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学科建设2014-2015年,在国家政策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版画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中,版画系的研究生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版画系一如既往的贯彻学院各项要求和工作安排,在教学讨论和教学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基础上,继续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点,大力改进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目标,全面提高教学管理和办学水平,结合版画系具体工作情况和教学特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一.版画系建设措施、取得的建设成效和预期目标完成情况1.学术方向版画系根据学院教学改革指导精神,结合版画系专业教学特点和学科发展方向,本着稳定、求实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分析当代版画发展趋势与当代艺术教育规律,广泛论证艺术教学规律特点与人才培养、发展关系,在传承我院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继承版画系优良的教学思想前提下,结合当代艺术变化下的人才培养需要,结合我院当今必修课、选修课、学年、学分制教学总体模式,逐步确定了版画系的学术方向。
以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为目标,突出艺术人才培养的教学针对性和社会应用性,强化人文教育和艺术素质相结合,建立学生未来艺术发展和人生价值体现的专业基础能力和社会拓展能力培养模式。
以专业建设、课程内容改革为中心,以尊重历史现实,着眼未来发展为方向,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改革、调整进一步强化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并由此带动教师对所教课程的深入思考及对教学手段、方式、方法的研究,为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文化素养的提高提供更充分的发展条件,形成教与学的平行发展和互动性促进作用。
根据版画专业教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的目的性要求,进一步强化基础课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和规律性要求,同时与之对应的继续强调专业创作课的创新性、宽泛性及发展性教学指向,使基础课程与创作课程形成两条线索相互递进、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主干课程教学模式,在逐步明晰专业理论学习、人文学科学习的同时,形成以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创作课程、理论基础课程为根基的,共同为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的综合性课程要求及学生未来发展奠定有利条件的版画系专业课程结构体系。
2014年是版画系教学改革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针对课程设置进行了极大的调整。
增加了本科生素描等基础课的比例,原有的版画创作调整为版画综合媒介应用与表现,原有的素描创作调整为素描表现。
在研究生的课程安排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及创造力,提高真、善、美综合的文化品味。
2.学术队伍截至2014年底,版画系共有教职工17名,其中专业教师15名,教授5名,副教授2名,讲师8名。
教师中硕士学位6名,学时学位9名。
形成了一支“治学严谨、教艺出色”的老一辈知名教授带头、以新一代“锐意进取、水平一流”的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师资队伍,他们不但在学科建设与科研方面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而且也将他们的科研成果应用到了教学改革和建设之中,使我院版画系的教学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
近年来我系还目的性、阶段性聘任国内外专业教师来本系授课,聘请国际知名版画艺术家玛瑞斯·巴斯帕克教授就“铜版画高级技法”进行讲学。
并邀请澳大利亚版画家迈克·坎普森教授就“个性空间·中澳版画撷英展”为全院学生进行讲座。
面向校外、国外抓引进与兼任,积极开展教学交流活动,通过国外进修考察,国内培训,聘请国内外专家讲座,举办展览,积极开展教学的广度和拓展性工作研究。
3.科学研究本年度我系共有两个科研项目在进行中,其中省级项目1个,是刘天舒老师主持的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数字化版画教学模式》;国家级项目一个,是2015“十二五”专业建设项目。
版画系师生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其中教师获得国家级展览奖项的作品3个,学生获奖2个,出版学术专著1本,多篇论文均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
为实现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符合国家需求的高层次版画专门人才的目标。
版画系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和努力,构建了以省级重点学科“铜版教学”为核心、以木版、石版和丝网版等重点工作室为支撑的国内一流版画学科平台。
本学科平台设施先进、管理规范、教学覆盖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继续教育等各层次,有效的促进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版画系现有4个专业研究方向;是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该学科平台作为版画创作、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多年来承接完成了国家级、省级等部门的多项重大科研课题。
教师将科研中的研究理论和前沿知识也同样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同时对提高学生学习与科研兴趣也起到了良好的影响。
4.研究生培养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目前有本科生178名,研究生27名,包括三年制艺硕、文硕24名,两年艺硕3名。
研究方向涵盖了版画视觉语言研究、现代版画观念与表达研究、木版画表现语言研究、当代版画艺术语言研究、版画视觉语言研究、数字绘画与印刷研究等。
研究生作品多次参与国际国内展览并获奖,学生论文发表于国内核心期刊。
版画系教材编写工作已经准备数年,待学年学分制教学大纲修订完成后,便可着手进行。
为了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编写,版画系编写教材工作的原则是:以专业教研组为单位,在认真讨论的基础上,对课程名称、内容、学时数、教学目的要求等项进行先确定后编写;同时充分吸收国内外院校优秀教材的成功经验和学科最新成果,鼓励编写反映我系特色的教材,注重解决现有教材的不足,满足培养方案的需要。
目前版画系已经开始结合专业课程结构,着重从教师的课程内容落实入手,把教案的审定、课件的建立、讲义的编写作为教材的前期工作,为教材的正式定稿与完成奠定基础。
5.学术交流积极推进和开展国内与国际间艺术院校及学术团体的合作和交流活动。
1993年参与筹建高等美术院校版画年会和当代学院版画展,促进了国内高等美术院校版画创作和交流。
先后与5个国家和地区近8所艺术院校版画专业建立了版画专业教育、学术研究、教师互访与创作交流的关系。
先后授予、聘请了多名国外和国内的版画艺术家、专家、学者为版画系客座教授及兼职教授。
版画系每年还聘请数位外籍版画艺术家、专家、学者来系内进行讲学和交流。
版画系又派出大批教师出国,与各国家艺术院校进行学术访问、专业交流,共同完成创作、教学合作项目,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版画教育、创作、理论的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和发表论文。
自2002年开始,版画系与韩国弘溢大学每年举办“两校版画系师生作品展”和互访活动,在两国间的高等院校版画专业教学及创作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成为鲁迅美术学院教学交流最有活力的专业之一。
6.条件建设版画工作室建设是版画系开展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平台,多年来我院版画系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强强联合,采取取长补短的方式对实验教学基地投入了大量资金,建成了一个融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为一体的一流创作基地。
投入使用的版画工作室面积约800平方米。
工作室配置完善,设置了以下五个教学实验体系:(1)铜版工作室:现有进口铜版印刷机2台,国产铜版印刷机4台,飞尘箱1台,铜版切割机1台,独立腐蚀间1间。
课程设置:铜版基础技法,铜版线刻、飞尘、软底子、美柔汀等综合制版技法,套色铜版画创作,铜版照相制版和综合技法创作。
(2)石版工作室:现有进口石版印刷机2台,国产石版印刷机3台,进口PS版打样机1台,曝光台1台,上胶封版机1台。
课程设置:石版基础技法,黑白、套色石版创作,独幅版画创作,PS版版画创作。
(3)木版工作室:现有进口木版印刷机2台。
课程设置:木刻基础技法,黑白、套色木版创作,综合木版画创作。
(4)丝网工作室:现有丝网绷网头 36台,吸气印刷机4台,大型丝网印刷机1台,大型曝光设备1台,小型曝光机1台,烘干箱1台,真空气泵一台。
课程设置:丝网版基础技法,油印、水印套色丝网创作,计算机绘画制版与综合技法应用创作。
版画工作室设备先进,利用率高。
除为版画系师生开放全部工作室和教学课程外,根据学院相关规定还对全校学生跨专业选修,获得学生一致好评。
版画工作室为培养动手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版画专业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版画系资料室现有图书643册,杂志及收录赠送书籍565册。
2015年版画系继续完善资料室的基本建设和图书选用、采购工作,严格按规范要求确定资料室保管条件和开放要求,把资料室建设与系教学发展、课程建设充分结合起来,让教师、学生把资料室作为学术研究的第二课堂,成为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资讯来源。
2015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版画系领导与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更新教学设备、仪器。
购买美国石版印刷机,木版、丝网版及数字媒体设备更新后,我系成为集当代版画及绘画综合性教学实验室。
在承担重要的教学任务同时,在对辽宁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方面,具有着长远影响。
二、版画系对辽宁经济主导产业服务情况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是培养中国版画人才的摇篮之一,是目前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中为数不多的专门以木版、石版、铜版、丝网版作为重点学习和训练的专业学科,在国内美术界和文化艺术界享有盛誉。
经过近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建立了科学、完整的版画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体,涵盖本科、硕士和继续教育等多层次版画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体系。
今天,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已发展成为目前国内版画教学设备设施齐备,专业设置科学全面,教学师资经验丰富,课程体系科学充实,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作力量雄厚,教育教学享有盛誉,理论研究水平领先,设备条件完善、创作成果丰富、教育成果丰硕、研究成果与办学影响较大的集人才培养、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于一体的著名美术专业高等院校的重点学科。
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秉承国家赋予的培养中国版画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以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综合能力为目标,以“三个重点”和多层次教育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专业建设和科学发展。
人才培养的“三个重点”:重在国家需求的艺术人才培养;重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艺术人才培养;重在能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艺术人才培养。
多层次培养的方式:硕士生培养目标:版画专业基础与理论基础扎实、深厚,知识领域与个人修养全面,具有很强的版画技术能力和创作实践能力,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当代艺术思维理念的高级艺术人才。
本科生培养目标:版画创作与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动手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版画专业人才。
近半个世纪来,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肩负着国家赋予的培养中国版画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为国家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毕业生,大批毕业生现在仍活跃在中国美术界、高等美术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艺术设计企业以及世界各地,受到来自各界的嘉誉。
辉煌的历史使命成就了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当代版画专门人才培养的摇篮,社会的需要成就了今天的办学特色。
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2015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