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高考历史第一轮知识点专题教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高考历史第一轮知识点专题教案.docx
(4)从不同时期建立共和制的努力来看:①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时,法国尚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工业革命后那种强烈的开放与竞争式的发展时代尚未到来,人们一时还不能脱离古老的传统。民主共和制未能深入人心。②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时,赞同共和的工业资产阶级实力远不如赞同君主制的金融资产阶级,结果造成局势混乱,于是企盼稳定的资产阶级和广大群众把曾给法国带来荣誉的拿破仑的侄子推上了统治地位。
③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拿破仑那种军事独裁统治越来越不符合时代精神,广大人民也越来越拥护共和制度,共和制度终于战胜了君主制。1875年宪法,使得共和制度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说明:(1)由封建专制到民主共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历史总是在曲折发展中前进。
二、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名称
内容
项目
法国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不同点
国家
元首
法国总统由议会选出
德国皇帝,世袭君主,拥有巨大权力
行政与
立法机
构关系
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议会,总统由议会选出,权力受议会限制
德国宰相对皇帝负责;帝国议会形不成对行政权力的有效制约
名称
内容
项目
法国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不同点
官员和
代表产
生方式
总统和参议院议员由选民间接选出,众议院议员由普选产生
(2)统治阶级害怕人民革命,尤其是巴黎公社后,帝制已无立足之地。
(3)法国共和派力量不断壮大。
(4)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队伍。
(5)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衰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快。
3.法国的共和制确立的过程
(1)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几年后大革命成功,封建的波旁王朝被推翻。之后,建立起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2)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①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主宰议会等大权;
②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③议会:联邦议会是最高机构,但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3.评价:标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三、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扩展
1.确立:19世纪70年代,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
德国皇帝世袭;宰相由皇帝任命;联邦议会的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
政治
特色
法国代议制比较完善,民主特色鲜明
代议制不够完善和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相同点
(1)都实行两院制,议会是立法机构
(2)国家元首都拥有大权,可以统率军队
考点精讲
一、关于法国的共和制
1.法国总统共和制
(1)确立标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或1875年宪法)的颁布。
(2)两大权力:行政权力和立法权力,总统行使行政权,参、众两院行使立法权。
(3)三种职责:总统、参议院和众议院。
2.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原因
(1)人民为维护共和政体经历了长期的斗争,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特征:选举和议会立法。
3.影响
(1)积极影响
①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
②伴随“西学东渐”潮流,扩展到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影响。
(2)局限性: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内部民主,并且在部分国家不成熟。
思维升华
1.共和制是一种民主的国家管理形式,是与专制相对的。它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限制的国家管理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和制,依据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不同又可分为议会制、总统制、委员会制、半总统制。
(2)法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复辟势力之间、共和派与帝制派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政权在两者间反复易手,七十余年间先后出现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
(3)1870年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新政权选出新的国民议会,帝制与共和制之间又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4)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案,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制度最终确立。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教案 高考历史第一轮知识点专题教案
马克思主义诞生
课标要求
考纲展示
法国共和制的建立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考纲解读
1.法国共和制是如何确立的?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有哪些?
3.法国政体有何特点?
1.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
2.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有何异同?
4.法兰西条件下成立的,并非革命发展到非要建立共和制的程度,而是形势的变化使君主制不能保留下去了。
(2)法国大革命所遇到的敌人比英国强大得多,革命遭受到几乎所有欧洲列强的武装干涉,决定了法国革命只有用强烈的冲击打败国内外的武装干涉才能获得成功。
(3)法国是千年的封建王国,又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君主主义的观念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短时间内难以消除。
考点梳理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震荡中的法国
(1)政体的演变:自1789年以来,法国经历了大革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以及法兰西第二帝国。
(2)演变的特点:共和和帝制反复较量,共和制道路曲折。
2.共和政体的确立
(1)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2)内容
①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经众、参议院同意分别有权任命内阁和解散众议院。
②议会实行两院制,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③将《马赛曲》定为国歌,7月14日定为法国国庆日。
(3)评价
共和政体的确立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但它带有很大的妥协性。
二、脆弱的德国民主
1.背景:俾斯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
2.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确立帝国为联邦制国家。
2.与法国、英国相比较,德意志帝国的政体差异,取决于其国情、历史传统,虽然德意志帝国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但相对于其以前的政体,还是一种进步,在形式上君主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
3.法国的共和制并不优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几经反复,实现了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势力的妥协,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国王,从当时的情况看有利于国内政局的稳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英国最早开展工业革命就是例证。而法国几经曲折最终确立共和制,但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内政局来看不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因而两国政体的差异是由两国国情决定的,优劣的关键应以生产力为标准来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