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屏蔽技术
在一定条件下,金属箔越薄, 屏蔽效能越高
• 有人对0.036mm、0.107mm和0.249mm三种 不同厚度的电解铜箔屏蔽效能进行实测,结 果表明0.036mm厚的电解铜箔材料屏蔽效能 最好。由计算和实测可以看出.谢昆诺夫公 式在高频和屏蔽体厚度很薄的情况下是不适 用的。(见课本P50表2-1) • 频率和厚度又是有关的:由电磁场理论可知, 电磁波在良导体中的衰减很快,用集肤深度δ 表示:
薄膜屏蔽
• 若在某一屏蔽层传播的电磁波波长为λ, 该屏蔽层的厚度为d,则把d< λ /4 的屏蔽称为薄层屏蔽。 • 屏蔽层厚度小于 λ /4时,屏蔽效果几 乎与频率无关。而厚度大于λ /4时,由 于A3趋于零,屏蔽效果将随频率升高而 增加,从而成为频率的函数。
金属板的屏蔽效能SE(dB)为SE=A1+A2+A3
A1—吸收损耗(dB); A2—第一内边界、第二边界的反射功率损耗之和(dB),A 2=R1+R2; A3—屏蔽的内表面之间的多次反射的因素(dB)。若A1>15dB时, A3可忽略。
r—干扰源离金属板的距离(m)。
当Al<10 时,A3可 以直接从 图—37中 查得。
1.静电屏蔽
• 消除两个设备、装置及电路之间由于分布电 容藕合所产生的静电场干扰称之为静电屏蔽。 • 屏蔽的机理:利用低阻金属材料制成容器使 其内部的电力线不传到外部,而外部的电力 线也不影响到内部,把电场终止在屏蔽壳体 接地来实现 • 由电磁场理论可知,导体在电场中要产生静 电平衡,导体是个等位体,导体表面是个等 位面,即导体内部的静电场为零.也就是说 导体不让电力线通过。
2.5专门的屏蔽材料和元件
• 为使一些特殊应用场合下的屏蔽,例如非永 久性开口的屏蔽或者通过连接器进出屏蔽系 统的滤波器的屏蔽能保持必要的屏蔽效果, 研制了各种专门的屏蔽材料和元件
• 1 .衬垫 金属接缝处的配合表面,通常 难于作得十分规则,这就要导致不允许的电 磁泄漏。如果将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衬垫材 料堵塞在接续中间,就可以在不提高接合面 加工精度的情况下,使接缝具有较高的电磁 屏蔽能力。
要达到静电屏蔽的目的, 一定要将屏蔽壳体接地
要求屏蔽外壳接地电阻愈低愈好。一般设计在1欧以下
2. 电磁屏蔽
电磁屏蔽 用金属和磁性材料对电场和磁场即 电磁波进行隔离称之为电磁屏蔽。(这种屏蔽
通常用在10kHz以上高频段中)
• 1.屏蔽原理 :
• (1)传输线理论:将屏蔽壳体比作为传输线,并认 为辐射场通过金属时,在外表面被反射一部分,部分 在金属内传播:被吸收而受到衰减。(这一理论与行波
2.4屏蔽的应用
• 1.设备组件的屏蔽 • 有些设备内部有发电机、电动机、继电器、 变压器等元件,它们产生的电磁场对设备里 的敏感部件有干扰,有时无法工作。这时需 要将干扰源和敏感部件进行屏蔽处理。 • 2.连接器的屏蔽 • 对电缆端头、螺钉、沟槽、螺栓、垫圈进行 屏蔽,从面消除由于它们处理不当而引起的 电磁干扰。
对指簧的要求
• 一个成功的指簧设计,应考虑到它可能 承受的最大机械冲击范围,并使指簧实 现多线接触。指簧应有较长的寿命,也 就是即使开关工作几千次以上,指簧仍 应有足够大的、足以破除表层氧化膜和 清除灰尘并对接合面继续保持强大压触 作用的能力。
3 导电涂层
• 导电涂层包括用各种涂敷方法形成的金属导 电层、导电导磁胶带或其它专用的涂敷材料, 如用来填堵屏蔽缝隙的导电膏, • 表面涂敷方法 • 形成表面导电层的方法有:在塑料表面涂 敷金属填充涂料;真空金属化;热喷涂;电 镀和粘贴压敏金属箔(背面涂有粘合剂的金属箔,经常用
随着频率增加,
材料的电导率σ 也起一定作用。 图中A是磁场源,B是接受设备,C是磁场屏蔽体
低频磁场屏蔽材料选择原则:
• (1)屏蔽层的开口或缝隙处不能切断磁力线 (见课本P44图2-7) • (2)屏蔽材料的磁导率要足够高; • (3)屏蔽体直径要小; • (4)屏蔽层数要满足要求; • (5)屏蔽层厚度要厚。 • 不能用于高频,否则,由于磁性损耗导至导 磁率明显下降。
• (3)材料特性,这是选择屏蔽材料主要考虑的 问题,即由屏蔽材料的吸收损耗和反射损耗 来选择。 • 金属箔应选择电导率σ大的非铁磁性材料。 • 金属网应选择电导率σ大的非铁磁性材料。 • 有关金属板屏蔽材料应该这样选择: • 低阻抗磁场选择吸收损耗A1大的金属; • 高阻抗电场和平面波选择反射损耗A2大的金 属; • 磁场和平面波选择吸收损耗大的铁磁性金属 材料
• 在均匀屏蔽理论中是把金属板屏蔽体看成是 无洞、无孔、无缝隙、地为无限大的均匀平 面,屏蔽效能主要是由屏蔽方式和屏蔽材料 决定的。 • 目前,供评定屏蔽材料用的屏蔽效能计算公 式,常用的是谢昆诺夫公式。它是利用传输 线原理,在屏蔽板是薄的无限大平面和入射 波为垂直入射的横电磁波条件下成立时,用 一段长度为屏蔽板厚度t,特性阻抗为屏蔽 本征阻抗的有损耗传输线代替金属屏蔽板,
来连结由于结构缝隙所形成的导电表面断裂,以保持屏蔽的完整性。这 类缝隙,一般是无法用前面讨论的几种涂敷方法连接起来的。压敏金属 箔除可以用来覆盖接缝及各种槽隙外在波导的应用中,它也是一种很有 用的屏蔽材料,因为可以利用它把相邻的两个表面联接起来,还可以利 用它把处于正、反两面的导电电路联接起来。)等。
2 弹性指簧
• 弹性指簧通常安装于门框上,如微波烘 箱的箱门以及用作电磁干扰试验室的房门。 它必须保证门关上后,射频能量无法从门缝 中穿过。当需要通过一个开口经常进出时, 弹性指簧则被当作射频衬垫使用。 • 为此,不但要求弹性指簧能够保持接触面的 射频屏蔽完整性,而且也要求它能够提供跨 配合表面的地接触。 • 弹性指簧一般制成平直的条带形状,但有时 也制成弯角形状,此外,当用它为穿过面板 的金属旋转轴提供接地通路时,弹性指簧应 作成圆环形状。
2.3 屏蔽材料的选择
• 1.屏蔽效能 • 屏蔽材料,其中包括小孔金属材料(如金属网、 冲孔金属板)、伪均匀金属材料(如金属化喷涂) 和实心金属材料(加金属箔、பைடு நூலகம்属板等)。这些 材料可以分成两类: • 铁磁性材料和非铁磁性材料。除极簿的金属 箔以外,都可以按式
• 来计算屏蔽效能。
• 计算结果表明,有些金属对电磁波的吸收损耗很大 (见表6—4) 如镍钢为3.54dB/ μ m,坡莫合金为 2.528dB/μm。但是由于它们的价格昂贵,而局限 了它们的用途。因此只有在常用的金属,如铜、铝、 铁中加以考虑来选择。
金属管焊在一起构成的,其中每一个金属管都起着波导衰减器的作用)
等。
金属网的屏蔽效能的计算
• 磁场
实践证明,即使非常密织的金属网,其屏蔽效 能也比金属板差很多。特别在高频时就差得很 明显。当需要100dB以上的屏蔽效能时。必须采 用双层和多层金属网屏蔽。
2.1.4
低频磁场屏蔽
从狭义角度,是指甚低频(VLF)和极低频(ELF)的磁场屏 蔽。 主要屏蔽机理是利用高导磁材料具有低磁阻的特性,使 磁场尽可能通过磁阻很小的屏蔽壳体,而尽量不扩散到 外部空间。屏蔽壳体对磁场起磁分路作用。其屏蔽效能 主要取决于屏蔽 材料的磁导率μ;
选用、成型和安装射频衬垫材料时,必须遵循 的准则:
• 应把衬垫放置于接缝、盖板缝和边角等容易形成射频辐射的地 方。但是,衬垫的总面积应尽可能小一些。 • 为使衬垫具有良好的射频密封作用,外加的紧固力应不小于 1.2kg/cm,使能破坏衬垫表面的防护膜,实现良好的低阻接触。 • 为了避免衬垫承受过大的压力,在某些接缝中可以设置必要的 “止动销”。 • 对于需要多次使用的衬垫外加紧固力不应超过材料弹性极限的 33%。 • 如果衬垫表面受到腐蚀,则其射频屏蔽效果将降低。因此,应 正确选择接合金属,以尽量减小腐蚀并排除电解液作用于不同 金屑表面的可能。 • 应根据实际环境温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衬垫材料。
• 4.电缆的屏蔽 • 电缆是传送信息的途径,也是干扰的传送途 径,电缆可在各种电磁环境敷设,高电平电 缆辐射干扰,低电平电缆感受干扰,而且电 缆又是成束地敷设的,其藕合干扰也不小。 为了衰减辐射干扰和降低感受度,对电缆要 进行屏蔽,为此屏蔽又是电缆去耦的方法, 并要良好接地才能达到好的屏蔽效果。
集肤深度δ控制理论
频率高则集肤深度小,就是说屏蔽效果相同时,频 率高,则屏蔽体厚度就小。
涡流效应控制理论
• 在外界电磁场作用下,屏蔽 体内感应的电流产生一个电 磁场,后者在外界电磁场作 用下,屏蔽体内感应的电流 产生一个电磁场,后者抵偿 了引起电流的外界电磁场。 这种在屏蔽体内感应的电流, 可以看成是涡流。 • 为了获得有效的屏蔽作用, 屏蔽体的厚度应近似于屏蔽 体中电磁波波长λr,频率越高 涡流效应就越显著。 • 一般屏蔽体的厚度t应大于 集肤深度δ
4.非实心型屏蔽
• 应用场合包括: • (1)需要带眼的屏蔽 • (2)需要设置通风孔、电缆或导线的进出孔、 照明孔、照伤孔、加水孔和电表的安装孔等; (3)为便于人们查看而留且的屏蔽不连续。这 种不连续包括紧密连接的两金属面间的接缝 (如两金属板用铆接或螺钉紧固时残留的缝隙) 和两金属板间置入金属衬垫后形成的开口和 缝隙。 • 非实心型屏蔽包括金属网屏蔽、金属编织 物屏蔽和蜂房式金属结构屏蔽(用许多并列的六角形
影响屏蔽效果的大小的因素:
• 1.与屏蔽材料的性能有关, • 2.与辐射频率、屏蔽体与辐射源的距离、以及 壳体上可能存在的各种不连续的形状和数量 有关。 • 在进行屏蔽设计时,应先了解待屏蔽区域屏 蔽前的场强及屏蔽以后允许的场强分别是多 少,两者的差值即为所需的屏蔽效果。
3.均匀屏蔽(金属板屏蔽体)
在传输线上传播的理论类似,而且计算也方便,精度也高,是 当前广泛采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
(2)涡流效应:电磁波在金属壳体上产生感应涡流, 而这些涡流又产生了与原磁场反相的磁场,抵消削弱 了原磁场而达到屏蔽作用。(这种方法忽略磁导率的因子,
误差大,应用受到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