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简报及观后感
简报
第一期
13级生物本科班编 2014年10月10日10月10号的下午,由于是单周,我们班没课,所以去毕节博物
馆与毕节科
技馆参加了
市里举办的
一系列活动,
除此之外,还
有去观看了有关文朝荣的话剧演出。
在绣山生活馆门口,在老师的陪同下,我们于12点30分在学校一起出发,转了几个弯,过了几条街,终于在一个小时后到达毕节大剧院。
大剧院门口陈列了很多的古玩珍
品,这让我们
目不接暇,但
由于活动的需
要,我们只好
离开。
在领导
的短暂的介绍
后,我们首先进入的是大剧院,观看文朝荣的话剧演出。
短暂的40多分
钟的一场话剧,演绎了文朝荣的一生,向我们传达了文朝荣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为人民无私奉献的情操……演员的入情的演出及生动的音乐,向我们展现着文朝荣为人民服务的一幕一幕。
热烈的掌声过后,我们离开了大剧院,向着第二个目标进发。
在老师及领导的安排下,我们向着毕节科技馆前进。
一走进去,最醒目的就是地质的构造图、煤的形成等,当然,还有很多科技方面的展览,比如人体器官的构造、声音的传播等。
我们在科技馆里参观一个小时,然后又直奔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
我们参观了
毕节各地区
出土的文物
及毕节地区
几个代表性
的民族的服饰。
当然,博物馆内还成列了很多的红色文化,还有很多关于毕节地区发展与规划的图片等。
在解说员及老师的带领下,从一楼到二楼,我们都沉浸在文化的气息中。
13生物本科班朱娟
观后感三部曲
第一部曲文朝荣
文朝荣的事迹让我感触颇深,在我们所观看的话剧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尽管现在他已逝去,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文朝荣,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原党支部书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担任海雀村的党支部书记。
面对海雀的贫困现实与群众的期盼,他带领群众与自然作斗争,在海雀村的荒山上种植数目,使森林覆盖率从不足5%上升到70.4%。
他模范抓好人口控制和素质提升工作,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2‰,他让大儿子带头办理独生子女证;适龄儿童如入学率达到100%,在村里成立教育基金,对考上大学的学生进行奖励,让村里走出了两名大学生。
他还提出“有山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又肥,有肥就有粮”的朴实构思。
在他的带领下海雀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带领群众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兴办教育,脱贫致富,与群众通吃同住,全身心地投入到海雀村的发展上。
他心系群众、心想群众,在平凡的岗位上坐着不平凡的事。
第二部曲博物馆
参观博物馆让我们看见了毕节发展、及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让我们更深层次的认识并了解毕节。
毕节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南方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在这里生活着36个民族,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
交融渗透,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
毕节市博物馆新馆位于毕节洪南新区,市行政中心对面,是毕节科技文化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馆内有藏品2000余件,其中珍惜藏品500余件,馆内具有收藏,研究,宣传的三个功能。
博物院内部共有三层,一楼和二楼为常设展厅,三楼为临时展厅,展览主要突出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毕节实验区”建设成就“三大主题”。
馆内设有包括:史前文化展、青铜文化展、土司文化展、汉代文化展、明清文化展、红色文化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实验区精神展、少数民族文化展等九个展区,涉及石器、青铜器、瓷器、书画、服饰等门类。
全方位、多角度来展示毕节市文化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第三部曲科技馆
通过参观毕节科技馆我们体验了科学的魅力,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我们应该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养成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好习惯。
尽管毕节地处乌蒙山区,经济发展受制于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科普资源匮乏,发展较为之后。
但是毕节科技馆就是实验区科学文化发展的里程碑,馆内共配置126件展品,展品具有“小而精,精而特,唯我独有、与众不同”等特点。
馆内配置了用高科技手段展示和涵盖基础方面的科学和知识的常规展品,其展厅共由六个常设展厅、一个临时展厅、一个四维影院和一个学术报告厅组成,其中有生态之源,聚能之源,万物之源,宇宙之源,智慧之源,儿童希望之源六个常设主题展厅。
馆内设有磁悬浮地球仪,法拉第牢笼,电磁炮等123件用高科技手段展示和涵盖勾股定理等基础学科知识的展品,以
及“数码毕节”、“水钟”、“气泡成像”等三个标志性创新型展品,其中“数码毕节”、“煤炭成因”是由专业单位研发具有创新性、为毕节科技馆量身定做的、展示毕节实验区生态和建设成就的特色展项。
科技馆可以说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科普工作主要阵地,对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普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建设先进文化,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提升观众探索科学的兴趣,启迪公众的科学思想,激发青少年对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好奇心。
一纸托千金、越转越快、龙卷风等与数学物理相关的特色展品,让青少年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增长知识,体味学习的快乐。
13生物本科班张蓉毕节市“三馆一院”参后感
话剧《文朝荣》以叙事方式为主,讲诉了近几十年来发生在
赫章县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朝荣身上的真实的故事。
他带领全
村人民植树、科技兴农,将留守儿童送入学堂……他的一举一
动海雀村的人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海雀村是一个少数民
族聚居区,舞台上的演员们都穿着少数民族的服饰,这不仅体
现了海雀的特色,还体现了海雀的民族性。
毕节科技馆主要展览的是毕节市各个县区的民族风情文化
以及独具毕节特色的发展成果。
在科技展中,我们参观了“煤
炭的成因”、“月球安家”等展区,亲身的体验了“倾斜小屋”的神奇与“一纸千金”等奇观。
这一系列的奇观让我们惊叹不已,这体现了毕节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并在一些方面取得很好的成就。
在毕节市博物馆,我们参观了史前文化、青铜器文化、土司文化等几个展区,让我们对贵州、对毕节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领略了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意义,对毕节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毕节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倍受青睐。
比如说毕节的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对21世纪的我们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我们在发展科技文化的同时,这与毕节过去的发展息息相关、不可分离。
这一切的发展与成就都体现了实验区的伟大民族精神与丰富的历史文化。
实验区的发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走符合实验区发展的道路,为实验区美好的明天打造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