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斯经典建筑作品分析
伊利诺伊理工学院
1939-1958 美国 .芝加哥
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20世纪60年代初-1968年 德国.柏林
此处输入副标题
美术馆为两层的正方形建筑,一层在 地面,一层在地下。地面上的展览大 厅四周都是玻璃墙,面积为54×54m 。上面是钢的平屋顶,每边长64.8m 。井字形屋架由8.4米高的八根十字 形截面钢柱支撑着;柱子不是放在回 廊的四个角上,而是放在四个边上, 柱子与屋面的接头处,按力学的要求 ,把它精简到只有一个小圆球。建筑 物四周全是大面积的玻璃围墙,大厅 内部只用活动隔断布置一些流动性的 展览。
密斯建立了一种当代 大众化的建筑学标准 ,他的建筑理念已经 扬名全世界。作为钢 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 父,密斯提出的“少 就是多” (less is more) 的理念,这集中反映 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 术特色,也影响了全 世界。密斯在很多领 域中都起了相当的作 用,他在自传中说道 :“我不想很精彩, 只想更好!”在芝加 哥伊利诺工学院工作 之际,由他设计的湖 滨公寓(Lake Shore Drive Apartments)充 分展示了他在科技时 代的建筑天才。
主从与重点
用围合的多少形成空间的导向
过渡平台
主平台室外
视觉的延续
✿
融
合
纯
净
通
透
THANKS
密斯· 凡· 德· 罗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 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 格
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 架露明的外观,灵活多 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 而制作精致的细部。他 早期的工作展示了他对 玻璃窗体的大量运用, 这使之成为其成功的标 志。密斯从事建筑设计 的思路是通过建筑系统 来实现的,而正是这种 建筑结构把他带到建筑 前沿。同时,他提倡把 玻璃、石头、水以及钢 材等物质加入建筑行业 的观点也经常在他的设 计中得以运用。密斯· 范 · 德· 罗运用直线特征的 风格进行设计,但在很 大程度上视结构和技术 而定。
图根哈特别墅
1928-1929 西班牙.巴塞罗那
此处输入副标题
别墅的建筑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独 特的技术创新,比如两扇窗户设 置于地面,独特的加热装置和空 气流通系统都是创作中的新鲜事 物。
图根德哈特别墅革命化的观 念改变了住宅内部的传统安 排而提倡外部的简单设置。 从街道的高处看上去象是个 低陷着的、标准的矩形。其 最初的设计观念是“自由移 动的空间”。
1945-1950 美国.帕拉诺南部
此处输入副标题
平心而论,这栋全玻璃的房 子更多是密斯建筑理念的一 种实验性产品,在居住者便 利方面则相对弱化。密斯认 为这种透明的方式使得住宅 的空间与空气得以自由流动 ,而在居住者看来,这无疑 是让居住成为一种公众性、 缺乏隐私的行为。这也是范 斯沃斯住宅之所以备受争议 的根本原因
成为与环境出色结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钢与玻璃结合的效果
形状上——线与面的对比 钢,直长和坚实 玻璃,大面积铺展和通透 这两种强烈对比的材料经建 筑师的手有机结合,力量的 集中与舒缓、空间的限制与 扩展得到完美的表达。 同时,玻璃与钢的平直维持 了建筑的统一性。
材料上——实与虚的对比
形 式 美
以简单的几何图形求统一
在吐根哈特别墅中,密斯明确将起居室的流动空间已清晰 完整的玻璃体量呈现,吐根哈特住宅在其一侧设立了条形 庭院,然而它是透明的在外观上被整合到统一的玻璃体量 中,不再是利用封闭的石材墙面来作为建筑外观,从而最 大限度地使室内外空间的边界弱化甚至消除。
卧 室 宴会厅
起居室
空间布局
钢与玻璃的艺术
钢的使用及效果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
处输入副标题
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有8根金属柱子,上面是薄薄 的一片屋顶。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 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 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的流通空间。
经典建筑作品分析
组员:
饶立晓 李元浩
学号:
145178215 145178211
建筑二班
1
人物介绍
目录
2 3
4
主要及所选作品分析
钢与玻璃艺术
形式美
密斯·凡德罗
密斯 ·凡 ·德 ·罗(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德国建筑师,(1886年3月27日 -1969年8月17日)也是最著名的现代主 义建筑大师之一,与赖特,勒 · 柯布西耶, 格罗皮乌斯齐名。密斯坚持“少就是多” 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 动空间的新概念。
钢构架
钢框
支撑用工字钢
钢梁
钢的使用及效果
效果
在平面构成上形成 垂直感与交叉感
由于荷载的集中分布 造成的轻盈感
玻璃的使用及效果
使用原因 这是密斯建筑思想的缩影,他为了赋 予空间一生命力,为了使他能够具有 比较鲜明的建筑表现,再没有把一切 形式都精简到最纯净的地步之前,他 绝不停止。他一直是比较强烈的坚持 使当代建筑组成因素之一的平墙面做 成最光滑和最透明的玻璃墙的形式。
西格拉姆大厦
1954~1958 美国.纽约
此处输入副标题
用简化的结构体系,精简 的结构构件,讲究的结构 逻辑表现,使之产生没有 屏障可供自由划分的大空 间,完美演绎“少即是多 ”的建筑原理。
建筑师采用了当时刚刚发明染色隔热玻 璃作幕墙,这些占外墙面积75%的琥珀 色玻璃,配以镶包青铜的铜窗格
范斯沃斯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