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私立学校校园改扩建项目建议书

私立学校校园改扩建项目建议书

安徽省淮北工业学校校园改扩建项目建议书保密精品项目咨询玉山县私立鸿山学校校园改扩建项目建议书玉山县私立鸿山学校二0一三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概论 (1)第二章项目概要 (2)2.1项目名称 (2)2.2项目建设地点 (2)2.3建设规模及内容 (3)2.4项目法人及法人代表 (3)2.5项目法人简介 (3)2.6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 (4)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提出理由 (5)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11)4.1自然条件 (11)4.2地质条件 (11)4.3基础设施条件 (12)4.4辅助设施 (13)第五章建设规模与建设方案 (16)5.1建设规模 (16)5.2建设方案 (19)第六章环境保护 (26)6.1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 (26)6.2环境保护措施 (26)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30)第八章资金筹措 (27)第九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28)第十章项目实施的效益分析 (35)10.1项目实施后的社会效益 (35)10.2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 (36)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 (36)11.1结论 (36)11.2建议 (37)第十二章附件 (38)第一章概论玉山县私立鸿山学校(以下简称鸿山学校)创办于2001年,是经上饶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创办的一所集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彻的民办学校。

学校实行全寄宿制管理,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600余人,教职工65余人,现已初具规模,且社会反响较好。

办学12年来,我们一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教学,精细管理,取得了年年中考总成绩全县前茅的好成绩。

建校以来,始终在本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阵地上,励精图治,奋发有为,我校被市、县党委、政府评为“上饶市先进学校”、“玉山县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玉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以教育的发展推动玉山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玉山县早日实现率先崛起目标唯一的有效途径。

“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鸿山学校作为玉山县唯一一所集小学、初中为一体的寄宿制学校,以显赫的办学业绩,高质量的品牌,为本地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鸿山学校的快速发展,代表着玉山民办教育质的飞跃。

”由于学校起步晚,底子薄,致使鸿山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处于滞后状况.由于建校时设计规模较小,占地面积不足,以致学生宿舍、图书馆、体育馆、学生食堂礼堂紧缺的四大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的深入发展,学校办学规模难于扩大,人民群众对寄宿制教育的办学需求却日益增长,供需矛盾必须得到解决,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标本兼治",通过多元化渠道,引入资金,扩建校园,将是鸿山学校办学史上一次改革方式的重大突破,此举必将开创玉山县教育发展的新天地,拓宽玉山县多元化教育发展的空间,较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和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第二章项目概要2.1项目名称玉山县私立鸿山学校校园改扩建项目2.2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以现校园教学区为中心,采取拆旧建新的办法完成。

2.2.1东扩:向校园北面扩展,征地10亩,修建体育馆,建造为师生生活区和运动区;2.2.2北扩:向校园北侧扩展,征地20亩,修建学生宿舍楼、图书馆楼、学生食堂礼堂综合楼,建造为规范的教学区;2.2.3修建改造校园通道,充分利用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的空地,加强绿化美化工程,为师生提供自由活动,看书,休闲的场所,优化美化校园环境.2.3建设规模及内容认真规划,充分利用校园空地,共建设各类建筑面积****平方米,项目总投资***多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有:学生宿舍楼、图书馆楼、体育馆、学生食堂礼堂综合楼以及配套的其它辅助建筑和设施,如:校园通道,绿化工程等。

2.4项目法人及法人代表项目法人:玉山县私立鸿山学校法人代表:姜明2.5项目法人简介鸿山学校创建于2001年元月,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固定资产1000万元。

拥有教学楼、学生食堂、多媒体教室,理、化多个实验室。

此外,学校教学设施配套齐全,现代化教学设备装配齐全,图书1万余册,有200米跑道的田径运动场1个,标准蓝球场2个,排球场2个,学校生活后勤服务设施完备。

办学模式属九年一贯制学校,实行全寄宿制学生管理模式。

学校经过12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从求生存,到求发展的阶段性跨越,实现了开办初期6个班级200多名学生到目前12个班级600多名学生、教职工65人规模的稳步发展,建校12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努力实践,开拓创新,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家长的认同与支持,在社会上、家长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目前学校生源稳定,且有较大上升趋势。

尤其是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县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鸿山学校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进步,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教师专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多项荣誉,学校先后被玉山县县委、政府、上饶市市委、政府授予“玉山县先进学校”、“上饶市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学生也多次在全国、省、市、县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全国二等奖”以及省、市、县各类等级奖项,学校秉承“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宗旨,务求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发展"。

得到了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12年办学历程所积淀下来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内涵,值得继续深化和发展。

2.6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2.6.1编制依据1、《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3、《江西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4、《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5、《上饶市教育十二五规划讨论稿》6、(饶发[2004]29号)《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决定》;7、《玉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8、《玉山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9、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2.6.2研究范围本建议书的研究范围如下: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及项目提出的理由;区域内竞争优势分析;建设条件分析;建设规模和建设方案论证;环境保护措施研究;资金筹措方案;财务分析和项目效益评价;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提出理由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1市场现状分析玉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界浙江省,距离上海、江苏、福建等沿海省市都很近,浙赣铁路、梨温高速贯通东西;玉山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貌,全县土地面积17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仅289606亩;全县人口599511人,其中农村人口469157人,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仅0.617亩。

玉山县的县域状况决定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非农产业,外出打工经商。

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外出务工,农民工工作场所不稳定,且居无定所,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就学,这便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特殊产物。

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学习、心理、性格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意义重大。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寄宿制学校是目前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对最优方式和最现实途径。

随着地区性经济差距和社会的发展,面对社会上日益增强的知识需求,玉山人也理性地认识到不重视子女的教育,将会给自己带来沉重的教训。

因此他们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对学校的办学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家长固有的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子女健康成长的需要,再加上他们平时忙于家庭生计,且较多家长外出务工,没有时间顾及子女的教育,因此更多的家长向学校寻求帮助,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打工家庭和普通工薪阶层的经济收入普遍增加,大量家庭都有能力和愿意支付一年三千到五千的学费,让自己的孩子接受相对优质的基础教育,这就为寄宿制学校的发展提供又一次机遇。

为这类学校提供了广阔的生源市场。

3.1.2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政策的宏观分析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开始对民办教育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

在政策法规上,先后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200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2004年2月25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关于“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即“两个重要“的思想,既表明了中央对民办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又指出了我国民办教育的崇高历史使命。

《教育部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这些法律法规,为民办教育的生存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为民办学校的发展起到了不断推进的作用。

近年来,地方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了积极发展民办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政策引导等手段,鼓励和帮助民办教育扩大规模,加速发展。

《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提出:“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

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

制定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

各地要把民办学校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统筹安排。

民办学校建设涉及的规费征缴与公办学校相同。

探索“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向“事业单位法人”转变的有效途径。

建立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制度、人事代理等制度。

支持县(市、区)将民办职业学校、民办中小学、民办幼儿园教师纳入县域教师管理,合理配置。

鼓励金融机构对产权明晰、办学行为规范、诚信度高的民办学校给予灵活多样的信贷支持。

扶持特色鲜明、社会认可的民办学校加快发展”。

《上饶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提出:“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清理和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制定完善切合本地实际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

民办学校建设享受与公办学校建设同样的优惠政策。

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建立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制度。

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

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有关教育和培训任务,拨付相应教育经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学校”。

总之,从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角度进行宏观分析,我们不难得到结论: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的政策,民办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法律环境已经比较完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