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广东调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匡国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是提高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大信贷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相结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如何推动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这一主题,近期我组织人员在已列入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地区的广州、佛山(南海)、东莞以及科技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珠海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对四个市61 家银行机构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且通过举办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形式,征询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银行机构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结果表明:广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面临着知识产权评估难度大、登记体系不完善、处置变现难以及配套政策支持不足等因素的制约。
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要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完善知识产权评估、质押登记和市场交易机制,形成多元投入、功能完善的融资服务体系。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的做法与成效为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开展,各级地方政府和银行机构加强协调,共同努力,做了大量工作。
主要做法是:一)建立政银企共同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的协作机制是建立地方政府与银行机构的协作机制。
佛山市南海区政府、东莞市政府分别于2009 年3 月和7 月制定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政府部门、银行机构、中介机构以及行业 协会的沟通交流机制。
2009 年 9 月,广州市知识产权局与工商银行广东省分 行营业部、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光大银行广州分行、招商银行广州分行和 广州银行等 5 家商业银行签署了《广州市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作协议》 计划在 3 年内提供 200 亿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授信额度。
二是建立评估机 构推荐机制。
广州市知识产权局、佛山市南海区知识产权局向参与试点的银 行机构推荐知识产权评估机构,为商业银行确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额度提供 专业服务。
三是建立借款企业推荐机制。
广州市黄埔区政府搜集辖区拥有自 主知识产权、具有贷款需求的企业资料,经初步评估和筛选后向评估机构、 银行机构推荐;佛山市南海区知识产权局也采取了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 小企业进行预审后向银行机构推荐的做法。
二)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操作办法和内控机制各地银行机构着手制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管理办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风险管理:一是设置贷款申请条件。
从企业经营年限、经营状况、资 信记录、知识产权权属、价值评估等方面明确了信贷申请条件。
例如,广州 银行要求企业用于质押的专利权须已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授予的专利证 书,处于法定有效期内,已实施 2年(含 2 年)以上,且从借款申请日起计, 发明专利剩余有效期不少于 8 年、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剩余有效期不少 于 4 年。
二是明确贷款用途、期限、质押率和额度等授信条件。
在贷款用途 方面,规定企业贷款只能用于技术改造及弥补流动资金不足,不得用于股本 权益性投资和有价证券、期货等投机经营;在贷款期限方面,一般规定为年(含 1 年)以内;在质押率方面,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驰名商 标专用权、普通商标专用权的授信额分别不超过评估值的 和 20% ;在贷款额度方面,原则上单笔贷款金额不超过1000 万元。
三是与中 介机构、保险公司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例如,招商银行佛山分行要求,评估 机构出具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报告,须由保险公司提供保值保险,该行还与评 估机构、知识产权交易所、担保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分担贷款风险。
当贷款出现偿还风险、而知识产权交易所又无法处置质押物时,由知识产权交 易所要求保险公司理赔,保险公司赔偿信贷本息损失总额的 由评估机构负责,评估机构再与交易所等中介机构协商各自的损失承担比例。
如果保险公司未依照约定理赔,则由担保机构全额偿付贷款本息。
25%、15%、30% 90%,其余 10%三)搭建知识产权市场交易服务平台部分地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原则,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以达到活跃知识产权交易、促进知识产权融资的目的。
2007年11 月,佛山市南海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联合该区知识产权交易所和从北京引进的资产评估机构,搭建了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为知识产权相关权利人提供知识产权许可、转让以及拍卖等交易服务。
四)出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的财政支持政策是制定贷款贴息政策。
佛山市南海区政府发布了《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在财政预算中安排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专项经费,用于补贴区内中小企业以知识产权质押方式向银行贷款所支付的利息,单个企业最高贴息资金为40 万元,贴息比例不超过企业应支付贷款利息额的35%。
二是出台扶持中介机构的补贴政策。
佛山市南海区政府出台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介机构扶持补贴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中介机构为借款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评估的业务费用给予补贴。
其中,基础服务费每宗业务补贴 4 万元,融资中介费补贴则按照实际发生贷款额度的 3. 25%扣除该项目已支付的基础服务费计发。
三是设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为推动东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2009年10月广东省政府出资1000万元、东莞市政府出资4000 万元,共同设立了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广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成果。
主要表现在:第一,银行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对4个市61家银行机构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3家银行机构已经发放专利权质押贷款,4 家银行机构已经与企业签订贷款意向协议,30家银行机构计划开展这项贷款业务;而商标权质押贷款业务方面,已有 3 家银行机构发放了贷款,1 家银行机构已经与企业签署贷款意向协议,35 家银行机构计划开展此项贷款业务。
第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规模逐步扩大。
2007 年至2009 年10 月末,4 个市有6 家银行机构为13 家企业办理了85 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累计融资金额16.8 亿元。
从企业融资质押物的类型看,既有专利权,也有商标权。
例如,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药品的专利权出质,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人体自身抗体检测膜条”实用新型技术专利作为质押物,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以其商标权出质。
第三,科技型企业信贷融资渠道有所拓宽。
以知识产权作为贷款质押品,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不足的问题。
例如,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生物医药行业的高科技企业,已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3 项、受理专利14项、国际《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6项。
由于研发投入大,为弥补企业资金缺口,2007 年以来该公司以三项国家药品发明专利权出质,先后获得广东发展银行3笔、共5000 万元的贷款,有效解决了流动资金周转问题,大大改善了公司的财务和经营状况。
近年来该公司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40%。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调查反馈情况看,目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一)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难度大准确评估质押物的价值,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难点在于:一方面,知识产权价值具有不稳定性。
这是由知识产权的内在属性所决定的,无形的知识产权与有形的不动产和动产相比,其价值更易受到技术、政策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波动性较大,因而难以准确估值。
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价值因评估方法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目前,通常采用重置成本法、市场比较法和收益现值法对知识产权价值进行评估。
重置成本法是以现有市场条件和技术条件下、重新购置或开发类似知识产权所需的成本为基础,来确定被评估知识产权的价值;市场比较法是以类似知识产权在市场上的最新交易价格为基础,来确定被评估知识产权的价值;收益现值法是通过估算知识产权的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来确定被评估知识产权的价值。
这三种方法的评估依据、角度不同,评估结果也相差很大。
由此可见,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银行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控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都离不开评估机构提供的服务和支持,这就对评估机构的专业能力和诚信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
然而,目前国内知识产权评估行业发育还不成熟,存在着权威评估机构不多、执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质量和可信度,进而制约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开展。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全部被调查的银行机构中,分别有60. 6%、67. 2%和63. 9%的银行机构认为目前国内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评估体系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开展构成了“制约”或“明显制约” 。
二)知识产权质押登记体系有待完善具体表现在:一是登记制度不完善。
目前,国内尚未建立系统的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制度,各类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的规定散落在一些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当中。
二是登记机关不统一。
知识产权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和版权局分别负责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的出质登记。
三是登记内容不统一。
各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机关发布的登记内容不相一致,登记期限和费用也各不相同。
四是登记程序烦琐。
据有的银行机构反映,由于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受理权、审查权未下放到地方,又没有建立电子登记系统,导致质押登记成本高、效率低。
三)知识产权质押物处置变现困难知识产权无法独自带来收益,必须与特定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和销售渠道等生产条件相结合,才能产生稳定、持续的现金流。
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知识产权的流转范围,从而增加了知识产权处置变现的成本。
要提高知识产权的流动性,必须从培育统一、规范、高效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着手。
然而,目前广东省内各地建立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相互分割,交易规模普遍较小,市场发展空间狭窄,难以满足知识产权质押物转让和变现的需求。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61 家被调查的银行机构中,有55 家银行机构认为目前国内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发育“不完善”或“很不完善” 银行机构认为知识,其中,52 家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构成“很大” 或“较大”的制约。
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的配套政策落实不到位是科技、文化和金融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
对于调查问卷中提出的当地政府部门是否曾经通过组织银企座谈会等方式,以便银行机构了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及金融服务需求”的问题,在全部被调查的银行机构当中,8. 2%的银行机构反映“根本没有” ,60. 7%的银行机构反映“极少” 。
对于 “当地政府部门是否曾经通过组织银企座谈会等方式,以便银行机构了解文化没有”,55. 7%的银行机构反映“极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