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作品中体现的民族特征——论中国文化和视觉元素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董衿希指导教师王璟摘要: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直接反映出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积淀和这个国家主要民族的心理共性。
设计在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征,这是对各国文化的一种反映,一种诠释,中国文化对设计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用中国化的处理与改造方式,诉说东方文化情感的材料语言,成为观众直接看到的东方艺术魅力的视觉元素。
中国风格的现代设计是历史的承接、创新的发展。
本文意在指出如何将传统的中国元素与现代设计合理结合,如何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的特性,这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根本,也是立足世界的根本。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元素;现代设计;中国风格一、中国文化对设计的影响从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到平面设计等领域,中国元素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这些领域,中国风格的现代设计是历史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文化是一种历史的沉淀,城市中的老房子、刺绣、京剧、旗袍又或者绿色棉布上的大红牡丹花它们都代表着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符号。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越来越被世界各国设计师关注。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越来越显示出他独特的魅力,他给设计界带来了新的时尚风格。
国内和国外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们,把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符号)运用到设计领域中。
在这个过程中,把“中国制造”变为“中国设计”就是我们努力与发展的方向。
有句话说的好:”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许多设计师的作品在世界上得到赞同和很高的评价。
它反映了中国的文化和特色,这些设计是对中国文化有着较深刻的见解和体会。
例如,在2008年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张武用中国印做的会徽,似印非印,似“京”非“京”,潇洒飘逸,充满张力,寓意的是舞动的北京,饱含13亿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
中国印传递的是一种中国文化,是文化的浓缩和中国艺术的精髓,是一个以小见大的东西,这正是集中地表现了我们的中华民族特色。
张武把文字和印章结合在一起,是把中国文化中两大代表性的东西结合起来,这是她的亮点,使产品以及产品的生产、使用过程的背后都隐藏着文化。
所以我们所要的设计本土化并不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肤浅理解即“形”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即“神” 融入进去。
什么是中国风格?在我的理解中,中国风格是一种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并适应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方向的企业和产品的整体形象,挖掘中国文化中的精髓,顺应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时尚审美设计潮流。
建立起适合创造和维护这种形象而进行设计的体制和环境,是塑造中国风格的关键。
设计师们利用传统的符号、民族元素结合原有的作品本身的文化特色或历史风情重新组合,而在早期的现代设计作品中,优秀的作品往往是那些把旧元素加以新组合的作品。
以建筑设计为例,它们在设计风格上的体现通常是在作品形式或形象上就能让受众直接感觉到这个作品中的中国元素。
早在1982年落成的北京香山饭店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贝聿铭在香山饭店这个原清代皇家园囿中没有搞琉璃瓦大屋顶,而是把江南民居、传统庭园中许多装饰元素与现代形式融合于一处。
他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之精髓融入设计中。
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图案、传统符号作为一种元素融入设计中,在充满现代气息的外部造型和材料加工工艺中,突出传统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的人文特征,通过种种文化符号: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秦砖汉瓦、兵马俑、京戏脸谱、皮影、武术、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等或者图形元素(如蝙蝠、鹿、鱼、石榴、鸳鸯、松鹤等是我国作品中较常见的装饰图案。
又比如石榴象征多子多孙,鸳鸯象征夫妻恩爱,松鹤表示健康长寿。
梅,兰、竹、菊“岁寒三友”、“三羊开泰”等图案则又是一种隐喻,借用植物某些生态特征赞颂人类崇高的情操和品行的再现,表达出设计的风格追求。
例如:靳埭强为中国银行设计的标识。
是受结了红绳的古钱的启发而生出的创意。
中国古钱统一于秦,在“秦半两”青铜币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圆形方孔的造型象征着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用古钱孔和红线构成了“中”字,现代造型中内含着民族特色,形简意赅地体现了中国银行的信息内涵和视觉形象。
该标造型简洁流畅,形象传神,寓意深刻,在单纯中有变化。
中字上下与古钱连接而中间断开地处理,象征着银行与客户心相通、利相连;留白之处象征着一个沟通的平台和两部现代通讯工具电话;使用红绳结古钱则象征着中行与下属机构紧密联系、团结一心。
表现了中国资本、银行服务、现代国际化的主题,以及诚信、规范、勤勉、高效的服务宗旨和以客户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理念。
标志取汉字“中”与图形“古币”的复合象征方式,极具中国格调,正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得这个标志获得了高品位的审美性,成为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一个经典之作。
中国银行的标识设计综合运用了汉文字和图形的象征方式,传统与现代结合并赋予其新的见解与认知准确地表达了设计内涵,收到了既有民族特征,又具国际认同的完美效果,备受赞誉。
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最杰出的商标设计,在国际上获得多项奖项,更是第一次获得从数以万计作品中挑选三百件入选的美国67个奖。
这个标志被设置在全国上万个地点,甚至香港的街头巷尾、外国的分行亦常有所见。
只要我们在设计中注意从传统中吸收营养,就能设计出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来,在未来的世界设计领域中独具中华民族的风采,成为有特色的未来设计大国。
二、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如何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显示出她独特的古老的东方魅力,做到新而不旧,旧而不老的中国风格,更多的吸引人们缅怀于中国特有的东方文化。
我认为只有将传统的思维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体现传统文化中最闪亮的特质才是有中国文化烙印的设计。
做中国式的创意设计,主张“中国风格”的现代设计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强调这种相融,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
用饱含中国化的处理与改造方式,诉说东方文化情感的材料语言,成为观众直接看到的东方艺术魅力的视觉元素。
(1)八卦图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八卦图产生于道家学派,它是代表一种阴阳的关系,而中国传统文化对美的认识,集中表现在对"阴"与"阳"的认识,而八卦图把这种阴阳的关系体现到了极致!说起了八卦图就要提起道家学说。
道家学说最早产生于先秦时代,老子、庄子是道家学说的代表,道家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观点。
在道家的美学理论中没有绝对的"实";也没有绝对的"虚",无论实与虚都是在相对平衡状态中的实与虚关系,因此,在中国画的艺术表现中才会出现"虚实相间"、"若隐若现"、"似无似有"的美学意识。
道家学说提出的一阴一阳的关系,体现出的是一种对立统一的美学思想,这种审美的观念一直影响着现代的艺术设计。
在阴与阳的关系中没有绝对的"阴";也没有绝的"阳",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在一种相对对立的条件下,保持着一种自然的、谐和的统一与平衡的关系,这种谐和与平衡之美构成了中国美学理论的基础,一直应用到现在!在中国的美学理论中,不均衡是一种形式,均衡是一种形态。
所谓均衡是双向选择的结果,它可以促进事物发展,达到完美与统一。
从美学的角度来认识,美产生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这是认识美的方法,历代中国画家正是运用了中国的美学思想,才得以产生了中国画独到的艺术构思的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构图理论。
在现代的艺术设计中,这种阴阳的关系也处处有体现。
无论在平面设计,艺术广告,立体设计,这种阴和阳的调和,明和暗的对比都是一种最好的审美形式。
阴和阳又存在合二而一,一分为二体现在一阴一阳各自具有的独立性;阴中有阳与阳中有阴的特性,又体现出了阴与阳也并非是绝对的。
阴阳本相合,只有阴阳相合才能使其完整,因此阴阳相合所体现出的特性即合二而一的关系正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核心。
八卦的思想即阴阳调和相融观点,在创作规律方面对中国现代艺术有深远的影响。
他和儒家的思想相互补充,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思想核心!(2)<<易经>>对现代设计师及艺术家的影响以《易经》为代表的易学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自易学文化诞生之日起,他就对之后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种种文化艺术现象等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所谓易学文化,是应该包括以《易经》为中心的一切文化现象。
《易传》是一部内涵丰富的哲学著作,它以独特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观园里筑起一座神秘的宫殿.所以《易经》成了众经之首,易学文化也就成了能够为所有文化艺术提供指导和借鉴的东西。
易学把深奥的逻辑思维,图解成易于研究的形象思维,这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设计。
《易经·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
”混沌之气——太极,于旋转中生出阴阳——两仪,阴阳于互动中生出四时——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五行于相生相克之中,演化出十分逼真的河图;九宫于循环往复之中衍生出洛书。
正是这种无穷变化,才启发了后人,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造。
我们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就是从这个让人无限遐想的太极图、无穷变化的阴阳爻、相生相克的河图、循环往复的洛书中,激发了灵感,产生了奇思妙想,于是就有了寓意深刻的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有了美不胜收的中国古典建筑和园林艺术;有了精妙绝伦的中国民间艺术。
看了汉代张衡设计制造的浑天仪和地动仪,有谁不认为这两件科学仪器是两件堪称世界之绝的艺术设计作品,又有谁不认为其中蕴涵了中国易学文化的精髓。
所以古代的艺术家和科学家都说:太极图本身就是艺术和科学的秘籍。
在自觉与不自觉、有意与无意之间,打上易学文化的烙印,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
不但太极图和八卦、河图和洛书这样的设计作品为中华民族文化所独有,就是中国书画艺术,也不是外人很容易就揣摩和掌握的。
还有我们现在出土的许许多多青铜器,其文饰,清一色都是易学文化的产物。
中国的民间艺术,更是深受着易学文化的影响,剪纸、年画、蜡染、刺绣、雕刻、陶瓷、彩绘,还有最为称道的中国古典建筑装饰,无一例外。
我们今天许多的设计作品,也都深受着易学文化的影响。
香港设计大师靳埭强和国内著名美术家、雕塑家韩美林,他们都是世界上很有名气的大家,在他们的诸多作品中,几乎每一件都带有易学文化的影子。
甚至青铜器的文饰符号、太极图和八卦、河图和洛书等等,都直接或者间接地成了他们的设计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