。

既开发了生物质能源,有效利用了资源,又改善了环境,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1.5建设期限2012年7月—2013年6月1.1.6项目工艺技术方案该项目在工艺选择和方案设计中,采用热电肥联产模式和高浓度全混合(CSTR)中温厌氧工艺。

项目所生产的沼气全部用来发电,并入电网销售;利用发电机余热为厌氧反应器供热;厌氧发酵后的发酵液经过固液分离,沼渣用来生产固态有机肥,沼液用于奶牛场周围饲料地和果园的有机肥料;在非用肥季节,沼液进入氧化塘净化处理达到畜禽废水排放标准后排放。

1.1.7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处理大地牛奶集团奶牛场(一期)1万头奶牛粪污,牛粪240吨/天,牛尿240吨/天,冲洗水167吨/天。

本项目建设用地240亩,新建匀浆池1,000 m3、厌氧反应器6,000 m3×2座、双膜干式贮气柜1,000m3、后发酵池17,000 m3、沼液贮池17,000m3、氧化塘50,000 m3,沼渣贮存间1,000 m2、发电机房200 m2、管理房108 m2,以及相应的配套室外工程和管道工艺设施;1064 kW进口发电机及余热利用系统1套,沼气火炬系统和CDM监测设备1套。

项目投产后,日生产沼气10,800 m3,每天发电21,600 kW·h。

年生产有机肥沼渣1万当量。

吨,沼液21万吨,减排温室气体约4万吨CO21.1.8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3415.00万元人民币,其中土建投资790.73万元、设备投资1322.27万元、发电机组及电力上网投资991.00万元、其它投资196.00万元,工程税金115.00万元。

其项目建设投资主要资金来源有:项目股东投资1707.50万元,其中**长信泰达科技有限公司出资870.82万元,德国UPM公司出资836.68万元;融资借款1707.50万元。

1.1.9市场预测及效益分析根据确定的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及预测的产品价格,不计CDM收益时,达产期内年均销售收入492.75万元,年利润82.56万元,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0.9%,项目的投资回收期15年。

计CDM收益时达产期内年均销售收入892.75万元,年利润482.56万元,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5.13%,项目财务总净现值为453.02万元,项目的投资回收期6.30年。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及相关配套法规(2)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4)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评价方法和参数》(第三版)(5) 国家环保部《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6) 国家环保部《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7) 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8) 国家农业部、发改委《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做好养殖业大中型沼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及审核工作的通知》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本项目的建设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发展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的需要能源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全球工业化对能源的急剧消耗使能源危机日益凸现并导致一系列世界性环境问题,世界各国正在大力开发新型可再生替代能源。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供应着世界85%以上的一次能源消费,但储量有限,不可再生,地球上剩余可采年限分别仅为约40、60和230年。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危机尤其严峻,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仅约2.6吨、90吨和1000立方米。

目前我国已成为第二大能源消费国,2008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超过50%,且逐年增大,供需矛盾突出,能源短缺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化石燃料的生产和使用带来温室效应、酸雨、破坏臭氧层等一系列世界性环境问题,我国SO2和CO2排放居世界前两位。

进入21世纪,基于对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考虑,许多国家对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由理性呼吁发展到制订国家战略的高度。

2006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开始施行,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一五”规划提出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我国将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产业,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国务院领导在北京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指出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占能源供应的比重将达到15%,《2006中国新能源产业年度报告》提出2050达到30%,任重道远。

本项目的成功实施可规模化生产沼气可再生能源,为我国的能源安全提供支撑。

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需要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趋势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温室气体减排越来越紧迫。

1997年12月,联合国在日本京都召开了防止地球温暖化京都会议,《京都预定书》规定各国在2008-2012年间要将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5.2%。

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和2009年4月的G20峰会都把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发展可再生能源、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作为首要任务。

甲烷的温室气体效应是CO2气体的21倍,温室气体效应20%来自甲烷。

如有机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利用,产生的沼气就会成为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

本项目的实施,每日产生沼气10,800m3,每年可产沼气394.2万m3,每年减排温室气,对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体量相当于约4万吨CO2具有重要意义。

三、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产生大量的有机废弃物。

目前这些废弃物大部分尚未得到妥善处理和利用,造成严重污染。

尤其是养殖业的污染问题。

我国畜禽养殖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其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有的省和地区达60%以上。

但是,我国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畜禽粪便和废水的产生量都很大。

有关资料显示,养殖业废弃物每年的总量约为25亿吨。

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水污染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应尽快推进畜禽养殖场粪水污染处理,加速能源环境工程规模化、商业化进程。

厌氧发酵技术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清洁能源,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生产清洁生物燃气的过程能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和传播,发酵残余物是优质的有机肥,可替代化肥的使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据2009年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资料,截至2008年底,大型沼气工程数量2761处(其中2008年新增1192处),总池容178.5万立方米,产气2.73亿立方米,约产生有机肥200万吨。

沼气工程的建设既可以解决污染问题、保护环境,又可提供能源和肥料,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1.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1.2.1政策的可行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将沼气等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列入国家重点发展领域。

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0年,建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4,700座、工业有机废水沼气工程1,600座,大中型沼气工程年产沼气约40亿立方米,沼气发电达到100万千瓦。

到2020年,建成大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10,000座、工业有机废水沼气工程6,000座,年产沼气约140亿立方米,沼气发电达到300万千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