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院讲课ppt课件

医学院讲课ppt课件


人大便潜血试验长期呈 肿瘤标志物的阳检性甲测。胎蛋白 CEA CA199
CA125 PSA
-
20
肿瘤的诊断与检查
各种内窥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 胃镜检查 腹腔镜检 查
-
21
食管癌
-
22
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
-
23
肿瘤的治疗
原则: 1. 争取三早 2. 首次正确治疗 3. 立足根治,力争保存功能 4. 综合治疗
其它: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白血病、
黑色素瘤(恶性黑色素瘤)
-
14
肿瘤的一般类型
原位癌 早期癌 微小 癌 隐匿癌
局限于上皮层内的癌。原 位癌基地膜完整,未被癌 细 原胞 位穿 癌破 伴。 早常 期有 浸的 润原。位所癌谓早 原 现体 诊 指有 乳 期 早 胞发,积断直房 是 仍: 期癌首很标径宫 浸小 指 然甚先准小在颈 润叶 仅 在小发不的1原 有 粘原 癌c,现一癌m位 使位 微 膜临的一。,鳞 之癌 浸 层床是下胃各润 内状 浸上转的微种细润。 。未移癌小器胞的胃能灶。癌官肠癌癌发。的是、细道
-
17
肿瘤的诊断与检查
1.影像学检查
X线诊断
CT诊断 MRI影像
放射性核素影
像 超声诊断
-
18
肿瘤的诊断与检查
病理检查 1.活检 2.脱落细胞学 检查
-
19
肿瘤的诊断与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象骨髓象检查 诊断造血系统肿瘤的常
尿用液方检法查 泌尿系肿瘤病人尿中常见
到大大便潜量血红细检查胞胃肠道癌的出血可使病
人死于癌症,亦即每天有1500人死于癌症,我国每年新病例达160万,
死于癌症130万,每5个死亡者中有1个是癌症死亡,现有癌症病人200
多万。
-
2
肿瘤的定义
肿瘤是人体组织细胞在内外各种有害的因素
长期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表达紊乱,调节失控,
产生过度增生及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或赘生
物,临床上常以肿块形式出现。这种新生物并非机
-
15
临床表现
1. 局部表现 肿瘤的形态、颜色、大小、硬度、 边缘、分泌物、疼痛、功能障碍
2. 全身表现 ①阻塞症状 ②压迫症状 ③破坏器官结构与功能
-
16
临床表现
④发热、消瘦、贫血、乏力 ⑤疼痛 ⑥全身异常表现或综合征
. 低血糖综合征 ·骨关节肥大 . 皮疹和瘙痒症 . 红细胞增多症 . 皮肌炎
体所需要,不按正常规律生长或不可遏止的生长,
已丧失正常组织细胞功能,并可破坏原来器官组织
结构,进而危及生命。
-
3
肿瘤病因学
疾病发生的原始动因——尚未明了 病因+条件 启动+促进 基因调节学说
-
4
病因学
1. 化学因素:多环芳烃、芳香胺及偶氮染料类、 亚硝胺类、植物毒素和金属类
2. 物理因素:电离辐射、阳光与紫外线、热辐 射、机械剌激
3. 生物因素:病毒(宫颈癌、鼻咽癌)、霉菌 毒素(肝癌)、寄生虫(大肠癌、肝癌)
4. 遗传因素
-
5
发病机制
-
6
发病机制
-
7
恶性肿瘤的三个共同特征
1. 自主性生长 2. 浸润性生长和转移灶形成 3. 癌细胞的特性可传递给它的子细胞
-
8
转移途径
局部浸润 淋巴道转移 血道转移 种植性转移
-
9
-
-
13
肿瘤的分类及命名
3.命名
良性肿瘤:组织来源十瘤
如:甲状腺瘤
恶性肿瘤: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 癌, 组织来源 + 癌
如:鳞状上皮发生叫鳞状上皮癌
腺上皮发生叫腺癌
胎盘组织的绒毛滋养叶细胞发生的叫绒毛膜上皮癌
间胚叶发生的恶性肿瘤 —— 肉瘤, 组织来源+肉瘤
如:纤维组织发生叫纤维肉瘤
骨 —— 骨肉瘤 淋巴组织 —— 淋巴肉瘤
肿瘤学概论
山西省肿瘤医院
解英
-
1
前言
肿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危害性极大、令人可怕的疾
病,其中恶性肿瘤〈俗称“癌症”)是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居第二位造
成人类高死亡率的疾病。全世界每8个人之中就有1个人在一生中患
过癌症。美国今年约有122万新的癌症病人,另有130万皮肤癌未计
算在内,在美国每4个死亡者中有1个是死于癌症的。美国每年约55万
10
-
11
肿瘤的分类及命名
1.按生长特性分类: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
肿瘤
生长速度
生长方式
与周围组 织关系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癌和肉瘤)


膨胀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
有包膜、不侵犯周围组织、 破坏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界应 转移 全身影响
治疗后
血液供应充分、肿瘤完整、 血液供应不足、常在中间区
体积有时很大
形成坏死,发生溃烂


一般不影响全身情况,如 体积巨大或发生在重要器 官,亦可威胁生命
晚期严重影响全身,可出现 极度衰弱、贫血(恶病质)
不容易复发
容易复发
-
12
肿瘤的分类及命名
2.按组织来源分类: ——按不同组织来源分为
①间胚叶肿瘤,如:纤维瘤、纤维肉瘤 ②上皮组织肿瘤,如:腺瘤、腺癌 ③神经组织肿瘤,如:神经纤维瘤、神经纤维肉瘤 ④其它杂类肿瘤,如:畸胎瘤、恶性畸胎瘤(畸胎癌)
4. 中医中药治疗
-
26
-
27
-
24
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①根治性手术 ②姑息性手术 ③减状手术
2.化学治疗
①根据细胞增殖周期选用药物
②单药和联合用药
③增敏(调节剂)
④合理用药
-
25
治疗方法
3. 放射治疗
①放射源:60钴、深部X线、直线加速器等 ②放射方式:外照射、内照射、组织内插植
4. 免疫治疗
①单克隆抗体 美罗华 曲妥珠单抗 贝伐单抗 ②免疫反应调节剂 IL-2 LAK细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