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制度的日益完善,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就医过程中维护自身的权益,这就需要我们将护理安全工作放到重要地位。

护理安全是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对妇产科这样的高风险科室而言,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任何的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妇产科护理安全越来越受到医院和患者的的重视。

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提高服务质量,更有利于减少医患矛盾。

我将在以下的内容中对妇产科护理安全存在隐患的成因及对策进行详细阐述,以提高医护人员认识,促进妇产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标签: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惠;对策
护理是患者的基本需要,更是医院的生存之本。

而妇产科则因为其服务对象不仅有成年患者还有婴儿,这种特殊性导致对其护理工作的要求更是非常之高,不得有丝毫大意。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妇产科医疗护理安全意外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1妇产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1.1没有责任心有一部分护士人员因为人数不够,长时间工作繁重,在身体和心里上都很疲惫。

这样产生了没有责任心,厌倦,没有爱心,擅自脱离工作岗位等,对很多产妇突发状况,不能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最终致使纠纷的产生。

产妇在分娩的时候难免大声叫喊,而护理人员却态度恶劣。

护理人员在为新生婴儿洗澡时导致头皮擦伤等,这些都是引起纠纷的安全隐患。

1.2技术水平低很多护理人员被投诉、产生事故纠纷都是来源于护理技术不到位。

产科的工作专业性是很强的,对于技术要求更是很高的,一些护理人员出现技术问题,产生技术导致的风险多源于对所学的医学护理知识的欠缺。

而且助产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影响母婴安全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

1.3法律知识欠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思薄弱,对法律不够重视,缺乏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在护理过程中缺乏危机意识,没有采取正当的应急措施。

对患者不够尊重,忽视他们的心里需求,这都容易引起医患关系紧张,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1.4缺乏管理医院管理执行部门的管理不完善,只是应付领导检查,太过形式化,监督力度小,这通常会隐藏了护理事故的发生因素。

1.5设备不良医疗设备的因素也是护理安全隐患的重中之重,目前医疗设备还不是很完善,很容易因为一些小问题,导致产妇或婴儿出现事故。

2培养创新型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手段
2.1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护士应主动申请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

组织医院护士在接受”四五”普法教育和健康讲座行政法规的规定,建立法律制度的研究,使我们所有的员工都能自觉知法,守法,自觉规范护理行为,强化依法执业的理念。

医院需要制定治疗和安全管理体系的预防措施,成立了医院安全委员会,科安全管理队伍。

安全检查每月,分析了隐患,及时改进,提高安全意识护理人员。

2.2加强素质教育,强化岗位职责组织开展护士观看护士影片,由护士职业礼仪组织规范护士行为,以促进良好道德的崇高精神,以培养和提高护理质量。

为了加强责任意识,护理部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对不同的教育内容和医院统一的规则和程序的开发。

严格的质量评估制度,使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确保医疗质量的体系。

2.3加强敬业精神的教育,培养产谨的工作作风本着高度负责的患者的生命,关怀精神,教育护士,严格执行规则,以确保卫生保健体系的安全和质量。

同时,护理部在护理技术方面和护理质量常抓不懈,从基本素质,以终末质量,从薄弱环节,重点领域,从基础培训到注重人才培养,引进新技术引入到新设备从质量评估系统,具有较强的质量管理机制的实施。

检查考核结果晋升的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加强质量控制,基于目标的,在每个级别重点领域,逐步评估,检查。

医疗安全作为质量指标的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人身意外错误,除了经济处罚,还记得人的个人资料和在医院曝光,影响评估晋升,以培养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

作为一名妇产科的医护人员,应该怎样做到安全有效的护理工作,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想要做好妇产科护理的安全工作,首先从分析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的成因开始,综合近几年中形成妇产科出现的护理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医理人员的法制观念薄弱,与患者家属缺少沟通;护理人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够,增加了护理风险;患者不了解医院的相关条约,增加了不安全因素;药品、医疗设施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

我认为我们妇产科的护理安全工作可以”对症下药”,针对容易形成护理事故的几个方面采取有力的防患措施,就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首先,我们要制定专门的培训,按照妇产科护理人员具体情况开展培训,让他们及时学习新技术,掌握新的护理技术和水平;以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其次开展对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

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制订医疗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明确各级各类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使每位护理人员都应具有防范风险的意识;再次是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让患者理解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难度和可能引起的各种严重的后果,从而配合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最后加强对药品以及设备的管理,医护人员要做到对药品情况准确掌握,对医疗设备能熟练操作,医院药品和设备的供给保证充足。

妇产科护理安全是反映妇产科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
础,提高护理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医护人员加强业务和法制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创建和谐医患关系,更好的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礼梅.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4):2776-2777.
[2]刘学丽.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大家健康渊中旬版冤,2013,(10):215-216.
[3]曾爱平.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大家健康渊下旬版冤,2013,7(10):190-190.
[4]李丽平.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760-761.
[5]岳春蓉.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大家健康渊下旬版冤,2013,7(3):137-13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