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翻转课堂的比较

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翻转课堂的比较

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翻转课堂的比较
目前,翻转课堂这一说法日益流行,它要求学生要先完成自学部分,然后教师进行讲解,而这一模式是仅仅对于教学顺序的调整,还是从本质上改变了整个课堂的师生主体地位?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标签:教育教学改革;翻转课堂;比较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

结合本校学生在校住宿的优势,将“翻转课堂”转变为学生在校自学课本和观看教师的微课,自主在线训练,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内化;而后参与课堂训练展示,教师精讲点拨,升华知识的过程。

一、“翻转课堂”的特点
(一)翻转课堂对教育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学校层面:昌乐一中采用阳光课堂开发的软件,具有对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即时监控的功能。

并可以对网页进行锁定。

此外,有足够强大的无线网络平台,保证每位学生获取足够的流量下载或在线观看微课视频。

对于教师层面:微课的设计开发对教师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的微课均采用ppt加录音旁白相结合的形式,其实微课的录制可以有很多方法,比如用flash 或其他一些新的录屏软件,更形象生动,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这就对教师的数字化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于学生层面:提升了学生对计算机终端的应用能力,提前接触到各种网络知识的应用,有利于大脑的开发和对数字技术兴趣的培养。

(二)翻转课堂对教师的教材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论学校的教育方法如何转变,学校教育重视教学质量的本质不会转变。

翻转课堂给了学生自学和讨论的时间,也相应占用了部分讲授新知识的时间。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教材进行大幅度的整合。

以英语语法为例,一共19章,16周,每周2节课。

要上完全部的内容。

当然时间都是挤出来的,靠的就是教师对教材的整合能力。

整合相关内容,达成一个系列。

整合一个单元的内容,形成充实而不重复的一节课。

翻转课堂要求教师提前录制好微课,精心备好学案,很多工作要放到课前完成,时间的节省,靠的是教师的无私付出和聪明智慧。

(三)翻转课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自学质疑课上,学生要根据学习情况提出本人或小组中的疑难问题;训练展示课上,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每一节课上,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
状态中,思维活跃,认识深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课堂上初步落实了分层教学。

学生白学教材后,可以根据白己的需要决定是否观看微课,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观看几遍。

二、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翻转课堂的比较
1.都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但不同的是我校的“翻转课堂”是两节课为一个流程,第一节课学生自学,第二节课教师讲解、师生交流。

2.都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都有学生展示、评价环节。

不同的是我校的“翻转课堂”有“微课”内容,微课成了其亮点。

3.突出教师的精讲点拨。

但我校的“翻转课堂”教师的讲解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制作“微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在线学习,一部分是教师在课堂上面对面授课;而我校的课改课堂是教师对例题和疑难问题重点进行点拨。

4.都强化学生的巩固训练。

但我校的“翻转课堂”训練分两部分,一是“在线测评”,一是“学案”;而我校课改课堂是针对当堂所学知识进行当堂训练。

5.规避了教师的不够优秀。

如我本人,没有优美的课堂用语,没有严密的语言组织。

在此课堂模式下,小组间交流和反馈的时间总是不够多,所以老师讲话的机会和时间极少,老师的语言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力就小多了。

6.提高了小组成员的参与度。

因为大家差不多,所以反馈交流时没有压力,也正因为大家都差不多,所以对不同的理解会进行争辩。

三个组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利用生生互助方式进行学习,个个参与到交流和讨论中,在课前自习时,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锻炼他们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7.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C组同学学习热情很高,课文的预习超过我们日常的课文教学三篇以上。

B组作业的完成量和完成率比以前教一课做一课正确率更高,速度更快。

A组更多地得到了我的帮助,巩固了拼读、词组的读写能力,积累了语段,树立了学好语文的信心。

而以前,他们是被老师和其他同学拖着走,整个班级都显得有些拖沓。

而现在,他们的任务大大的降低,只要稍微努力就能完成,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都有所提高。

8.提高了知识点的掌握度。

课堂的活跃不代表所有学生思维的活跃,扬长避短式的课堂还需要成果来鉴定。

目前看来,经过四个单元的检测,学习效果与我以前带的六年级相比,优秀率和平均分都有所提高。

特别是A组的同学在基础题(拼读、词组、句子、课内阅读)中的得分率提高很多。

9.自习内容以书面展示,能够观察到学生在自习时的思维,教师可全面把握学生的思维状况,学生交流时也有了更充分的准备。

当然,就效果来说,目前还不是很理想,但“翻转课堂”,毕竟翻转了我的课堂。

我想,作为老师,面对自己的低效率教学,能不断思索,不断学习,不断改变,不断进步,这也是教学改革中不可或缺的素质。

三、总结
我们不难发现翻转课堂的出现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再受困于课堂教学。

它的实现依赖于完善的网络环境和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也是信息时代发展到足够发达的阶段的产物。

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翻转课堂。

对于翻转课堂的实践应循序渐进、对其可行性进行足够的分析论证,有选择性的应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慕课与翻转课堂》,《科技视界》2017年第2期,第15-26页。

[2]赵国栋:《微课、翻转课堂与慕课实操》,《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21(2)期,第29-31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