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域类型总结一、热带种植园农业种植园农业,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
种植园农业一般分布在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以及热带草原气候区。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广西以及广东等地区。
我国海南岛的国营橡胶农场,生产形式虽然与种植园相似,但性质、规模、管理方式都与种植园有很大差别。
种植园一般占地几千至几万公顷,雇佣成千上万名农民从事大规模生产,不适宜大型机械操作,机械化水平低。
多分布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生产特点:以大种植园和家庭农场为主,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机械化水平低。
二、商品谷物农业——美国中央大平原(中部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这些国家一般是家庭经营。
我国东北、西北也有这类农业,我国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和出口国。
以美国为例,探究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和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注:美国中部有小麦带和玉米带,可认为是一个平躺的“小”字,中间一竖为一根玉米棒(玉米带),两旁即为小麦带,北为春小麦,南是冬小麦。
[知识拓展]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是冬小麦可以过冬,春小麦不能过冬。
春小麦:开春后播种,秋季(8、9月份)收获,生育期90天左右。
冬小麦:冬季(9、10月份)播种,春末(4、5月份)收获,生长期230天左右。
比如我国的东北地区就是春小麦,而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学技术。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分析总结三、混合农业———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的农业生产类型。
例如: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我国珠江三角的基塘农业。
A 场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此外,小麦生长期,牧羊在牧草区饲养,小麦收获后,牧羊转移到小麦区放养,羊粪可成为麦田的肥料。
因而形成了良性的循环系统.B 农场主可以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
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盆地小麦牧羊农场的农事安排C 农民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小麦种植犁地 (忙碌)播种 (忙碌)生长季节 (农闲)收割(忙碌) 绵羊饲养 在牧场上放牧 (农闲)配种 (忙碌)剪羊毛 (忙碌)在收割后的麦田上放牧(农闲)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生产的优点:①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③生产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市场的适应性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农场规模大,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三大优点我国的基塘农业是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将甘蔗、果树、桑蚕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
在珠江三角洲中部,有许多地势低洼的地方,每逢暴雨便积水不退,后经人工改造,把洼地深挖成池塘养鱼,挖出的泥土堆在四周成“基”。
“基”既可在暴雨洪水时防止塘水泛滥,又可在“基”面上栽培桑树、甘蔗、果树等。
比如,“基”上种植桑树,桑树可以养蚕,蚕沙投入池塘又可成为鱼的饵料,鱼类及微生物分解后的塘泥又成为“基”面上作物的肥料,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利用构成基、塘互养的水陆物质循环体系,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这是我国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改造自然的突出典型。
随着农业生产部门的多样化和商品农业的发展,基塘农业的“基”和“塘”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表现为:“基”上作物多样化,“塘”鱼养殖科学化。
如出现杂基、菜基、草基,基上种植花卉、玉米、花生、蔬菜、瓜果、橡草(配合饲料)等,养鱼则出现网箱养殖、使用机械养鱼、割草、蚕沙喂养等,鱼虾种类也日趋多样化。
随着城市发展,“基塘”的生产规模和面积大幅度减少,并逐步向经营蔬菜、花卉、瓜果等作物的商品农业发展。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甚至出现大片出售、出租土地等现象。
四、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这些国家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在美国、阿根廷的大牧场上,牧牛占重要地位。
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大牧场上,养羊占重要地位。
大牧场放牧业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
南美洲的粮仓——潘帕斯草原潘帕斯”意思是没有树木的大草原。
它位于阿根廷的中、东部,面积约76万平方千米。
潘帕斯草原气候温暖湿润,平坦的沃野无边无际。
阿根廷人总是夸耀这块富饶的土地,说从大西洋岸边一直耕到西边的安第斯山麓,连一块石头也找不到。
潘帕斯草原的大部分土地已被开垦为农田和牧场。
田里盛产小麦、玉米等粮食。
牧草丰美的草原到处是白色、黄色、黑色、花色的良种牛群。
草原上种植的玉米,大部分用来饲养牛羊,牛肉产量很高。
阿根廷每年要宰杀1千多万头牛,除了部分供国内食用,还大量冷藏出口,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牛肉是阿根廷的主食,菜市上最热闹的地方是牛肉铺,宴席上大都是用牛肉做成的佳肴。
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印第安人就在这里自由地放牧。
欧洲人到来之后,潘帕斯草原逐渐被四周有铁丝网的大型牧场所分割,粗放的自给自足的放牧业被密集的商品牧牛业所取代。
(铁路)(屠宰成肉,冷冻船)牧场港口世界各地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是优良的天然草场;(2)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规模大;(3)距海港近,交通运输条件改善除了优越的自然条件,阿根延人还做了以下工作:1.培育良种牛潘帕斯最早的良种牛是欧洲人带来的。
后来,阿根廷人加强了对良种牛的培育和牛群病害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修通了横穿潘帕斯草原的大铁路,大牧场的肉牛可以很方便的运往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屠宰加工;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使潘帕斯的牛肉的市场扩展到欧洲。
3.开辟水源在草原上打了很多机井,以保证牧草的正常生长以及提供牛群和人们的饮用水。
4.种植饲料围栏放牧、划区放牧,种植一些饲料作物或牧草,以补充放牧时天然牧草的不足,使操场不退化。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的大牧场牧牛业,因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商业化、专业化、地域化程度高,已成为世界大牧场经营的杰出代表。
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地广人稀,而且土地资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五、乳畜业——西欧的乳畜业、美国五大湖区乳畜业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五大湖区周围地区,西欧等地。
乳蓄业生产对象——奶牛,生产产品——牛奶及其制品(奶酪、黄油、奶粉)。
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
就市场因素看,城市需要大量的新鲜牛奶以及牛奶制品。
受牛奶运输的影响,以生产牛奶为主的乳畜业农场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附近,以生产加工的乳制品的乳畜业农场可以分布在离城市较远的地方。
就饲料因素看,乳牛既需要多汁的青饲料,也需要含蛋白质较高的精饲料,因此,乳畜业农场既种植优质牧草,也种植饲料作物。
西欧和中欧一些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奶牛除需要多汁牧草外,还需要含蛋白质较高的精饲料。
西欧乳畜业地区既种植优质牧草,也种植精饲料作物。
在区位选择上,西欧城市化程度高,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因而生产牛奶为主的乳畜业位于大城市周边,而生产乳制品的乳畜业离城市比较远。
西欧乳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有专门的自动化挤奶设备,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
西欧乳畜业区位条件:气候温和多雨,地形平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人口密集,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
六、水稻种植业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的热带或亚热带的季风气候区,夏季或全年高温,降水丰富,且雨热同期;地形主要是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且主要是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尤其是南亚,有恒河流域,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当地人口数目较多,有中国、印度等7个国家人口数超过1亿。
相对来说,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
所以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的季风区。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⑴小农经营。
水稻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由于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中国南方每户耕种的水稻面积一般少于1公顷;⑵、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农民在田里精耕细作,使稻谷的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但是由于生产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将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一部分留作自用,而送到市场上出售的稻谷有限;⑶、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农民一般从事手工劳动,虽然近一二十年来,利用电力进行灌溉、脱粒等发展较快,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的逐步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还比较低 ;除日本在稻田机械化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外,亚洲其他国家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仍然很低。
⑷、水利工程大。
灌溉是水稻的生产基础。
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的生产威胁和大。
小农经营无力建设水利工程,需要政府的大力投资并组织水利工程的建设; 水稻种植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解决措施:扩大经营规模,集约化经营;加快小型机械化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投资兴修水利 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1)自然因素水源:气候: 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地形: 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土壤: (2)社会经济因素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深厚肥沃 劳动力: 种植历史: 食物喜好: 市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精耕细作;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物 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