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 3 穴 讲解
解说
选针:
进针方向:
• 进针方向:
• 要根据所触摸到的进针点与深部蝶腭神经节所在的位 置来决定,一般来说,蝶腭神经节的位置,多在所选 进针点的内上方,且多偏前,少数在其内上方居中, 深达55mm处。进针时,针尖先刺进皮肤,再将针身 调整方向,瞄准前上方蝶腭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徐徐 送入。如找穴准确,毫针毫无阻力地刺入55mm左右 ,患者立感面部麻胀或出现放电感。当有针感后,即 刻出针,不留针,全部治疗过程仅需几分钟。
2018/8/14
35
完 结 篇
36
• 三穴总体进针方向为:下关穴针刺方向为前内上,针大体朝向 对侧目外眦外附近区域;“蝶腭”穴针刺方向为后内上,针大 体朝向对侧颞骨区域;颧髎穴针刺方向为后内上,针大体朝向 对侧顶骨后部区域。 5.三穴针道与邻近重要细小动脉的关系: 下关穴、“蝶腭”穴针刺至蝶腭神经节,其针道与上颌动脉翼 腭段邻近;针刺颧髎穴至蝶腭神经节,其针道与上颌动脉直接 延续的眶下动脉邻近。 6.三穴临床应用针刺治疗后,患者的主 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症状改善率为100%;三穴临床验 证性应用中,“蝶腭”穴针刺易出现面颊部放电感或鼻腔喷水 感,临床少见针刺不良反应;下关、颧髎穴针刺易出现局部胀 麻感、上牙齿麻木感,常出现针刺局部疼痛感、局部瘀血等不 良现象。 结论: 1.最佳的蝶腭神经节体表针刺点为“蝶腭"穴, 其次为下关穴、颧髎穴。 2.三穴针刺中均应避免损伤的邻近重 要结构,主要为脑膜中动脉、上颌动脉及分支眶下动脉等。 3. 依据本课题所设计的穴位针刺入路应用,明显改善变应性鼻炎 患者的主要症状。 4.针刺“蝶腭”穴可治疗蝶腭神经节所支配 范围的面部其他病变,如三叉神经痛、周围性面瘫等。
2018/8/14
27
我习惯顺着这条线再往前比一条2cm直线
2018/8/14
28
不要针到眼睛下方和鼻腔
• 对耳屏下的切迹往前 2厘米比一条直线。 左手指切住皮肤,右 手在半个拇指指目前 下针,针尖方向大约 向着对侧的内眼角。
2018/8/14
29
• 针尖先斜着向下进 入肌层,然后,针 体放平。
2018/8/14
北京同仁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杨威硕士
18
附:医患问答
• 病人问:
• 常年发作, 在哈尔滨有 人采用李新 吾针法但没 有针感,没 有电流的感 觉,是不是 没有扎到位 ,个人感觉 没有效果。 杨威主任医师(北京同仁医院针灸科主任):
• 你好!慢性鼻炎患者经过其它方法治疗效果 不明显,如果正是发作期,可以试试《李新 吾针刺鼻炎法》,部分患者能够缓解或减轻 症状。但无法保证都有效。疗程和疗效因人 而异,一般一周治疗1到2次,共治疗6到8次 看看效果。不是发作期,请不要来治疗。现 在我这里针刺治疗鼻炎的患者很多,新病人 必须预约就诊,需本人携带身份证复印件亲 自来诊室预约登记就诊时间,电话或网上不 能预约。或先到我科其他医生处治疗。如果 有电击样感觉,效果可能会好一些。但有时 扎到位,即使针感不强,有些人也有效。也 有人治疗几次都没有效果。
• 补泻:
• 强刺激不留针为泻法,轻刺激留针15分钟为补法。
2018/8/14 5
从耳下切迹前那个黄点处向前2cm是与耳道平行的, 从这里用手指按下,在指头半个处下针,针5.5cm。
2018/8/14
6
2018/8/14
7
2018/8/14
8
2018/8/14
9
文 字 解 说
2018/8/14
2018/8/14
30
要轻轻提插
• 徐徐刺入, • 边提插边进针。
2018/8/14
31
提
插
2018/8/14
32
轻提轻送
2018/8/14
33
病人说:有了!有了!!!
• 病人说有了。
• 她说在我中指指 尖 下方处有强烈 电击感,并放射 到鼻端……
2018/8/14
34
触到即止!!
• 下针点可稍稍偏 骨后一点,留出 空隙,免得针尖 抵到颧骨不能进 针。 • 不熟练者,可让 患者半张着嘴最 容易进针
• 层次:下关穴针刺经皮肤→皮下组织→咬肌→颞肌后方→下颌 切迹→翼内肌→翼外肌→翼静脉丛→上颌动静脉→蝶腭神经节 ;“蝶腭”穴针刺经皮肤→皮下组织→颧肌→咬肌→颞肌前方 →翼静脉丛→上颌动静脉→蝶腭神经节;颧髎穴针刺经皮肤→ 皮下组织→颧肌→咬肌深面纤维一颞肌前方→翼静脉丛→眶下 动静脉→蝶腭神经节。 3.三穴针刺从体表至蝶腭神经节的深度 :下关穴针刺深度为49.93±2.69(左侧)、49.97±2.83(右侧);“ 蝶腭”穴针刺深度为46.93±3.63(左侧)、46.94±3.57(右侧);颧 髎穴针刺深度为46.58±3.04(左侧)、46.72±2.88(右侧)。 4.三穴 针刺的对应穿刺方向定位测量:①下关穿对应刺点与对侧丝竹 空穴的距离为17.58±3.57(左侧),17.59±3.57(右侧)。②“蝶腭 ”穴对应穿刺点与对侧颧弓水平线上的距离为33.93±10.14(左 侧),33.85±10.13(右侧);穿刺点与对侧目外眦垂直线的距离 为42.13±8.61(左侧),42.14±8.62(右侧)③颧髎穴对应穿刺点与 对侧两外耳门连线的距离为28.31±9.71(左侧),28.22±9.49(右 侧);头部正中线旁开距离62.15±10.73(左侧),62.15±10.69(右 侧)。 24
20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想问一下杨大夫你这 里的治疗费用大致为 多少。
2018/8/14
杨威主任说
• 一般是每次只扎一侧,两侧 都扎不一定效果好,可能会有不 良反应。
2018/8/14
21
附:不同穴位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 性鼻炎应用解剖研究
----福建中医学院针推专业王志福硕士
目的:
从局部解剖学方面探讨下关穴、“蝶腭”穴、颧髎穴针刺蝶 腭神经节的技术入路,结合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应,分析三 穴针刺的利弊,总结三穴在临床应用中的最佳进针点。 方法: 1 .解剖应用研究:15具经10%福尔马林常规固定的成年男性尸体 ,左右共30侧,外观均无明显的面部畸形。三穴体表染色定点标 记后,采用解剖器械对面侧区进行由浅入深的解剖,分离出蝶腭 神经节及邻近重要血管。此外,以各穴针刺至蝶腭神经节方向为 穿刺入路,电动钻带克氏针穿刺延伸至对侧区域,坐标定位法测 量各穴的对应穿刺点。解剖观测如下项目:①三穴体表位置相关 数据:颧髎穴与“蝶腭”穴的体表距离;下关穴与“蝶腭”穴的 体表距离;颧弓最高点与下颌切迹最低点的距离;下颌骨冠突与 22 髁突两点的距离。②三穴针刺所经过的解剖层次。
19
2018/8/14
医患问答
• 病人问:
• 常年服用盐酸西替利 嗪,今年在电视上看 到用马应龙痔疮膏涂 抹,效果比较好,能 有效控制,但不能除 根
• 杨威答:
• 您好!我科是应用针灸方法治 疗慢性鼻炎。慢性鼻炎患者经 过其它方法治疗效果不明显, 如果正是发作期,可以试试《 李新吾针刺鼻炎法》,部分患 者能够缓解或减轻症状。但无 法保证痊愈,或都有效。疗程 和疗效因人而异,一般一周治 疗1到2次,共治疗6到8次看 看效果。针灸治疗费用每次 40元左右
10
文 字 解 说
2018/8/14 11
文字解说
2018/8/14
12
文字解说
2018/8/14
13
文字解说
2018/8/14
14
2018/8/14
15
2018/8/14
16
独针“新吾穴”治疗慢性鼻炎
• 鼻炎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患病率高达
10~40%不等,保守估计全球鼻炎患者超过5亿,鼻 炎已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高发病种。 • 常规针灸治疗也有一定效果,但配穴复杂,疗程 较长,患者不易坚持。 • 独针“新吾穴”治疗慢性鼻炎是原同仁医院耳鼻 咽喉研究所副所长李新吾教授首创,于上世纪60年 代首先应用于慢性鼻炎患者,对改善鼻炎的各种症状 ,效果非常明显。此法为选取60mm左右的毫针,刺 向位于面颊深部的蝶腭神经节,治疗慢性鼻炎具有简 便、效显、价廉、安全等优势。
有人让我把鼻炎3 资料完善一下, 既然有人点菜了,我就整理了发上 来,希望对大家有用。
鼻炎 3 穴 讲解
主讲:解说文字叙述均为原始资料
2
两代医生
2018/8/1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李新吾(ENT) 杨威(针灸)
3
• 项目规范和标准:
蝶腭神经节位置较深,且面部血管丰富,感觉灵敏, 因而选择细而坚硬稍有弹性的不锈钢毫针,规格为直 径0.35mm,长度60mm。 进针点:颧骨弓的下沿与冠突之间的缝隙,即颞骨颧 突和颧骨颞突合缝线部位稍显膨大处的后方。 • 针刺之前,医生宜坐在患者针刺一侧的稍后方,其头 位略高于医生或等高,斜偏另侧,稍许向后仰,凝视 前方某一点,保持头部固定不动。
• ③三穴针刺从体表至蝶腭神经节的深度。④三穴针刺的对应穿刺 点的定位、三穴总体进针方向。⑤三穴针刺针道与邻近上颌动脉 及其分支的关系。⑥对此观测的标本拍照、存档。 2.临床验证 性应用研究:在确立严格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基 础上,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变应性鼻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下关 穴针刺组、“蝶腭”穴针刺组、颧髎穴针刺组各10例,以2.5寸 毫针依据解剖研究方案针刺蝶腭神经节,患者针刺局部胀麻感明 显,以针刺至患者出现鼻内喷水感或同侧面颊剧烈电击感为最佳 ,留针30 min。针刺隔日一次,10次一疗程,共治疗一疗程。观 测项目:(1)疗程结束后依据记分表对疗效评分;(2)结合临床效 应、针感及不良反应记录,分析各穴针刺方案的利弊;(3)结合解 剖研究结果,总结出针刺蝶腭神经节的最佳进针点。 结果: 1. 三穴体表位置相关数据:颧髎穴与“蝶腭”穴的体表距离为 1.17±3.53mm(左侧)、21.21±3.49mm(右侧);下关穴与“蝶腭” 穴的体表距离为17.73±0.14mm(左侧)、17.80±0.13mm(右侧 23 ); 颧弓最高点与下颌切迹最低点的距离为18.06±3.28(左侧)、 18.04±3.29(右侧);下颌骨冠突与髁突两点的距离26.65±3.57(左 侧)、26.65±3.56(右侧)。 2.三穴针刺至蝶腭神经节所经过的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