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物理学家史蒂芬·威廉·霍金个人生平简历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对于他的去世,我们深表难过和遗憾,下面一起来跟着我了解下这位伟人的生平,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一、霍金简介个人基本信息:中文名:史蒂芬·威廉·霍金外文名:Stephen William Hawking别名:小爱因斯坦、宇宙之王出生日期:1942年1月8日出生地:英国牛津主要研究领域:宇宙论和黑洞主要作品:《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A Brief History of Time: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时间简史续篇》、《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时空本性》、《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他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
国际著名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教授。
这位生于1942年的当代享有盛誉的杰出学者,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霍金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在大学学习后期开始患“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半身不遂。
这个时期,他在研究宇宙起源问题上创立了宇宙之始是“无限密度的一点”的著名理论。
1972年后在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学部进行研究工作,1975年任重力物理学高级讲师,1977年任教授。
1979年任卢卡斯讲座数学教授,其间1974年当选为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
霍金的成名始于对黑洞的研究成果,他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论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他的不朽名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
他于1978年和1988年先后获得物理学界两项大奖,即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和沃尔夫奖。
1989年霍金获英国爵士荣誉称号,他还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以上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关于霍金简介里经常会提到的内容,但是还原最真实的霍金我们还要从他的出生说起,也许他一出生就注定了他的不平凡,1942年1月8日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这天正是霍金出生的日期,霍金出生于一个典型的英国中产家庭,父母均为牛津大学毕业生,父亲法兰克是毕业于牛津大学的热带病专家,母亲伊莎贝尔1930年代于牛津研究哲学、政治和经济,霍金出生后母亲也放弃了事业转做了家庭主妇。
但是小时候的霍金从未表现过什么惊人的天赋,后来因为一次非常偶然的分班测试发挥超常,霍金被分到了一个很好的班级,尽管如此他的成绩在班级一般也就是在20名上下。
据说小时候的霍金有个比较像小天才的癖好他喜欢玩具火车、轮船和飞机,尤其喜欢把它们拆开探究它们是怎样运行的。
多年以后霍金在发表演说时说他自己认为:“自己的很多发现其实都来自我对探究事物和控制它们的渴望。
”他感慨“从我开始攻读博士之后,这种渴求才在宇宙学研究之中得到满足。
”然而他无法否认的一点是,幼时的他只是经常把东西拆开以穷根究底,对再把它们组装回去却束手无策。
霍金特也曾经和我们一样差点走上父母安排的轨迹,做医生的父亲希望霍金去学医,但他不喜欢生物学,因为那个学科不够抽象,“过于叙述性并且不够基础。
”17岁那年虽然“考得很糟”,他还是拿到了奖学金,进了牛津大学的大学学院。
大学学院不设数学专业,于是霍金申请了物理学,然而仍然没有什么火花在霍金与物理的碰撞中产生。
在牛津的岁月里,他仍然没有显现任何“成才”的迹象,他的人生,仍然只是平平凡凡。
在牛津的4年间霍金总共用功1000小时,“平均每天1小时”。
为了通过期终考他选择了理论物理,他说那是为了“避免记忆性的知识”,还在考试前夜霍金因紧张而失眠。
成绩不好处于一等和二等的边缘需要面试,真正面试那天一位考官问到未来计划,霍金回答:我要做研究。
正是这样一个坚定而又执着的计划,最后他拿到了一等的毕业成绩。
霍金想研究的是宇宙学,在理论物理中有两个领域是最抽象也最基本的,一个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基本粒子,另一个就是庞大的宇宙,霍金觉得粒子物理不如宇宙学抽象前者更像生物学,“科学家们能做的只不过是和植物学一样把各种粒子分门别类。
”所以霍金去了剑桥,“当时的牛津没人研究宇宙学。
在剑桥的岁月霍金也经历了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迷茫的那样一个阶段,不一样的是我们都因为不同的事情而在此振作在此扬帆,霍金说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圣诞假期,一件改变他一生的事情发生了。
就是这样一次滑冰,母亲发现自己儿子在摔倒后要爬起来非常艰难,于是霍金被送进了父亲的医院住了3周,做了各种检查并且目睹了对面床上一个男孩死于肺炎。
医生告诉霍金,有一天他会死于呼吸肌丧失功能,而他的寿命也许只有两年了。
拿着医生开的维生素片霍金回到学校,他觉得自己很倒霉,“也许已经活不到博士毕业了。
”他做噩梦,听瓦格纳,“因为他和我的末日黑暗兴味相投”。
浑浑噩噩中,霍金邂逅了一个叫简·瓦格纳的圆脸姑娘,并和她订了婚。
和大多数的人一样为了结婚霍金也需要工作,为了找到工作他也不得不去争取一个更好的敲门砖,于是他得拿到博士学位,在医生宣判的死期临近时,霍金的广义相对论学习有了点眉目,而且他遇见了彭罗斯。
彭罗斯比霍金大11岁,他有相当好的数学功底,当其他人正在费尽心思猜测求解方程时,他引进了一种新方法,不需要具体的求解方程,就能看出解的一些性质。
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万有引力与时空观紧密相关,在爱因斯坦看来,万有引力最恰当的解释不是传统的力,而是时间和空间的弯曲。
当时空弯曲了,所有的物体走最短程的路径,这些短程路径看上去就像是引力作用在物体上而引起的。
黑洞就是时空弯曲的最有名的例子,在黑洞的周围存在一个曲面,在这个曲面之内,光线的最短程线不会到达黑洞的外部。
而彭罗斯证明,在大质量天体塌缩成黑洞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个点,所有的塌缩物质在这个点之后就没有了路径,用几何的语言来说,这是几何上的奇点。
在普通人看来,这是毁灭之点,因为越靠近这个点,引力产生的拉扯力越大,最终归于毁灭。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在这个点上,所有的物理学定律不再适用——这也就可以理解,很多物理学家讨厌这个点,不承认它的存在。
从1965直到1970年,霍金和彭罗斯组成一个黑洞和婴儿宇宙的研究小组,两人一道将奇点的存在性证明推广到更加一般的情况,包括早期宇宙。
看上去他们成功了。
在那个年代,编写“现代宇宙学编年史”时,克拉夫(Helge Kragh)写道:“1960年代中期真是现代宇宙学的一个分水岭,我们观测到了大爆炸的遗迹——微波背景辐射(已获197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也给出了大爆炸这一现象的理论支持。
”很快霍金顺利毕业,申请到了学院的一笔研究奖金,跟简顺利结婚,他再也没有联系那个判他死刑的医生,医生也没有联系他。
而他的病,看上去也忘了他,恶化的速度一天天慢了下来。
到1979年,霍金生育了3个子女,还获得了卢卡斯教席——这是数学界最重要的一项教授名衔。
霍金说:“因为我在系里办公室的门上贴不干胶字条,系主任很生气,便推选我作卢卡斯教授,好让我搬到另外一间办公室去。
”事实上,认识他的人都知道,这段话只是一个牛津学生在假装不在乎荣誉,事实上,霍金对这个位置非常在意,他记得自牛顿以来300年间所有担任过卢卡斯教授的人的名。
到了1982年,随着医疗费和子女的教育经费的节节攀升,又想不到其他赚钱法子,霍金开始打算发挥自己的专长去赚点钱。
他想写本关于宇宙的小书,读者是广大公众,他要给那些对物理学和数学一窍不通的人解释宇宙学,而且要让书畅销。
霍金先把想法告诉了剑桥出版社一个出版过他学术著作的我,并明确表示,这本书的版税可以再谈,但希望能有一笔预付款。
我允诺了霍金1万英镑的预付款,在剑桥出版社,这已经是最高标准了,但对霍金而言,显然不够。
一位纽约的文化经纪人接了兜售霍金写作计划的活儿,他对各大出版社说:“宇宙学以及霍金与疾病奋斗的故事是这本书畅销的两大保障。
”最终,美国的矮脚鸡出版社用25万美金的预付款和丰厚的稿酬买走了霍金的故事。
这本书写得很不容易,其间,霍金因为肺炎不得不切开气管,失去了说话能力,只能靠扬眉来进行交流。
幸亏,很快就有人送了他一个协助沟通的计算机程序,让他可以继续写作。
1988年在霍金46岁的时候,他与彭罗斯一起获得了物理沃尔夫奖,这本《时间简史》也终于在美国出版了。
然后霍金就出名了:《辛普森一家》把他画进了卡通片,亿万富翁出钱赞助他去体验无重力实验室;他的影响甚至超出了麻瓜世界,《哈里·波特》中,有魔法师在酒吧翻看《时间简史》,哈里·波特版维基指出:“那是一本由矮脚鸡出版社出版的,一个名叫霍金的麻瓜写的时间旅行的指南。
”据说宇宙的难以理解之处就在于它居然是可以理解的而霍金的书令人难以理解的地方则在于,难以理解的它居然卖出去了还很畅销。
人们批评出版社无耻地利用了疾病,责备那个轮椅上的人是可耻的同谋,居然允许把照片印到封面上。
霍金自己说:“我曾经鼓动过矮脚鸡出版社在英国版中用一张好的照片,把美国版的那张凄惨的过时照片换下来。
但他们坚持原封不动,据说美国公众已经把它和我的书划了句号。
”这确实是件很无奈的事情,一个充分发达的大脑加上一具迅速衰败的躯体,正好符合人类对种群中那种名叫“科学家”的异类同胞的想象。
随着《时间简史》的热销,霍金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与他结婚25年的简认为,她正在失去自我,“每次到了正式场合,我就只是个站在他身后的人。
”嫁给霍金后,为了摆脱这种感觉,简曾很努力地拿到过一个中世纪欧洲文学博士,甚至在剑桥大学拿到过一个教书的职位。
然而在春风得意的霍金看来,与宇宙相比,那些人类编出来的东西,实在不算什么。
1991年,霍金和简离婚,4个月后霍金娶了自己的护士伊莱恩·梅森,后者的前夫正是替霍金在轮椅上装电脑和语言合成器的工程师。
2005年接受采访时,霍金说,“我知道我的人生很难被描述为普通,但我确实觉得,在我心里,我就是个普通人。
”描述自己的工作流程,他说:“首先是寻求优雅而协调的数学模型,然后提出理论,利用理论作出可被观测验证的预言。
如若观测和预言一致,也不能说明理论被证明了,只不过说明该理论有资格存活,以作下一步预言,新预言又要由观测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