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土壤矿物质解析
0.005
Mg
1.37
0.60
Co
0.003
0.0008
Ti
0.45
0.40
B
0.003
0.001
H
(0.15)
?
Mo
0.003
0.0003
* 根据克拉克等(1924)、费尔斯曼(1939)和泰勒(1964)的估计,地壳的化学元素组成与此表稍有不同,但总 的趋势是一致的。
元素分布规律
(1)氧(O)和硅(Si)是地壳中含量最多 的二种元素铝、铁次之,四者相加共占88.7 %的重量。在组成地壳的化合物中,以硅酸 盐最多。
其成因可分为三类:
• (一)岩浆岩 • 指地球内部熔融岩浆浸入地壳的一定深度或
喷出地表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
• 共性:非碎屑壮的块状构造;没有规则的层 次排列;不含化石。
岩浆岩
玄武岩
岩浆岩:玄武岩
安山岩
流纹岩
(二)沉积岩 沉积岩:地壳表面的岩石经风化、搬运、 沉积等作用后,在一定条件下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硬化 所形成的岩石。其约占地表总面积的75%。
1、溶解作用 :指岩石矿物溶解于水的作用。
CaCO3+H2O+CO2 Ca2++2HCO3-
•矿物的溶解度差异很大 •在漫长的时间中,溶解的量是可观的 •水中的有机酸或无机酸可以促进矿物的溶解 •常见矿物的溶解度顺序是:
石盐>石膏>方解石>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滑 石>蛇纹石>绿帘石>正长石>黑云母>白云母>石 英
• (1)原生矿物: 由地壳深处熔融状态的岩浆 冷凝固结而形成的矿物称原生矿物。如石英、 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等。
特点:颗粒粗大,呈结晶态。
• (2)次生矿物: 原生矿物经物理、化学风化作 用,组成和性质发生化学变化,形成的新矿物 称次生矿物。如蒙脱石、高岭石等。
特点:颗粒比较细小,一般以胶体的分散状态 存在。
元素
地壳中
土壤中
元素
地壳中
土壤中
O
47.0
49.0
Mn
0.10
0.085
Si
29.0
33.0
P
0.093
0.08
Al
8.05
7.13
S
0.09
0.085
Fe
4.65
3.80
C
0.023
2.0
Ca
2.96
1.37
N
0.01
0.1
Na
2.50
1.67
Cu
0.01
0.002
K
2.50
1.36
Zn
0.005
90p
▪ 按矿物化学成份分类:共分三类 第一类:硅酸盐类矿物: 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辉石、 橄榄石、高岭石 第二类: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等, 已知 有近80多种矿物,他们占地壳重量的1.7%,其中 分布最广的是Ca和Mg的碳酸盐。 第三类: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 氧化物矿物有200多种,约占地壳重量的17%,如, 石英约占地壳重量的12.6%,铁的氧化物约占地壳 重量的3.4%,这类矿物有,石英,赤铁矿、褐铁 矿、磁铁矿。
图2-18 由于冰的冻结扩大了岩石的裂隙
图2-17 气温变化引起岩石胀缩不均而崩解过程示意图 a、b、c、d 表示风化过程
风蚀残土墩
风蚀根露
风蚀留砾
魔鬼城
(二) 化学风化作用
岩石和矿物在大气,水及生物的相互作
用下发生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的变化
,称化学风化。 化学风化作用包括如下几种作用: 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氧化 作用
90p
二氧化硅凝胶(玛瑙)
石英
紫水晶
烟水晶
正长石 KAlSi3O8
正长石是陶瓷业和玻璃业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于制取钾肥
斜长石
橄揽石(Mg,Fe)2SiO4
石膏 CaSO4·2H2O 2CaSO4·H2O
白云母
黑云母
方解石 CaCO3
肾状赤铁矿(Fe2O3)
• 三、成土的主要岩石 • 岩石是一种或数种矿物的天然集合体。根据
(2)在地壳中,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含量很低而且分布很不平衡。
(3)土壤矿物的化学组成反映了成土过程 中元素的分散、富集特性和生物积聚作用。
• 二、 主要成土矿物 • 矿物的概念:
矿物是指天然存在于地壳中,具有 一定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内部 结构的单质或化合物。
• 矿物的种类:
• 按矿物成因分类: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大类
物破碎崩解成大小不同的颗粒而不改变其化学
成分的过程.它为进一步风化提供了条件。
• 物理风化作用的结果,使岩石矿物 破碎,产生新的物理性质,使岩石 获得了对水的通透性,为化学风化 创造了条件。
引起物理风化作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 温度作用 岩石受热后引起表层和内部热胀
冷缩不同引起。
★ 冰作用 进入岩石裂缝中的水反复融化与 冻结,对岩面产生劈裂作用而引起。冰川底部 和两侧的岩石会受到冰川的压力和磨蚀作用而 破碎。 ★ 风的作用 ★ 水的作用 主要风和流水把岩石表层剥落的碎屑吹走、冲 走及磨蚀。
变质岩
火山爆发
意大利庞贝城被岩浆吞噬后人们的遗体
• 四、岩石的风化 • 风化(weathering)是指岩石、矿物在外
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 发生崩解和分解的过程。
风化过程是形成土壤母质的先决条件 ,按风化作 用的因素和特点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 物风化。
(一)物理风化 指在物理因素作用下,岩石,矿
第一章 土壤矿物质
矿物质 38%,(95%)
有机质 12%,(5%)
溶液 (15-35%)
空气 (15-35%)
第一节 岩石的风化
岩石风化形成的矿物颗粒统称土壤矿物质。
• 一 、 地壳的元素 组成
• 地壳的成分极其复 杂,几乎包括绝大 多数已知元素,但 以氧、硅、铝、铁 四种元素为主。
表 1-1 地壳和土壤的平均化学组成(重量%) (维诺格拉多夫,1950、1962)*
溶洞
2、水化作用
岩石中的矿物与水化合成为新的含水矿物的过 程,称为水化作用。
•实质是水分子进入矿物晶格。
•水化作用使矿物体积增大、硬度降低、溶解度 加大,有利于进一步的风化崩解。
CaSO4+2H2O (硬石膏)
CaSO4 2H2O (石膏)
2Fe2O3 + 3H2O 2Fe2O3 3H2O
砂岩、砾岩、页岩、石灰岩。 共同特点是:有明显的层理构造;矿物
成分复杂并呈碎屑状组织;有时含有化石。
沉积岩
页岩
(三)变质岩
变质岩是沉积岩、岩浆岩经过高温高压或受岩 浆侵入的影响,其矿物组成、结构,以至化学 成分发生剧烈改变后形成的。 共性是:矿物质地致密,坚硬;不易风化。 例如片麻岩,石英岩,板岩,片岩,千枚岩, 大理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