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对周边环境安全影响与研究
【摘要】采矿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活动,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对矿区周边环境的危害也不容忽视,这些危害在采矿上突出表现在影响水资源、降低土壤质量和导致地面沉降、山体滑坡等方面,给周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文章通过对这些灾害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希望能为类似条件的环境灾害治理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采矿;周边环境安全;影响;治理思想
引言
矿产资源是我国的重要财富,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如果没有了矿产资源,工业将失去发展的动力,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合理有效的采矿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的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的地质保护工作。
因此,采矿工作受到了政府官员、学者以及大众的关注。
但是,我国采矿业目前却存在一些只为追求经济利益,不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现象。
这影响了矿产的有效利用,危害了采矿工人的生命安全,破坏了脆弱的地质环境。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对采矿进行有效治理,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1 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采矿在为人们提供生产和生活原料的同时,也影响了地质环境。
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采矿影响水资源
水资源是重要资源。
它的质量关系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没有丰富和优质的水资源,将会大大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但是,采矿却会对水资源产生不利影响。
采矿活动会严重破坏覆岩层原始应力,影响覆岩层的结构,进而破坏了水资源,严重影响了生活和生产活动。
覆岩层的破坏会导致江河蓄水量的减少。
除此之外,它还会降低地下水的水位,导致人们取水困难。
在严重的情况下,一些水井甚至会发生干涸。
而江河和水井是人们生活取水的重要来源。
因此,采矿会引发水量供给的减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一些企业也由于没有办法达到生产活动所要求的用水量,降低了自身的生产效率。
1.2 采矿降低土壤质量
土壤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动植物的成长。
土壤质量的降低会影响农作物的成长,导致农民的收成受到损害。
因此,土壤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
但是,采矿却会使土壤的质量大大降低。
一方面,采矿会导致大大减少地下水的数量,导致土壤变得干燥。
这会导致泥石流或者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给环保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另一方面,采矿还会破坏植被。
在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植物是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且很好地蓄养水源。
这些都对提高土壤质量有重要意义。
但是,采矿严重破坏了矿区的植被,导致了土壤质量的下降,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开展。
1.3 采矿引起地面的沉降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过分地重视矿产的产量,忽视了环境的保护问题。
因此,采矿带来了不少的地质灾害。
其中,地面下沉便是其中的一种。
地下开采造成上覆岩层原始应力的破坏,上覆岩层出现冒落、断裂、离层、弯曲等现象,当破坏发育至地表时地表出现下沉、裂缝、塌陷坑等破坏形式。
这种破坏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面降水的径流与汇水条件,使地表水通过裂缝渗入地下,引起河流水系的流量减小,严重时地表河流水系甚至出现断流现象;另一方面,由于采空区上覆岩层受到破坏,岩层裂隙更加发育,上覆岩层的含水层在水位和流向上受到干扰,地下水沿着发育的裂隙加速向采空区或深部岩体渗漏,使水位降低,严重时导致地下水疏干,井泉干涸。
1.4 采矿引起的山体滑坡频繁发生
受采矿活动的影响,当山体坡度超过25°时,且地表为砂质粘土和坡积物受长时期风化侵蚀或水流冲刷而处于自然平衡的临界状态,山体出现裂隙、滑动,继而出现大面积滑坡的可能性比较大。
采矿引起的山体滑坡不仅对地面景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且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如阳泉矿区二矿大南沟口古滑坡因采矿影响而发生新的滑动,使滑体推动下方二级台地蠕动,导致附近石太铁路路基向桃河推移了近20米,使道床鼓起,被迫改线重修,损失近千万元。
2 治理设想
采矿业对我国工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
与此同时,采矿活动对周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上文分析的对周边水、土壤的影响,矿区的地面沉降及山体滑坡频繁发生也与采矿紧密相关。
在当前采矿新形势下,应当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相关采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采矿活动中统筹兼顾、合理规范,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采矿活动。
2.1 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主要有:①建立挡墙、抗滑桩等,防止滑坡和崩塌的发生。
②由于降水是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的直接原因,因此要建立完善的排水设施。
③建设截水沟,将水引入天然河道中,从而减少滑坡和崩塌事故。
④由于黄土坡的抗冲刷能力差,所以要在山坡上多种植树木,提高其固土能力,增强山坡的稳定性。
⑤人们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也是加剧这些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因此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开采计划,减少斜坡灾害的发生。
⑥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做好相关地质灾害的预测工作,尽可能减少滑坡事故带来的损失。
2.2 地面塌陷防治措施
由于地面塌陷是由人们的开采活动造成的,因此对地面坍塌的防治措施主要是针对人们的活动来制定的。
主要防治措施有:①加强对地面坍塌灾害的监测和预测工作。
煤炭开采引起的地面塌陷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对未开采地区地面塌陷进行预测,可以提前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
②采取一些减轻地面塌陷危害的开采方法,例如水砂充填法、矸石风力充填法等。
③对于已经塌陷和出现裂缝的地区,及时填埋黄土并压实,以防止水土流失,保证农田可以继续耕种。
2.3 提高采矿的生产技术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它除了可以提高矿产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保证采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外,也可以在保护地质环境方面发挥着自己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企业要引进先进的采矿设备和加强工人的业务培训。
先进的采矿设备的引进有利提高生产的技术。
而业务的培训则可以使工人更好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这些措施对于增强生产的安全性,降低采矿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具有积极意义。
另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要做好科学科技的宣传工作。
在提高矿产生产技术水平、保护地质环境方面,政府部门也应该发挥自身作用。
政府部门可以进行保护环境的科普宣传,让矿产企业及时了解先进技术和相关的法律规范。
3 结语
采矿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但是,由于很多地方的采矿活动无秩序,未按相关法律、规程操作,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如对水资源的影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等等,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安全,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应对采矿进行治理。
首先,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其次,提高采矿的科学技术水平,最后,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矿产企业监督。
参考文献:
[1]潘春华.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效果[J].能源材料,2011(8).
[2]黄繁生.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思想[J].中国技术新产品,2010(13)..
[3]张和生.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及其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0(1).
[4]刘相国.山西煤矿区地质环境恶化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煤矿环境保护,1994(4).
[5]任建华.采动坡体稳定性分析[D].太原:山西矿业学院,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