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1(答案)

2011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1(答案)

2011年教师公开招聘测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二)(2011-09-22 18:19:16)转载▼分类:教育类标签:公考教案教材教法教师教学教育测试新课程招聘综合杂谈第一部分选择题请在答题卡的客观性试题答案区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0小题,每小题 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图、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

1.2010年8月27日,以“”为主题的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福州隆重开幕。

A.合作发展,共创未来B.深化合作、共谋发展C.平等协作,共谋发展D.携手共建,和谐人居2.2010年9月18日,第五届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福建省体育中心开幕,本届全国特奥会主题口号为“”。

A.勇敢尝试,争取胜利B.你行,我也行C.共享阳光,你我同行D.你的勇敢,我的微笑3.“中国丹霞”项目包括6个丹霞地貌风景区,其中位于福建的是()。

A.泰宁B.武夷山C.莨山D.丹霞山4.2011年2月16日,正式颁布,它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福建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B.《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C.《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5.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这里,我想缅怀两位最近去世的科学家:一位是钱学森先生,一位是贝时璋先生,他们都是我国科学界的杰出代表。

”其中,钱学森被誉为()。

A.导弹之父B.两弹元勋C.生物物理学奠基人D.杂交水稻之父6.以下关于上海世博会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办时间是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B.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C.国际参展方的数量已经创造了世博会的历史纪录D.志愿者标志来自汉字的“世”字7.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是()。

A.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B.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C.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8.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人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批准。

A.学校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D.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9.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

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

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牙跌落三颗。

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A.司机负责B.某寄宿学校负责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10.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

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11.《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

”这体现了教育法的()原则。

A.方向性B.平等性C.公益性D.全面性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

A.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B.中小学学生管理C.民办学校教学管理D.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13.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

A.中等教育B.幼儿教育C.高等教育D.义务教育14.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A.学费B.杂费C.学费、杂费D.学费、杂费、住宿费15.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其提出者是()。

A.孔子B.昆体良C.杜威D.夸美纽斯16.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17.“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相隔离。

A.教育和生活B.教育和经济C.教育和政治D.教育和生产劳动18.最初的普及义务教育立法主要是围绕初等教育的()几大主题展开的。

A.强制性、免费性、公共性B.强制性、免费性、提高性C.免费性、公共性、自愿性D.强制性、提高性、自愿性19.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程实行()级管理。

A.三B.四C.一D.二20.《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两全”目标,“两全”是指()。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C.全面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D.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1.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22.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A.课程内容 D.课程目标 C.课程结构 D.课程理念23.新课程强调教师向学生学习,倾听学生的观点和看法,这主要要求师生之间建立的关系是()。

A.民主平等B.尊师爱生C.心理相容D.教学相长24.《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2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

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26.“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的教学技术。

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联系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27.“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28.班主任工作是从()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织班集体29.英语测试中的完形填空题目,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的情境及已有知识填空,这里所运用的知觉特征是()。

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整体性D.知觉的选择性30.理想和空想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但都属于()。

A.世界观B.形象思维C.想象D.表象31.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

A.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B.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C.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D.是可以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32.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

但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33.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蜜蜂采蜜B.猴子练习攀爬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D.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34.桑代克的学习三律指的是()。

A.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B.准备律、练习律、类化律C.练习律、思考律、迁移律D.练习律、因果律、近因律35.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A.正强化B.惩罚C.负强化D.消退36.小学生的思维()。

A.正处于具体思维和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37.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和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38.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39.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的层次是()。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40.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和人交往和参和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

A.心理异常B.不适应表现C.不良表现D.问题行为第二部分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的主观性试题答题区作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1分,共15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41.2010年5月1日,世博会福建馆正式开馆,上海世博会福建馆的主题为“”。

42.联合国贸发会议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9月7日上午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以“”为主题,探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投资和可持续发展。

43.2011年2月13日,福建省第一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正式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4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师考核结果是、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45.学校应当尊重末成年学生的,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46.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47.《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48.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4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50.新课程改革于年在全国38个试验区启动。

51.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为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

52. 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思想家。

53.教师可以边讲课、边板书,这种注意品质是注意的_______。

<, /P>5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________和性格。

55.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5分,共 10分)56.简述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怎样的变换?57.试述青少年时期个性的发展。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 5 小题,第 58-60 题每小题 5 分,第 61-62 题每小题 10分,共35分)5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小芳的家住在农村,在村里的小学上五年级。

一天,爸爸突然对她说:“明天你不要去上学了,到小卖部给你妈帮忙吧,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

”小芳听了后,伤心地哭了。

她想念书,她舍不得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

但是,她又不能不听爸爸的话,只好不去学校读书了。

老师了解到小芳的情况后,找到了小芳的爸爸,劝他让小芳继续上学。

小芳爸爸说:“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读书多了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让她在家里干点活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