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伍子胥

伍子胥

伍子胥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本楚国椒邑(一说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一说安徽省全椒县)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

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

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

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

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

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

”吴王夫差极怒,五月初五把伍子胥的尸首用鸱夷革裹着抛弃于钱塘江中,吴人哀怜他,为其在江上立祠,命名为胥山。

后来吴国果然被越王勾践所灭,夫差羞于在阴间见到伍子胥,用白布蒙住双眼后才举剑自尽。

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端午起源】由于伍子胥尸沈于钱塘江之事比屈原投江为早,有些文献则认为,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与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如划龙舟与食粽子。

也因为其忠心为国,却惨遭赐死且沉尸水底,后人将他尊为海神“水仙王”之一。

王充《论衡》也说:“子胥恚恨,驱水为涛,以溺杀人。

今时会稽、丹徒大江、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

七星龙渊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这一天荒不择路,逃到长江之滨,只见浩荡江水,波涛万顷。

前阻大水,后有追兵,正在焦急万分之时,伍子胥发现上游有一条小船急速驶来,船上渔翁连声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后,小船迅速隐入芦花荡中,不见踪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渔翁将伍子胥载到岸边,为伍子胥取来酒食饱餐一顿,伍子胥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渔翁笑言自己浪迹波涛,姓名何用,只称:“渔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谢辞行,走了几步,心有顾虑又转身折回,从腰间解下祖传三世的宝剑:七星龙渊,欲将此价值千金的宝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宝剑,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

说完,横剑自刎。

伍子胥悲悔莫名。

千金报恩伍子胥在逃离楚国途中,有一次他饥困交加,见一位浣纱姑娘竹筐里有饭,于是上前求乞。

姑娘顿生恻隐之心,慨然相赠。

伍子胥饱餐之后,出于安全原因,要求对方为他的行为保密。

姑娘觉得人格受辱,她随即抱起一石,投水而死。

伍子胥见状,伤感不已。

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

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后来伍子胥报了大仇之后,又想到要报恩,但苦于不知姑娘家地址,于是就把千金投入她当时跳水的地方。

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来。

【历史评价】屈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诸葛亮:“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

”苏轼:“父不受诛,子复仇,礼也。

生则斩首,死则鞭尸,发其至痛,无所择也。

”梁启超:“伍子胥智勇深沉,真一世之雄也。

”屈原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1] 。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他出身于楚宗室贵族,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屈原还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4] 。

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曹娥曹娥(130年-143年),上虞(在今浙江绍兴)皂湖乡曹家堡人。

其父曹盱是一名巫师,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

”东汉汉安二年(143年)端午,曹盱驾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子胥,被江水淹死,不得其尸。

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遂投江而死,三日后曹娥尸抱父尸出,乡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遂改舜江为曹娥江,并以曹娥为水神。

【风俗】除一般的传统节日外,一年中有三大节日:一是正月十五闹元宵演"灯头戏",从十三上灯至十八落,在曹娥庙里演戏五天五夜。

二是三月甘八东岳大帝迎神会,从甘六至甘八要迎会三天。

三是五月甘二曹娥娘娘庙会,从十五起至甘二落,庙会七天。

值此三大节日,每家都有许多亲着眷朋友到曹娥来看戏、看会、烧香、购物。

曹娥地方不大,影响不小。

1、正月十五闹元宵演"灯头戏"。

从正月十三上灯至正月十八,在曹娥庙里要演五天五夜灯头戏。

邀请绍兴有名的绍班来演戏。

凡曹娥附近各地民众都会涌至曹娥看戏,热闹非凡。

2、三月二十八东岳大帝迎神会。

从农历三月二十六至二十八迎会三天,要迎遍曹娥全乡。

三月二十六上午到曹娥庙内东岳殿抬菩萨,下午开始在本街绕游迎会。

三月二十七从曹娥本街迎到乡下里睦桥、严村、方村、新庵前回本街。

二十八日从曹娥本街沿河迎到龙王堂、白米堰、屠家埠,再从双板桥、后金、中墅、里睦桥返回曹娥本街,最后并各把菩萨送回曹娥庙内东岳殿。

东岳大帝迎神会上其中的六乘大敲(吹打乐器),其旋律热烈雄壮,气势磅礴,震撼大地,令人叹为观止。

3、五月二十二曹娥娘娘庙会。

庙会自农历五月十五始,至二十二止。

在曹娥庙会期间,不但各地远近香客不仅来曹娥庙烧香、祭拜和宿山(宿山,即整夜在庙内坐着念佛到天亮),同时趁赶庙会期间购买各种物资用品。

因此五月庙会既是个香会,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个物资交流会。

每年农历五月十五前,就有上虞各镇与绍兴、嵊县、余姚等各地商贩到曹娥庙走廊和沿街沿塘摆设摊位,销售各种商品,如香烛佛珠、黄袋木鱼、衣服鞋帽、百货杂货、烟酒南货、干果水果、铁木农具、箩簟竹器、缸甏瓷器、铜器锡器等等,连医治跌打损伤、看相拔牙等亦在庙会之列,不胜枚举。

除上述商业集市外,还有缸甏弄(三角道地)大力士表演戏石担、丁山打石等武技,在义井弄场地有马戏团表演马术杂技,在相公殿和大王庙做绍剧戏文,更增添了热烈气氛。

曹娥庙会可以说是香客、卖主、戏客、商贩的大聚会,比集市还要热闹。

据史载曹娥庙会期间赴会最多一天达近万人,通常平均每天也有四五千人。

有意思的是,一到农历五月二十二下午,香客、商贩等如奉令般的一应返回,庙内及周围会显得一下寂静,与日前的喧嚣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屈原作品《离骚》节选及翻译《离骚》节选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哀民生之多艰:为百姓的生活艰辛而悲伤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已,謇朝谇而夕替:早晨进谏傍晚就被罢官。

既替余以蕙纕兮:他们以我佩戴惠草做的腰带为理由罢免我,又申之以揽茝:又指责我爱好采集茝兰。

亦余心之所善兮: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怨就怨神仙(指楚王)这样荒唐啊,终不察夫民心:他始终不体察人民的心声。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那些女子(指奸臣)妒忌我的秀美的眉毛(指高尚的德行)谣诼谓余以善淫:造谣诬蔑说我好做淫荡之事。

固时俗之工巧兮:世俗本来是适合于投机取巧啊,偭规矩而改错:背弃规矩而又任意改变措施。

背绳墨以追曲兮:违背是非标准追求歪曲事实,竞周容以为度:竞相把苟合取悦于人奉作原则。

忳郁邑余侘傺兮: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

宁溘死以流亡兮:宁可马上死去魂魄离散,余不忍为此态也:我坚决不以媚俗取巧为姿态。

鸷鸟之不群兮: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自前世而固然: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何方圜之能周兮:方与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夫孰异道而相安:志向不同何以彼此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宁愿委屈心志压抑情感,忍尤而攘诟:暂时忍受罪过,等待将来除去耻辱伏清白以死直兮: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固前圣之所厚: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悔相道之不察兮: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延伫乎吾将反: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

回朕车以复路兮:调转我的车走回原路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步余马于兰皋兮:赶着我的马车缓缓在兰草水边行走,驰椒丘且焉止息: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

进不入以离尤兮:接近君王不成反遭责难啊,退将复修吾初服:只好退回去重修德行以偿宿愿。

制芰荷以为衣兮:我要把菱叶裁剪成上衣,集芙蓉以为裳:并用荷花把下裳织就。

不吾知其亦已兮: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罢了,苟余情其信芳:只要内心真正馥郁芳柔。

高余冠之岌岌兮:把我的帽子加的高高的,长余佩之陆离:把我的佩带增得长悠悠。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