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华厦职业学院图书馆、办公楼砌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单位:厦门市第二民用房屋建筑工程公司华厦学院项目部2003年8月26日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五~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一幢集办公、图书馆、报告厅功能的公共建筑,总用地面积5237.686m2,建筑占地面积2570.82m2,总建筑面积为9908.10m2,工程造价为1188.70万元。
二、砌筑材料本工程外墙为190×190×90,240×180×90多孔砖墙,内墙为190×190×190空心砖墙,基础、电梯井四周、内隔墙根部三皮及顶部斜砌采用240×180×53,240×115×53实心砖,基础砌体为水泥砂浆,主体砌体为混合砂浆。
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砌筑前应仔细审阅建筑、结构图纸和设计说明,对墙体平面布置、轴线、标高、门窗洞口尺寸、门窗固定方式、预留洞、预埋件(箱、盒)等均应熟悉明了,同时应与设备、电气、等各专业密切配合,正确并无遗漏地按设计规定留出洞口、管道、沟槽和应设置的各种预埋件等。
2、材料准备2.1砌筑工程所采用的砖应质地坚硬,表面平整,色泽均匀,棱角方正,无弯曲、裂纹、皱皮。
应有出厂合格证书,无出厂合格证书的砖不得使用,进场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并按标准规定的批量抽样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2结构填充墙选用的多孔砖强度等级、外观质量应符合要求;原材料进场后进行见证取样复试,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3水泥进场后按品种、等级、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在水泥仓库内,下部垫起,保持干燥,进场后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等进行检验,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号为一批。
水泥出厂期超过三个月,应进行复查检验。
不同品种、厂家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2.4砂浆用砂采用中砂,平均粒径0.3~0.5mm,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含泥量不超过5%。
2.5拌和砂浆用水为自来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2.6混合砂浆掺合料为粉煤灰,粉煤灰应有出厂合格证。
2.7砌筑砂浆的配合比采用重量比,由经批准的有资格的试验室依据设计标准提出,当砂浆的组成材料发生变化时,配合比应重新配置,使用不同水泥品牌和标号应分别配置配合比,砂浆稠度控制在7~9cm。
2.8砌体砂浆的配合比应经过试验确定,砂浆强度等级以标准养护、龄期为28d的试块抗压试验结果为准。
砂浆试样在搅拌机出料口随机取样,每一楼层或250立方米砌体中的各种强度等级(每一试验配合比)的砂浆,每台搅拌机至少制作二组试块。
2.9 现场预制预埋防腐木砖的素混凝土块及普通素混凝土块。
3、施工机具准备砂浆搅拌机二台、磅秤二台、手推车、大铲、瓦刀、扁子、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扫帚等。
3.1 弹好墙身线、轴线以及门窗洞口的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3.2 砖、水泥、砂等砌筑材料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并符合要求。
3.3 作好上道工序交接记录及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3.4 砂浆由实验室做好试配,准备好试模。
四、施工方法4.1 工艺流程基层清理→测量放线→(构造柱钢筋绑扎)→厨房、卫生间墙下混凝土带浇筑→砌体砌筑→门窗过梁及圈梁钢筋绑扎→梁支模、混凝土浇筑→拆模→砌体砌筑→最上一皮斜砌(待墙体砂浆沉实后)→(构造柱支模→构造柱浇筑→拆模)→分项工程验收。
4.2拌制砂浆4.2.1 砂浆采用机械拌合,手推车上料,磅称计量。
材料运输主要采用外用井架作垂直运输,人工手推车进行水平运输。
4.2.2 砂浆搅拌机使用前,必须进行试运转,认为无误后,方可进行搅拌作业。
投料顺序应先投砂、水泥、掺合料后加水。
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的搅拌时间自投料完算起不得少于2min。
4.2.3现场拌和砌筑砂浆用量,应按配合比换算每盘的投料量,投料以重量表示,并按砂子含水率随时调整配合比。
拌制砂浆材料每盘投入量必须计量准确,其允许偏差:水泥±2%,砂子±5%,石灰粉±5%。
4.2.4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拌制后3h和4h内使用完毕,其砌筑结束前应将灰桶中砂浆用尽,禁止使用隔夜砂浆。
4.3 组砌方法4.3.1砖墙砌筑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灰缝平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为8~12mm。
4.3.2砌体转角处和内外交叉处应同时砌筑,均应错缝搭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踏步式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斜槎高度宜控制在1.8m以内,接槎时必须将接槎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4.3.3隔墙和填充墙的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触处用侧砖或立砖斜砌挤紧。
4.4砖墙砌筑4.4.1在砌筑之前,核对放线尺寸和各部位所用材料和种类,沿长度方向按门窗洞口等位置进行一次排砌,使墙体有合理的组砌,根据砌体的尺寸和灰缝厚度,预先计算皮数(砌层数),制作皮数杆,并在墙体转角处及交接处树立,使砌体的竖向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砌体应上下错缝,两层砌体内外应有搭接。
4.4.2砌筑前应先将柱或墙上预埋的贴模墙体拉结筋剔出,长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应焊接接长。
4.4.4排砖撂底:根据已弹出的窗门洞位置墨线,核对门窗间墙、附墙柱(垛)的长度尺寸是否符合排砖模,如若不合模数时,则要考虑好砌砖及排放的计划。
所砌的砖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柱(垛)旁或其他不明显的部位。
4.4.5选砖: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规格基本一致的砖,并在砌筑前1~2d对砖提前浇水湿润,禁止干砖砌筑,润湿程度要求砂浆接触面的吸水厚度一般为12~15mm。
4.4.6盘角:砌墙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砌筑的砖墙高度不要超过五皮,并应及时进行吊靠,如发现偏差及时修整。
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水平灰缝均匀一致。
每次盘角砌筑后应检查,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才可以挂线砌墙。
4.4.7挂线:墙体砌筑时应单面挂线,随着砌体的增高要随时用靠尺校正平整度、吊线检查垂直度。
如果长墙几个人同时砌筑共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平直,每皮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4.4.8砖砌体采用“三一”(先铺一铲灰,将一块砖挤砌的方法)砌砖加刮浆的方法,要求做到灰缝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厚度均匀,砖块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搓牢固,墙面垂直。
砂浆饱满度达80%以上,第一皮开始砌筑采用水泥砂浆,最上一皮采用丁砖斜砌筑。
并按要求预埋木砖,拉结筋。
防腐木砖不应顺纹安装,埋设位置在门窗洞口最上、最低四皮砖处,中间间距80CM。
当砌筑砖厚大于90mm时,宜采用“挂、填、铺砌法”。
“挂、填、铺砌法”是先铺水平灰(长度不大于500mm)于砖头挂竖灰后挤砌,对不满的竖缝用勾抹子再行勾填饱满的方法。
竖逢勾填操作可在砌筑完一皮后进行或砌数皮后进行。
4.4.9砌筑操作过程中,应分段控制游丁走缝和乱缝。
经常进行自检,如发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撞砖纠正。
应随砌随将溢出砖墙面的灰迹块刮除。
4.4.10砌体的水平及竖向灰缝厚度为8~12mm,砂浆应饱满均应,竖向灰缝应采用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不允许用水冲填,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程度不得小于80%(检查时在已砌好的砖墙上任选三块检验)。
4.4.11在砌筑砂浆终凝前后时间内,应将灰缝刮平。
4.4.12隔墙填充砌块不得一次到顶,待墙体砂浆沉实后,采用侧砖斜砌挤紧,或按图纸要求与梁底拉结。
斜立顶砌前,在分皮时应准确留出斜立顶砌的高度,斜立顶砌的坡角为:60~75度。
斜立顶砌时应采用刮浆加填喂砂浆的方法,为保证顶砌紧密,可在上下顶缝间用楔(砖、石碎片)紧塞。
斜立顶砌宜在墙体砌筑停歇2~3天后进行,斜立顶砌应使用厚度不大于90mm的砖。
4.4.12为保证外墙垂直度,首先砌筑内隔墙,外墙砌筑待结构封顶后由上至下吊垂直后砌筑。
4.4.13对砌体的表面平整、垂直、灰缝砂浆饱满程度等质量要求,应随时检查、校正。
在砌筑每一层后应校核砌体的轴线和标高。
4.5细部施工方法4.5.1施工中须留设的临时过道口,应选择对结构影响小的部位,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不应超过1m。
过道口留置的马牙槎应作成直马牙突出槎,沿高度不超过500mm配2根¢6拉接钢筋(长度不少于500mm)。
4.5.2钢筋混凝土抗震构造柱应在墙体砌筑后施工,其施工顺序如下:砌体砌筑留马牙槎、放拉结筋→验收拉结钢筋→清理马牙槎及楼面构造柱处毛槎→绑扎构造柱钢筋→隐蔽工程验收→支模→浇筑混凝土→养护。
4.5.3构造柱支模及混凝土浇筑应符合钢筋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4.5.4拉结筋与墙体内的埋设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端头应有弯钩。
当构造柱钢筋遗漏时,应凿开结构钢筋保护层,后将构造柱钢筋与主筋双面焊接5d。
4.5.5门窗洞口预埋:在木门窗洞口边应预砌安埋有经防腐处理木砖的混凝土块,金属或塑钢门窗洞口预砌预制素混凝土块,混凝土预埋块与墙同厚,高、长等于砖组合模数,使用C20细石混凝土。
预埋块数量按洞口高度确定:洞口高度在1.2 m以内时,每边放2块;高度>1.2m时每边放3块。
预埋块的部位一般在洞口上下三皮砖处开始,中间均匀分布。
门窗洞口考虑预留后安装门窗框,要注意门窗洞口宽度及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4.6 构造要求4.6.1填充墙与框架柱、构造柱拉筋参97G329(六)第28页节点1~4且拉结钢筋伸入墙体长度不小于1/5墙长。
4.6.2后砌隔墙高度>4m时,在墙高中部或门顶设置与柱连接的通长钢筋混凝土圈梁,梁宽同墙厚,梁高≥120mm,配筋为4Φ8,Φ6@25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兼做过梁时,应另加钢筋。
4.6.3顶层墙体端开间外墙长度≥3500mm时设置构造柱,间距≤3500mm。
4.6.4构造柱做法:未注明构造柱截面为200mm×200mm(200mm厚墙体)和200mm×100mm(100mm厚墙体),构造柱内钢筋未注明者为4Φ12,Φ6@20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4.6.5后砌墙门窗洞口处过梁选用图集为闽G7506,其中100厚墙体过梁参见图集中120墙矩形截面过梁,200厚墙体过梁参见180墙矩形截面过梁,过梁宽度同墙厚。
4.6.6厨房、卫生间处隔墙砌筑前,除门洞口外在楼板上浇筑300mm高C15素混凝土带,宽度同墙宽。
1.质量要求砌体中拉结筋和现浇混凝土构造柱中的钢筋需经隐蔽验收;砌体和其它填充墙中的预埋件需经检查确认数量、位置;水泥、砂、石灰等原材的检验报告证明合格;各部位偏差符合规范规定;组砌合理、接槎严密;灰缝横平竖直,薄厚均匀,水平灰缝厚度控制在8~12mm;多余的砂浆清除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