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能破坏人体相对平衡而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称为病因。
疠气的致病特点:疠气的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因素:
症状的黏滞性(不爽)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1、气候反常
湿邪致病黏腻停滞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病程的缠绵性(病程长)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2、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疠气: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3、预防隔离工作不力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4、社会因素
疫病发生的类型:瘟疫寒疫湿热疫
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三阴经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三阳经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正经)
足太阴脾经
足三阴经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经脉足阳明胃经
足三阳经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奇经八脉---------十二经脉以外的重要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
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经络系统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
有加强十二经脉中为表里的两经之间联系的作用。
别络-------十二经脉及任、督各分出一支别络,加脾之大络,共十五支。
有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孙络-------最细小的络脉。
络脉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十二经筋--------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罗与筋骨、关节的体系。
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连属组织
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示指端鼻翼旁足大趾端
十二经脉交接部位图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图
相克
(子)火(我生)木(所不胜)
土侮木
子及于母母及于子木(我)火(母)土(太过)金(子)
相乘土乘水
(母)水(生我)
示相生关系水(所胜)相生关系异常
示相克关系相克关系异常
1. 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
2. 宣散水谷精微和津液 宣发
3. 排出浊气,完成气体交换
4. 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5. 向下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 肃降
6. 利于大肠传导糟粕
7. 肃清呼吸道
1. 主呼吸之气 脾---精微 2. 主一身之气 气的生成 肺---清气
气的调节:升、降、出、入
藏象的概念:
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
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与外界相通应的现象) 藏象的来源:
1. 早期的解剖实践;
2. 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和总结; 3. 反复医疗实践的验证。
藏象学说是以脏腑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