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标准化施工技术指南(DOC 165页)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标准化施工技术指南(DOC 165页)

高速公路包头至东胜段改扩建工程桥梁工程标准化施工技术指南桥梁工程分册2018年3 月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为规范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施工质量,推行现代化工程管理,促进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施工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意识和行业文明施工,特编制了包茂高速公路包头至东胜段改扩建工程标准化施工技术指南,含工地建设、路基、桥梁、路面、安全生产、交通组织等分册,本分册为桥梁分册。

本分册在现行高速公路设计、施工、验收等相关标准、规范基础上,融合了全国各省、区、市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有关成果和实践经验编制而成,着重从工序、工艺和施工管理的角度,对现行标准、规范作了补充,以现场施工要求为主,旨在优化施工工艺,严格工艺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实体工程质量。

本分册共分八章,包括总则、施工准备、通用技术、新建桥梁施工、新旧桥梁拼接、涵洞与通道、旧桥加固、旧桥涵拆除等内容。

编写内容中既包括新建高速公路工程成熟的施工工艺和标准,又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特点,增加了老桥涵拆除、旧桥加固、新旧桥梁拼接等内容。

编写内容特别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可供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使用。

限于编著者的学识水平和实践经验,指南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各单位和个人对本技术指南有何意见或建议,可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联系,以便修订时参考。

1 总则 (1)1.1 目的及适用范围 (1)1.2 编制依据 (1)1.3 编制内容 (1)2 施工准备 (2)2.1 一般规定 (2)2.2 技术准备 (2)2.3 机具准备 (9)2.4 材料准备 (9)2.5 作业条件准备 (10)2.6 安全施工 (10)2.7 环境保护 (12)3 通用技术 (13)3.1 钢筋 (13)3.2 模板支架 (17)3.3 混凝土工程 (19)3.4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26)4 新建桥梁施工 (36)4.1 桥梁基础 (36)4.2 下部构造 (63)4.3 上部构造 (82)4.4 桥梁附属工程 (108)4.5 钢管砼系杆拱桥 (122)5 新旧桥梁拼接 (143)5.1 上部结构施工 (143)5.2 下部结构施工 (155)5.3 新老桥拼接实施方案 (156)5.4 新旧桥梁拼接交通组织 (157)6 涵洞与通道 (161)6.1 一般规定及要求 (161)6.2 施工工艺、流程 (162)6.3 施工质量管理 (166)6.4 施工安全措施 (167)7 旧桥加固 (170)7.1 板梁的加固 (170)7.2 T 梁的加固 (173)7.3 拱桥加固 (174)7.4 下部构造加固 (175)7.5 桥头搭板压浆 (176)7.6 勾缝修补 (177)7.7 混凝土修补、钢筋除锈与阻锈处理 (177)7.8 桥面混凝土铺装层与铰缝处理 (178)8 旧桥涵拆除 (182)8.1 一般规定 (182)8.2 上跨桥的拆除 (183)8.3 主线桥的拆除 (202)8.4 下部构造的拆除 (206)1 总则1.1 目的及适用范围为规范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克服质量通病,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施工质量,促进桥梁施工标准化管理,编制本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本项目中新建、改建和扩建高速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

1.2 编制依据本指南依据国家、交通运输部等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发布的与桥梁工程相关的文件、标准、规范、规程和技术指南、行业内采取的成熟和先进的施工工艺、工法和管理办法及行业标准化指南以及呼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实践取得的经验成果编制。

1.3 编制内容桥梁工程施工前应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环保管理体系。

应按照“连续性、均衡性、节奏性、协调性和经济性”的原则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对技术条件复杂的工程,应进行多方案比选,编制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和专项安全技术方案。

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以提高施工现场安全预控的有效性。

使用和执行本指南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公路工程相关设计、施工、试验、检测、测量等方面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规定;本指南未涉及内容应按相关技术规范执行。

2 施工准备2.1 一般规定1)施工单位应按招标文件的要求配齐人员、机械设备和试验检测仪器,建立相应的施工管理机构,制定现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管理措施。

人员和机械设备如需更换,应按合同约定的办法和程序办理。

2)施工单位进场后,应及时将人员的联系信息报送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主动与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地方征地拆迁机构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联系,熟悉项目管理的基本程序,相互交换工作分工、工作节点的时限要求、现场存在的问题等重要信息。

3)应充分考虑施工过程对陆上和水上交通的影响,不得随意中断主航道和陆上主要交通干线。

在跨越等级公路、航道以及铁路时,应事先与交警、路政、港监、航道、水务、铁路等有关部门沟通,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2.2 技术准备2.2.1 技术文件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开工前,应组织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核对工程数量及图纸中的漏、错,应进行现场核实,全面核对坐标、高程和关键构造尺寸。

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设计的建议,应及时上报,并接受设计单位的设计技术交底。

2 )施工单位在签订合同协议书后的30d 内,应根据合同明确的总体工期和关键节点工期的控制要求,完成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文件编制。

3)桥梁工程施工实行首件工程认可制。

对桥梁的基础、立柱、墩台身(帽)梁板预制及安装、梁板现浇、桥面整体化及调平、伸缩装置安装、护栏等分项工程及建设单位认为有必要实行首件制的工程,第一个成品或半成品完成后,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对首件工程的各项技术、质量、安全指标和措施等进行总结和综合评价,验证施工工艺的可靠性、合理性,找出工、料、机、的最佳组合参数与相关工艺参数。

首件工程结束后,施工单位应编制首件工程总结报告,其内容宜包括: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缺陷分析及采取的整改措施、检测数据、主要施工管理人员和质量责任人等。

首件工程总结报告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批量施工。

4)桥梁工程中的深基坑、水中基础、支架施工、悬浇施工、预制梁场、架梁、跨路桥梁施工、大体积混凝土等内容应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编制方案不仅要提出在新建段工况下的方案,还应充分考虑两侧拼宽段在原有构造物旁施工工况下的施工方案。

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宜包括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和施工安全管理、质量通病防治等。

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认,并加盖法人资格的单位公章后报送监理单位审批并报备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批复的施工技术方案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方案中有不可行的内容或未预见到的问题时,应及时调整或修改方案重新上报,经重新审批后方可组织实施。

5)施工单位应在开工前对本合同段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进行划分,并报送监理工程师,经批准后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和评定。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并按建设单位要求的时限提交交(竣)工文件,经审核合格后,存放到指定地点。

2.2.2 施工测量1)一般规定:(1)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应经有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维护、定期核查,使其始终保持完好状态。

(2)施工单位接受交桩后应在28d 内完成导线点、水准点复测和加密工作,加密点宜选在靠近线路、施工干扰范围外、土层良好、便于观测、易于保存的位置。

加密点位现浇混凝土底座的平面尺寸宜为300x300mm,深度不宜小于600mm。

加密点宜高出原地面30mm 左右,预埋钢筋的外露高度应不大于5mm,顶部应锯十字丝,重要的水准点、导线点应采用围栏进行保护。

施工过程中每3 个月应对桩点进行一次检查与维护,直至工程交工。

(3)大型桥梁工程的每一端至少应埋设平面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各 2 个,且宜建立独立的施工测量控制网。

三角网基线至少2 条并和桥轴线相连,可设在一岸或两岸(如两岸施工单位不同则必须两岸设置),两侧拼宽的需按两座桥梁施工测量控制网设置。

(4)加密、复测等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将测量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

对存在异议的导线控制点、水准点,施工单位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书面报告(列出有误数据或修正数据)。

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提交的复测、加密结果进行核对,并应进行独立平行的复核测量。

(5)施工单位应定期进行导线点、水准点的复测,并与相邻合同段进行联测,发现问题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6)施工放样测量前,应对桥梁各墩台的控制性里程桩号、基础坐标、设计高程等数据进行复核计算,确认无误后再施测。

(7)施工测量应严格执行复核制度,承包人、监理增加对设计结构物标高、尺寸、新旧构造物标高拟合的内容进行复核,并形成报告上报建设单位,减少或避免测量过程中的人为错误,最大限度地防止出现差错。

2.2.3 试验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在开工前应登记备案并取得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备案通知书后,方可从事该项目的试验检测工作。

对工地试验室不能开展的特殊试验项目,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试验。

2)工地试验室的组建应符合交通运输部相关文件《关于开展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的通知》(交公路发【2011】70号)、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内蒙古自治区高速和一级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相关章节的规定。

2.2.4 技术交底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内容和批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总工组织编制各专项交底文件,主要内容应包括:特殊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质量、安全、环保保证措施及应急预案;关键工程与交叉作业工程如何协作配合,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工艺的衔接;施工单位初次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

2)班组施工人员应由项目经理部主管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班组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宜包括: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工序与工艺管理要求及注意事项、安全防控措施;关键工程的具体部位、标高和尺寸,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及规格;流水和交叉作业施工阶段划分;支模方法、拆模时间;钢筋、预应力筋的规格、品种、数量和施工要求;混凝土、砂浆、防水、防腐等材料的配合比,试件的取样、养护方法,焊接程序和工艺控制,质量标准等。

3)项目经理部应建立班前会制度,每天上班前应向作业人员明确当日作业的相关技术要求。

4)项目经理部实行三级技术交底,一级技术交底由项目总工对项目经理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交底;二级技术交底由技术负责人对技术员、施工班组长交底,项目总工参加、监督;三级技术交底由施工技术员、施工班组长对施工作业工人交底,技术负责人参加、监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