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生物 一轮复习课件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高三生物 一轮复习课件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 二、1.DNA重组 基因 分子 定向 2.限制酶 DNA连接酶 运载体 受体 3.运载体 受体细胞 检 测与鉴定 4.育种 药物 环境
● [想一想] 1. 提示: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诱变育种能产生新基因,从而创造出新性状。
● 2.提示:不同;①运载体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专门运输工具,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动 植物病毒、噬菌体等。②细胞膜上的载体是位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质,与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有关 系。
单倍体育 种获得矮 秆抗病小 麦
多倍 体育种
染色 体变
异
用秋水仙素处理 萌发的种子或幼 苗
器官大,提 高营养物质 含量
只适用于植 物,发育延 迟,结实率低
三倍体无 子西 瓜
基因 工程 育种
基因 重组
将一种生物的特 定基因转移到另 一种生物细胞中
打破物种界 限,定向改 造生物的遗 传性状
技术复杂,生 态安全问题较 多
目的基因导入________→目的基因的________ 4.基因工程的应用
基 基因 因工 工程 程与 与作物 基因工程与
,如抗虫棉 研制,如胰岛素、乙肝疫苗等 保护,如超级菌分解泄漏石油
● 2. 运载体和细胞膜上的载体相同吗?
● 一、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有性生殖 新基因 突变率 新基因 少
断题。
● 答案:基因工程 杂交 单倍体 限制酶 DNA连接 运载体 目的基因获取 与运载体结合 导入受 体细胞 检测与鉴定
研研核心要点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原理
基因 重组
基因 突变
常用方式
优点
缺点
举例
杂交 ↓
自交 ↓ 选种 ↓ 自交
辐射、激光、 空间诱变等
①使不同个体优 良性状集中在一
个个体上; ②操作简便
Hale Waihona Puke ________所有生物
物理射线处理、化学诱变剂处理
①提高________,加快育种进程 ②产生________,新性状,大幅改良性状 ③盲目性大,有利变异________
● 1.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 二、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 1.概念的理解
基因工程别名
基因拼接技术或________技术
● [选题·典型中选秀] ● 例1:下面为6种不同的育种方法。
●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A至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________育种方式,这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 种,这是因为________。A→B→C的途径表示________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中后者的优越 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
育种。
● (2)要求快速育种,则运用单倍体育种。
● (3)要求大幅度改良某一品种,使之出现前所未有的性状,可利用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相结 合的方法。
● (4)要求提高品种产量,提高营养物质含量,可运用多倍体育种。
● [师说·一语破天机]
● 本考点单科试卷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而理综试卷多以非选择题形式综合考查各种育种的原理、方 法及相互联系,往往作为压轴的高区分度试题拉开考生间距离,应特别重视,防止丢分。
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 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 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 种的方法
利用________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 ________,从而获得优良变异类型的育种 方法
________
________的生物
杂交→自交→选优→自交
①不能产生________,原有 基因性状的重新组合 ②育种进程缓慢
提高变异频率, 加速育种进程, 大幅度改良性状
①育种时间长;
②局限于亲缘关系较 近的个体
矮秆抗 病小麦
有很大盲目性,有利 青霉素
变异少,需大量处理 高产菌
实验材料
株
原理 常用方式
优点
缺点
举例
单倍体 育种
染色 体变
异
花药离体培养, 用秋水仙素处理
①明显缩短 育种年限;
②子代均为 纯合子
技术复杂,需 与杂交育种配 合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 重温生物学术语,让你的答题更规范、更专业、更能打动阅卷老师! ● ● 次要:目的基因,基因的运载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受体细胞
第1、2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读读教材基础
● 一、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概念
原理 范围 方法
特点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操作环境
生物体体外
操作对象
________
操作水平
DNA________水平
基本过程
剪切、拼接、导入、表达
结果
________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 得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
基因的“剪刀”:
基因的“针线”:
2.工具基因的
:常用的有质粒、噬菌体和
动植物病毒,目的是将目的基因
送入
细胞
3.步骤: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________结合→将
● (2)B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
● (3)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________,所用的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育种时所需处理的种子 应是萌动的(而非休眠的)种子,原因是________。
● (4)C、F过程最常用的药剂是________,其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 ● (5)由G到H过程中涉及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和________。 ● (6)K→L→M这种育种方法的优越性表现在________。
● [破题·分层揭秘密]
● (一)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
● (1)杂交 从F2代开始发生性状分离 单倍体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花药离体培养 (3)基因突变 X 射线、紫外线、激光 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理化因素需各说出一项) 种子萌动后进行细 胞分裂,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基因突变 (4)秋水仙素 在细胞分裂时, 抑制纺锤体形成,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 (5)基因工程(或DNA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或转基因 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 (6)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 1.教材98页倒数第3自然段——选择育种的缺点。 ● 2.教材100页第二自然段黑体字内容和教材100页最后自然段微生物诱变育种知识。 ● 3.教材102~103页图6-3、图6-4、图6-5,更好地理解基因工程的三种工具。 ● 4.教材101页练习一中2——杂交优势;教材106页练习一中2和二中1;教材108页自我检测一中判
转基因抗 虫棉 的培育
● 1.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前者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基因,创造变异新类型;后者不能 产生新基因,只是实现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
● 2.在所有育种方法中,最简捷、常规的育种方法——杂交育种。
● 3.根据不同育种需求选择不同的育种方法。 ● (1)将两亲本的两个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生物体上,可利用杂交育种,亦可利用单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