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鼠找花生果》课案单位:角斜镇中心小学年级:一年级设计者:曹丽丝时间:2012.05课题:小松鼠找花生果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执教曹丽丝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方法1、联系课文情境,学会生字,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辅以动作表情,以获取真切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征,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进行多形式的识字活动教学难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知道花生果在地里面面生长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小松鼠图片;花生果形状的生字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1、老师带来一个谜语,小朋友们猜一猜:麻房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
2、你们喜欢吃花生果吗?你对花生了解多少?(相机板书:花生果;并展示花生实物)3、花生果结在哪里?4、有一个动物朋友跟小朋友一样爱吃花生果,但却不知道花生果是结在泥土里的。
因为此,还差点引起一点误会呢!它是谁?(在课题处贴上小松鼠的图片)学生猜谜,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学生自由地说学生认识小松鼠的样子抽象的文字符号与直观的实物建立对应关系,是学生新旧经验的一种有意义的联系巧设悬念后引出故事主人公,更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5、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小松鼠与花生果之间的故事。
(完善课题,用红笔板书“找”)学生抓住重点字词,有感情的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小松鼠到哪里去找花生果?怎么找?找到了吗?同学们认真自由读读课文,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3、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你能读出什么疑问,在不明白的词句旁做上记号。
4、老师释疑5、同学们三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带着问题读文学生质疑四人小组间交流交流,互相提提建议,一起完善语言,然后全班分享。
培养他们有目的摄取信息的意识。
学生第一次接触文本,要给足时间,满足他们的阅读冲动,让他们充分摄取信息。
质疑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师生互助,目的在于营造“学习共同体”的氛围促进学习力较弱的学生的积极参与三、设计游戏,趣味识字1、就像花生果藏在泥土里一样,许多生字都藏在课文里与小朋友们捉迷藏呢!同学们对照生字表,一边轻声读文,一边把这些调皮的生字宝宝用圆圈画出来,让它们无处可跑!2、比一比,看谁能最快地与这些生字宝宝交上朋友,既能准确地读出音节,更能记住它们的样子。
待会儿,我们将送这些迷路的生字宝宝回家!3、游戏:送生字宝宝回家生边读边圈字学生自主识字学生把花生形状的生字卡片贴在相对应的音节卡片下面。
齐读这样富有童趣的语言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设计游戏,趣味识字,加强音形联系,强化学生记忆。
4、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与生字宝宝们交上了朋友!你们一定有识字妙法,快向同学们介绍介绍!5、这些生字宝宝都藏在了文中的哪些词语里呢?我们共同来认识认识!出示:旁边绿油油结了果留着每天直到金色自言自语)6、在生活中,这些生字宝宝更了不得,能够组成许多词语!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生字开花节节高”的游戏。
7、这些可爱的生字宝宝要住进田字格新房了,小朋友们快来提醒提醒它们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范写)生自主识记,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
(1)自由练读(2)点名领读,齐读学生自主说注意点,描红,练写识字具有很强的个人主体性,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学生定会兴趣盎然。
教者要及时肯定。
字不离词,在词语的练读中让学生加深对生字的记忆、理解。
一个类似于扩词的游戏,却能够充分调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活学生字。
把话语权教给学生!以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书写要点。
四、回归课文,总结课堂 1、小朋友们都与生字宝宝们做了朋友,那读起课文来一定更加得心应手了!同学们再用心读一读,做到字音正确、朗读流利,待会儿争取机会走上讲台把自己最高的读书水平展示出来。
2、师生评议,肯定每个孩子,提出注意点3、故事中,是谁把花生果的秘密告诉了小松鼠?(蚯蚓)4、今天这节课,我们与生字宝宝们做了朋友,下节课,我们也和小松鼠、蚯蚓交交朋友,好吗?学生自由练读学生上台展示,师生共同评议蚯蚓强烈的表现欲与渴望被别人肯定、认可的心理需求会让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到自由练读中去。
课题:小松鼠找花生果课时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执教曹丽丝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学会本课两个生字:结、每,认识新偏旁母字旁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方法1、联系课文情境,学会生字,理解自言自语、每天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辅以动作表情,以获取真切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征,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边读课文边辅以动作、表情,把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情景形象地表达出来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知道花生果长在泥土里,还有其它植物的果实也长在泥土里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ppt 课件;树林、花生地、小松鼠、蚯蚓图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6课,一起读课题。
2、(课件出示词语)老师这里有些词语宝宝,谁能美美地读一读。
3、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宝宝,注意读准确。
4、下面,我们就跟着小松鼠一起去找花生果吧!生齐读课题个别读,领读齐读通过齐读课题,学生能够很快的进入课堂中来。
读的过程就是巩固的过程,各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借助多媒体,图片等手段,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情境,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开展创设了鲜活的空间。
二、朗读生趣,深入感知(学习§1) 1、(指黑板上的图画)我们来看看这幅图,你能把你看到的,用一句话描述出来吗?2、书上描述的和小朋友说的差不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谁来读一读。
3、你们觉得这片花生地美吗?从哪儿看出花生地很美的呢?4、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两个词。
5、像绿油油、黄灿灿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你知道吗?6、小朋友们积累的真不少!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读出花生地的美!生看图说话个别读,读准确从句子中找重点词语,体会花生地的美。
美美得读词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积累ABB式的词语。
学生读,不仅读的正确,更要有感情的读。
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展开想象说话,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能够抓住重点词语,结合图片,感受花生开花的美丽景象。
语文学习向生活延伸,对于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要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语文观。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让学生从读中感悟。
三、角色迁移,体验文本(学习§2)1、我们小朋友都陶醉在里面了。
小松鼠也被这么美的景象吸引来了,它知道这是一片花生地吗?谁告诉他的?2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松鼠是怎么问,蚯蚓又是怎样答的。
4、我们小松鼠知道这是花生后,心情怎么样?她为什么感到高兴呢?【相机板书高兴】个别读,同桌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高兴在朗读上,根据学生理解水平,要求一步步上升。
师生互动,以读代讲,很有实效。
4、我们小朋友的想法和文中小松鼠的想法差不多,谁来读一读?5、看到文中的小松鼠,老师突然想到,我们前面学到的一个动物,《蚂蚁和蝈蝈》中的?6、他们都懂得及早的——这就是——一起读(课件出示:有备无患防患未然)个别读,读出小松鼠的高兴蚂蚁准备粮食过冬;有备无患防患未然对前面所学词语的积累和运用,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朗读体悟,记诵积累(学习§3)1、这是小松鼠的想法,我们的小松鼠又是怎样去做的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141页,仔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小松鼠做法的句子。
2、找到了吗?谁来说一说?3、老师发现这里有一个词,可以看出小松鼠很心急,你知道是哪个词吗?4、能给每天找个近义词朋友吗?5、用“每天”说句话。
6启发小朋友想象,每次在来的路上,小松鼠会想些什么?在回去的路上,又会想些什么?7、每天都在期盼,多着急啊,一起读出小松鼠的着急。
8、可是——(引读),结果怎么样?没看见花生果的小松鼠心情怎么样?9、小松鼠每天带着希望去,又失望而归。
体会好小松鼠的这种心情,读好这段话。
10、谁愿意试着背一背,可以看屏幕的提示。
生边读边画反馈信息,读画的句子,个别读,齐读每天天天,齐读通过想象体会小松鼠的心情通过朗读体会小松鼠的着急心情男女生赛读生试背学生以做代说,做到首脑并用,养成“不拿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让学生展开想象,将课文语言变为小松鼠的动作、神态,从而对小松鼠的疑惑心理产生真切的体验。
五、朗读生趣,运用语言(学习§4)1、没看见花生果的小松鼠产生疑问了,听,它在说什么?(课件出示:奇怪,花生果被谁摘走啦?)2、小松鼠感到很——奇怪。
【师相机板书奇怪】一起把小松鼠的惊讶、奇怪读出来。
3、小松鼠说这句话的时候,旁边有人吗?那它在和谁说话呢?4、自己跟自己说话,就是文中的哪个词?5、①师表演“自言自语”,怎么搞的,笔去哪儿了?怎么找不到了?(师边寻找边嘴里嘀咕)②说说刚才老师在干什么呀?6、小松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表情?为什么要睁大眼睛?7、老师读旁白,小朋友学着小松鼠的样子自言自语地说一说吧!个别读齐读理解“自言自语”生用“自言自语”来描述,也可以用其说话加上动作、表情,有感情的读。
通过实际情景再现,让学生简单明了地明白意思,并用说话来反馈自己的理解。
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体悟的过程,想象小松鼠的动作、表情、语言,引发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品味文本的趣味性。
六、朗读生趣,寓教于乐(学习§5)1、花生果是被谁摘走了吗?2、(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读完后,我们小朋友就知道花生果到底去哪儿了。
3、原来花生果并没有丢,全在泥土里呢,真是虚惊一场啊!(师边说,边揭去黑板图画上的白纸,露出泥土里的花生果。
)4、让我们再读读第四第五自然段中小松鼠和蚯蚓说的话,请女生扮演小松鼠,男生扮演蚯蚓,老师读旁白。
男生注意啦,蚯蚓是从泥土里钻出来的,一会儿请你们蹲下来,老师读到钻的时候,请你们再从泥土里钻出来,笑着对松鼠说一说,好吗?不是齐读,明白花生果在花生地里角色扮演,加上钻的动作,和生动的表情。
设计图画,将插图搬到黑板上,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创设情境,让学生演一演,教师作为伙伴参与其中,让学生亲近老师,玩中学习。
七、拓展延伸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其实,生活中还有其它植物的果实也也长在泥土里,你知道有哪些呢?2、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播放长在泥土里的植物的叶子和果实,以及名字)3、其实,我们小朋友只要多观察,多思考,多看书,一定会发现更多泥土里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