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炼铁工艺课件
第二章 高炉炼铁原料和燃料
2.1 铁矿石
2.1.1 铁矿石的分类及主要特性
铁矿石可分为天然铁矿石和人造富矿两种。天然铁矿 石目前自然界发现的有300多种矿物,最常见的主要是以 下四类:
(1)磁铁矿。化学式位Fe3O4,具有强磁性,结构致密, 晶粒细小,颜色及条痕均为黑色,脉石的主要成分主要是 石英和硅酸盐。磁铁矿种含有TiO2及V2O5等组成的复合矿 被称为钛磁铁矿或钒钛磁铁矿。自然界中纯磁铁矿很少, 由于地表氧化作用部分磁铁矿氧化为赤铁矿,但仍残留着 磁铁矿的晶格及外形,故称为假象磁铁矿。
1.2 高炉本体及高炉系统
1.2.1高炉本体。
高炉本体由上至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和炉缸构成。
炉喉:高炉本体的最上部分,呈圆筒形。炉喉既是炉料的加 入口,也是煤气的导出口。它对炉料和煤气的上部分布起控 制和调节作用。炉喉直径应和炉缸直径、炉腰直径及大钟直 径比例适当。炉喉高度要允许装一批以上的料,以能起到控 制炉料和煤气流分布为限。
5、一代炉龄:高炉点火开炉到停炉大修历经的时间(与 耐材砌筑、有关)。延长炉龄是提高高炉总体经济效益的 重大课题,大高炉炉龄要求达到10年以上,国外最长寿的 达20年以上。
思考题 1、高炉炼铁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2、高炉本体包括哪几部分? 3、高炉出本体外各系统及其作用? 4、高炉冶炼技术经济指标有哪些?含义?
6、煤气处理系统。包括煤气上升管、下降管、重力除尘器、 布袋除尘器、静电除尘器。本系统的任务是将炉顶引出的 含尘很高的荒煤气净化成合乎要求的净煤气。
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炉顶和无钟式炉顶
图 6 并罐式无钟炉顶装置示意图 1—皮带运输机;2—受料漏斗;3—上闸门; 4—上密封阀;5—储料仓;6—下闸门; 7—下密封阀;8—叉型漏斗;9—中心喉管; 10—冷却气体充入管;11—传动齿轮机构; 12—探尺;13—旋转溜槽;14—炉喉煤气封盖; ; 17—料仓支撑轮;18—电子秤压头; 19—支撑架;20—下部闸门传动机构; 21—波纹管;22—测温热电偶;23—气密箱; 24一更换滑槽小车;25一消音器
3、送风系统。包括鼓风机、热风炉、热风总管,送风支管。 本系统的任务是把从鼓风机房送出的冷风加热并送入高炉。
4、喷吹系统。包括磨煤机、集煤罐、储煤罐、喷煤罐、混 合器和喷枪。本系统的任务是磨制、收存和计量后把煤粉 从风口喷入高炉。
5、渣铁处理系统。包括出铁厂、泥炮、开口机、铁水罐、 水渣池等。本系统的任务是定期将炉内的渣铁出净,保证 高炉连续生产。
1、上料系统。上料设备系统包括贮矿场。贮矿槽、槽下 漏斗、槽下筛分、称量和运料设备、向炉顶供料设备(有 皮带上料机和料车上料机之分)。其任务是将高炉所需原 燃料,按比例通过上料设备运送到炉顶受料漏斗中。
2、装料系统。装料设备一般分为钟式、钟阀式和无钟式三 类。比较先进的高炉一般采用无钟式装料设备系统。本系 统的任务是均匀地按工艺要求将上料系统运来的炉料装入 炉内。
2、焦比、煤比、综合焦比、燃料比 : 焦比就是冶炼一吨生铁 消耗的干焦量 。K=Q(每昼夜干焦用量)/P (现主要核算 综合焦比);煤比就是冶炼一吨生铁喷吹的煤粉量;综合 焦比是指冶炼一吨生铁所喷吹的煤粉量乘上置换比折算成 干焦量再与冶炼一吨生铁消耗的干焦量相加;燃料比就是 冶炼一吨生铁消耗的燃料量之和。
炉身:高炉铁矿石间接还原的主要区域,呈圆锥台简称圆台 形,由上向下逐渐扩大,用以使炉料在遇热发生体积膨胀后 不致形成料拱,并减小炉料下降阻找力。炉身角的大小对炉 料下降和煤气流分布有很大影响。
炉腰:高炉直径最大的部位。它使炉身和炉腹得以合理过 渡。由于在炉腰部位有炉渣形成,并且粘稠的初成渣会使 炉料透气性恶化,为减小煤气流的阻力,在渣量大时可适 当扩大炉腰直径,但仍要使它和其他部位尺寸保持合适的 比例关系,比值以取上限为宜。炉腰高度对高炉冶炼过程 影响不很显著,一般只在很小范围内变动。
高炉炼铁工艺
第一章 高炉炼铁简述
1.1 高炉炼铁工艺流程
高炉炼铁生产是冶金(钢铁)工业的主要环节,高炉炼铁工 艺就是利用焦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的 铁以生铁形式还原出来的一种工艺流程。具体概括就是铁 矿石、焦炭和熔剂等固体原料按一定配料比由炉顶装料装 置分批送入高炉,并使炉喉料面保持一定的高度,焦炭和 矿石在炉内形成交替分层结构,矿石料在下降过程中与风 口上升的煤气相遇,逐步被还原、熔化成铁和渣,聚集在 炉缸中,定期从铁口、渣口放出,炉顶产生的煤气经除尘 系统进入净煤气管网。 高炉生产是连续进行的,一代高炉 (从开炉到大修停炉为一代)能连续生产几年到十几年。
炉顶布料
1.3 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有效容积利用系数: 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一昼夜生产 的 生 铁 吨 数 。 它 是 衡 量 高 炉 生 产 强 化 程 度 的 指 标 。 ηv=P (高炉昼夜产铁量)/Vu(高炉有效容积) t/(m3.d) ) 我国高炉有效容积系数一般为1.8~2.3 (t/m3.d),高的 达到3.0 t/(m3.d)
炉腹:高炉熔化和造渣的主要区段,呈倒锥台形。为适应 炉料熔化后体积收缩的特点,其直径自上而下逐渐缩小, 形成一定的炉腹角。炉腹的存在,使燃烧带处于合适位置, 有利于气流均匀分布。炉腹高度随高炉容积大小而定,但 不能过高或过低,一般为3.0~3.6m。炉腹角一般为 79~82 ;过大,不利于煤气流分布;过小,则不利于炉料 顺行。
3、冶炼强度、综合冶炼强度: 冶炼强度指每昼夜每立方米 高炉有效容积消耗的干焦量I=Q/Vu (反应焦碳的燃烧能 力);综合冶炼强度是指每昼夜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消 耗的燃料量(折算成干焦)。
4、休风率:高炉休风停产时间占规定日历作业时间(日历 时间减去计划大中修时间和封炉时间)的百分比(一般控 制在2%以内)。它是衡量高炉设备管理水平、维护水平和 操作水平的重要指标。降低休风率是高炉增产节焦的重要 途径。
炉缸:高炉燃料燃烧、渣铁反应和贮存及排放区域,呈圆
筒形。出铁口、渣口和风口都设在炉缸部位,因此它也是 承受高温煤气及渣铁物理和化学侵蚀最剧烈的部位,对高 炉煤气的初始分布、热制度、生铁质量和品种都有极重要 的影响。
1.2.2 高炉系统
高炉系统除了高炉本体外,一般还包括六大系统,即上料 系统、装料系统、送风系统、喷吹系统、渣铁系统和煤气 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