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总结梧州是典型的山城,都市依山傍水,多年来,滑坡、倒塌等地质灾难别断发生,尤其是XX年6月8日,梧州市区范围内普落大暴雨,引发了点多面广、危害性极大的倒塌、滑坡、坡面泥石流等地质灾难,造成人员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
梧州市委、市政府所以将市区地质灾难管理工程列为将来几年工作的“一号”工程。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取得了时期性成效。
截至XX年8月30日止,市区急需管理的210个地质灾难点中有206个差不多开工,完工的有197个,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其中工程投资1.37亿元,房屋拆迁0.25亿元,工程勘察设计等前期费用0.18亿元)。
经过近几年梧州市区地质灾难管理的实践,该市从中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发。
一、梧州市地质灾难管理的基本做法(一)领导挂帅,把地质灾难管理列为民生一号工程XX年,广西在全区地质灾难防灾预案中,就已将梧州市列为地质灾难高发区。
XX年,梧州市便开始实施地质灾难管理工程。
XX年,市委、市政府正式把地质灾难整治作为将来几年工作的一号工程,特意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的地质灾难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指挥、协调和降实地质灾难管理工作。
并且,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地质灾难整治的日常工作,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由市人大、国土局、建规委、市政局、发改委等部门人员组成,并设立了工程项目组、工程技术组、项目资金组、房屋拆迁组、房源安置组、综合信息组等6个小组,按其职能分别开展工作。
3个城区也相应成立地质灾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区,有打算、有步骤地开展地质灾难管理工作。
(二)强化责任,严格实施地质灾难管理方案1、制定“6.8”灾难管理方案。
“6·8”灾难发生后,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及时组织国土局、建规委、市政局、发改委、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配合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以及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等有地质灾难防治勘探、设计、施工资质的专业队伍,对市区地质灾难进行详细调查和勘测,为全市地质灾难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并编制了《梧州市区“6·8”灾难管理方案》,依照灾情及分布事情,按照“统筹安排、连片管理、方便工作”的原则,将210个地质灾难点列为急需管理的灾难点。
该管理方案于XX 年7月28日获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对210个灾难点的管理工程措施有2种,一是采取截水渠、重力挡土墙、锚杆挡墙、抗滑板桩、锚杆格构、挂喷砼护坡等永远管理工程措施;二是采纳绿化护坡、筑拦沙坝、建沉沙池、修排水渠等暂时防护措施。
所有管理工程项目均由市地质灾难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托付广西3家有甲级地灾勘查设计资质的单位和市内3家有地质灾难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勘查设计,将项目分门别类,相对重大、惊险的工程项目由广西设计单位负责,相对中型及小型工程项目由梧州市内设计单位分城区限时完成。
2、明确地质灾难管理目标、责任。
市委、市政府要求210个管理点必须赶在XX年汛期到来之前完成主体工程,以发挥防灾抗灾作用。
在时刻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很多管理点交通别便的事情下,市政府进一步降实责任,要求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使210个管理项目均降实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包括项目责任人、技术责任人、行政责任人)和具体工作目标,并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告,同意社会监督。
并且建立了地质灾难管理工程咨询责制度,市委、市政府于XX年2月出台了《梧州市地质灾难整治工作咨询责暂行方法》,明确了咨询责对象在整治地质灾难中,别履行、别正确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别力,或者在整治过程中措施别力,造成别良妨碍和严峻后果的行为将被咨询责,并规定了咨询责方式和程序。
(三)积极筹集地质灾难整治项目资金,严格资金治理该市地质灾难管理工程面广量多,所需投资巨大。
为解决整治资金别脚的咨询题,梧州市除了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补助资金外,市政府自筹部分资金。
并且,还依照国务院《地质灾难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谁引发,谁管理,谁受益,谁管理,谁使用,谁管理”的整治原则,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管理。
210个急需整治的灾难点中,有50个灾难点确定了整治责任单位,如公路局后山边坡,全部由公路局自筹资金实施整治;有38个灾难点由市直、区直、中直机关共56个部门单位捐助资金进行管理。
由于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地灾管理工作,从而有效缓解了资金的压力,确保管理工作的推进。
地质灾难管理资金的使用,严格按照项目资金治理方法进行治理,执行资金的支付程序,每月下旬由分管财政的副市长主持召开资金调度会,审定各城区地质灾难管理项目业主的资金支付额度,然后按规定代扣税金并经财务总监复核后,直接支付给施工队伍(业主),如此既保证了项目建设资金需要,又防止资金被积压、挪用。
(四)严把工程质量关该市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方法对管理工程质量实施监督。
一方面从市内各设计单位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地质灾难管理工程项目质量检查组对各项目进行实时跟踪检查,尤其是在施工中别定期深入工地检查,发觉咨询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报市地灾办,由市地灾办项目联系人加强催促降实。
质量检查组经常同各项目的监理、设计和施工队伍及时沟通、协调,尽量在施工现场将咨询题及时解决,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推进。
另一方面,依照国土资源部《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及重庆市的做法,由市地灾办请示市政府接受,下发了《对于市区地质灾难管理工程验收有关咨询题的通知》,统一了验收的资料,明确了各类地质灾难管理的验收标准、程序。
并托付广西两家有检验资质的单位对各管理项目的关键工序如抗滑桩、锚杆、锚索、挡土墙等进行随机抽样检验,出具检验报告书。
经过检验,目前管理工程绝大部分项目都达到设计要求,对个别别达设计要求的,则由设计单位提出意见,施工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补充完善并验收合格后方可经过验收。
二、有效整治地质灾难的几点考虑梧州市大规模整治地质灾难是近几年的新工作,没有更多经验可循。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梧州市目前的地质灾难整治工作应重视以下几个咨询题:(一)地质灾难管理的责、权、利尚需进一步明确梧州市“6.8”管理方案按“谁受益,谁管理,谁引发,谁管理,谁使用,谁管理”原则去实施。
但由于历史原因,市区山多平地少,随着人口别断增多,居民建房别断自山足向山顶扩展,房屋依山而建,且无规无序,造成大量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之房屋密集,边坡支护及排水设施别到位,每逢暴雨季节,山体经常倒塌塌坡而引发地质灾难,危及周边房屋的安全,其责任认定难度较大。
如“6·8”灾难是属自然因素造成依然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很难确定,因为不少基本上七八十年代建设的房屋,彻底认定由责任单位或房屋所有者承担管理责任难度大。
另一方面,一些确需管理的边坡,在实施工程管理时必须拆除部分周边房屋,需要赋予拆迁补偿,这部分资金若由责任单位或房屋所有者承担有难度,若由政府全部出资管理和补偿,又会使群众产生依靠心理,认为地质灾难管理是政府的责任。
所以,目前梧州市规定,近几年房地产公司建设的项目以及企事业单位所在地的边坡管理责任,由这些房地产单位、部门承担;而私人住所及原单位(部门)70~80年代建设项目和学校的边坡需进行地灾管理的都由政府实施管理。
将来,必须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主体,居民房屋等所有受益者,应该有一份管理责任,也算是要担负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关于需搬迁避让的,政府只赋予经济补助,而别能作为房屋拆迁补偿全额补脚,也算是别能彻底依靠政府。
(二)必须统筹思考、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梧州市区地质灾难点多面广,受威胁人口多,且不少房屋建在山上,怎么保证老百姓别被地质灾难威胁需要全市统一规划,全盘思考,科学管理。
一方面地质灾难的整治别能为管理而管理,应与都市旧城改造结合起来。
如对石鼓冲、平民冲、冰泉冲等万秀区河东片80年代前建在山上的房屋实行搬迁,进行集中安置,并对河东片的土地进行都市建设,既能够进行旧城改造,又能够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完全消除地质隐患,让居民安居乐业。
另一方面地质灾难管理必须与都市景观改造相结合。
梧州市属于一具山城,应利用山来点缀、装饰都市,使之更美丽、美观。
所以,工程措施必须结合山坡以及周边环境、建设物的特点,有些植被、建造物和设施能保留的,应尽量保留,对景观有妨碍则在设计时就应思考拆除,依照山坡的别同景观而采取别同管理措施,以达到既消除地灾隐患,又改善都市景观的效果。
由于地灾点多且广,要全面完全整治,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目前不过实施近期整治,而中期、远期整治必须严格按照《梧州市区地质灾难防治规划》(XX~2020年)全面分步实施。
(三)解决好管理经费别脚的咨询题依照《梧州市区地质灾难防治规划》(XX~2020年),梧州市区近、中、远期整治地质灾难的勘查和管理经费估算需3亿元,搬迁避让费用2.5亿元,共计需5.5亿元。
目前已累计投入2亿元,资金别脚还需要多方筹措解决。
目前除积极争取上级补助支持外,还尝试经过地质灾难管理产生的效益以及银行贷款来弥补资金的别脚。
如“6·8”灾难后,四中后山的山体滑坡整治,由市国土部门提出结合房地产开辟的管理方案,经市政府接受招标拍卖,别仅为政府筹措到了3000多万元资金,并且整理出来的100多亩土地得到了集约利用。
又如,市政府打算利用亚洲进展银行贷款进行市区平民冲地质灾难整治,除对该地约XX户居民进行整体搬迁、集中安置(拟在西环路选两个点作为安置小区,建设12万平方米安置房)外,并且对平民冲实施开挖土方及回填,加固、绿化、美化周边坡,即进行综合规划、管理,整体开辟建设。
该项目打算投资2亿元,向亚行申请贷款1亿元,地点自筹5000万元,申请国内银行贷款5000万元。
最后能够用整体开辟取得的土地收益来偿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