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专业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2.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范围:全栋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控制中心设于
首层,消防控制中心设直接对外出口。
无关线路及管道不应穿过消控中心。
消控中心门口处设置灯光显示牌标志,消防控制室应有相应的竣工图纸、各分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使用说明
书、系统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值班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及值班记录等文件资料。
3.本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柜,紧急疏散广播系统,
消防电话系统。
4.控制室内设备的组成及功能:
1).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控制装置;2).自动喷淋系统的控制装
置;3).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的控制装置;4)通风空调、防烟排烟设备及防火阀的控制装置;5).电梯控制装置;6)火灾事故广播设备控制装置;7)消防通讯设备;8)剩余电流火灾警装置。
5.需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的消防设备,其联合触发信号应采用两个
独立的报警信号的“与”逻辑组合。
6.消防控制室设备应具有功能:
1).控制消防水泵的启、停;显示水泵按钮启动的位置;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
2).控制喷淋水泵的启、停;显示报警阀、闸阀及水流指示器工作状态;显示喷淋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
3).火灾报警后,能停止有关部位的风机、关闭防火阀,并接收其反馈信号;启动有关部位的防、排烟风机、排烟阀,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4).火灾确认后,应能关闭有关部位的防火门、防火卷帘,并接收其反馈信号;发出控制信号,强制电梯全部首层,并接收其反馈信号;接通火灾事故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切断有关部位非消防电源。
5).各受控设备接口的特性参数应与消防联动控制其发出的联动控制信号相匹配。
模块严禁设置在配电柜、配电箱内。
7).系统应设置交流电源和蓄电池备用电源。
7.联动功能要求:
(1) 防排烟系统:
a.加压风机:防火分区内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
和一只手报报警信号作为送风口开启和加压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相关加压风机和加压送风口,
b.排烟风机:防火分区内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
和一只手报报警信号作为排烟口、排烟阀开启和排烟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相关排烟风机和排烟口、排烟阀,同时停止该防烟分区空调系统。
排烟风机入口处总管上设置的280度排烟防火阀在关闭后应直接联动控制风机停止。
2).喷淋系统:应由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的动作信号作为触发信号,
直接启动喷淋泵,联动控制不受消防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
影响。
手动控制方式,应将喷淋泵控制柜的启动、停止按钮用专
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
控制盘,直接手动控制喷淋泵的启动、停止。
当水流指示器动作
时,仅报警,不动作;同时联动警铃和火灾应急广播发出警报。
3).消火栓系统:出水干管上设置的低压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
水管上设置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等信号作为触发信号,
直接控制启动消火栓泵,联动控制不受消防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
动状态影响。
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应作为报警信号及启动消火
栓泵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消火栓泵启
动。
同时联动警铃和火灾应急广播发出警报。
8.消防联动控制顺序:
1).火灾报警后,打开火灾层及上下层正压送风阀,启动正压风机,并
接收其反馈信号.
2).火灾确认后强制切入消防应急广播,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3).火灾确认后,强制电梯停于首层,消防电梯转入消防运行状态,
并将动作信号反馈到消控中心显示。
9.火灾警报和事故广播:
1.当确认火灾后,应同时向全楼进行广播,火灾声警报与消防应急
广播交替循环播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同时启动和停止所有
火灾声警报器工作。
2.每个报警区域内应均匀设置火灾警报器,其声压值不应小于
60dB,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其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
15dB.
10. 防火卷帘和电动防火门的联动控制:
(1) 作为防火分隔处防火卷帘由感烟探测器控制:当火灾确认时,
所有防火分区内防火卷帘下降到底. 防火卷帘设就地手动控制按
钮。
(2)作为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当感烟探测器报警时,控制卷帘下
降至距地面1.8米处;感温探测器报警时,控制卷帘归底。
(3)防火卷帘设就地手动控制按钮。
(4)常开防火门任一侧的火灾探测器报警后,防火门自动关闭,并将
其关闭信号返回消防控制中心。
(5)火灾确认后,联动控制器打开疏散通道由门禁系统控制的门和打
开停车场出入口挡杆。
11.火灾确认后,应能在消防控制室或配电间手动切除相关区域的非消防
电源.
12.火灾探测器安装位置可配合装修要求作适当移动,但应符合有关消防
规范的有求: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
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探测器周围 0.5m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与灯具净距不应小于0.5m,
13.消喷头净距不应小于0.3m,与扬声器净距不应小于1m。
14.本设计中采用明敷的部分金属线管及线槽必须涂防火涂料保护。
15.消防中心设置119直拨电话,并与当地消防部门联网。
16.系统总线上设置总线短路隔离模块,每个总线短路隔离模块保护的
探测器、手报、模块总数不超过32点,总线穿越防火分区时,应
在穿越处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
17.传输干线采用防火金属线槽贴梁底明敷,支线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
料管保护暗敷于不然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
30mm,由顶板接线盒至消防设备一段线路穿金属耐火(阻燃)波
纹管。
电话线和广播线独立穿管敷设.明敷时金属线槽,钢管涂防
火涂料。
18.不同防火分区,不同电压,不同电流,不同系统的线路均分管铺设。
明装消防线路应穿镀锌电线管并涂防火材料。
19. 接地:
(1)接地电阻值应符合下列要求:(a) 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
阻值不应大于4Ω;(b) 采用共享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1Ω。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专用接地干线,并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
专用接地板。
专用接地干线应从消防控制室专用接地板引至接地体。
(3)专用接地干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
25mm2。
专用接地干线宜穿硬质塑料管埋设至接地体。
(4)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电子设备的专用接地线应选用
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4 mm2。
(5)消防电子设备凡采用交流供电时,设备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等
应作保护接地,接地线应与电气保护接地干线(PE线)相连接。
20.消防电源
设1台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作为消防用电设备的备用电源,机组备足1立方用油量;机组的起动方式为自起动,当有火灾信号输入且市电停电时,机组自起动(启动时间不大于15S)。
消防用电设备由发电机供至低压事故母排(自动切换),由低压母排、事故母排分别输出两回路至各消防用电点,其中一路工作,一路备用,在末端自动切换。
21. 主要材料表
22.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
1)下列部位应设置疏散照明:
(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
合用前室。
(2)餐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3)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
2)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疏散走道,不应低于 1.0lx 。
(2)对于人员密集场所,不应低于 3.0lx 。
(3)对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
5.0lx。
3)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排烟机
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房应设置备用照明,其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4)疏散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出口的顶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备
用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
5)建筑内设置的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照明灯具,除应符
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安全标志》GB 13495 和《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 17945 的规定。
6)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选用自带镍镉电
池
7)灯具作为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0.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