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function() {
var s = "_" + Math.random().toString(36).slice(2);
document.write('');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u3686515",
container: s
});
})();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共同承担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整体功能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就不可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促动作用。

因此,我们在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也注重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心理健康师生和谐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
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学校作为培养青少年的主阵地、主渠道、主课堂,在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上,要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引领和指导作用,要把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做好思想道德建设的突破口。

我校2005年便开始系统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共同承担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整体功能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就不可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促动作用。

因此,我们在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也注重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
展。

一、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拓展心理教育的空间
多年来,学校以“唤起学生自信、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总体思路,提出了“智育以德育为先,德育以心育为本”的育人思路,通过“心理健康辅导课、个别辅导、心理健康网络、班主任培训”
四个方位共同架设心育平台,探索心育体系新模式。

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通过多年的摸索和探究,提出“助、引、拉、推、培”心理健康教育“五字决”。

助: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调控情绪,适应环境;引: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乐观积极的人生观;拉:拉住学生滑向心灵的泥沼;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发展;培:培养一批深入学生群体的心理委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在逐步走向科学、规范,形成了以心理
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为主导,以专兼职心理教师为主力,以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为载体,以发展性教育为主、咨询和矫正为辅的多元立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确保活动常态化
开设心理健康课是我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渠道,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制定了完整的心理健康教学计划,由专兼职心理教师下班授课。

每学期定期开出心理辅导公开课,并进行心理辅导课的研讨活动,对心理辅导课的效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2.重视学科渗透,促进心智双全
新学期伊始学校就将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有意识设计心理教育的目标。

在课堂过程中,教师发挥教育机智,抓住时机,进行心理教育。

此外,为了更好地发挥科任老
师育人的作用,我们实施“导生制”,即将各班的问题学生分配给各科任教师,由他们配合班主任,做好心理疏导,改善其不良心态,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期末填写心理辅导表,总结工作情况。

3.加强班主任辅导,提高全员心理健康意识
班主任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进行教育:一是面向全班的团体辅导,主要利用班会课进行,具体内容和时间由班主任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安排,侧重于让学生有一种“心临其境”的体验和感悟。

二是面向个体的个案咨询。

一方面,依据建立的学生心理档案,将需要关注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进行跟踪观察,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偏差要及时地进行矫正。

4.开展个案咨询,预防疏导并重
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本着“尊重、信任、沟通、理解”的服务宗旨,坚持“倾听、保密、关注”的原则,每天下午定时开放,通过面询、信件咨询、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等方式,真诚与学生交流,帮学生解开心灵困惑,专兼职心理教师间定期召开典型个案研讨会,一起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加强阳光心理宣传,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学校十分注重校园心育环境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站、网络、宣传栏、校刊校报等阵地,多渠道向师生宣传。

通过广播站“心灵驿站”栏目每周定期向学生播放心理健康知识,校园网上及时公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信息。

开展心理手抄报征集展评、心理健康电影赏析、专题橱窗、黑板报评比等活动,从心理学角度创新德育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
生掌握基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为更好掌握学生心态,每班培训一名心智健全的辅导员,做好同伴疏导。

同时做好教师的心理健康调适,营造和谐、文明、科学、富有创新活力的校园人文环境。

丰富教师业余文化生活,以工会、支部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师进行乒乓赛、篮球赛、青年教师才艺大比拼、联谊活动等,大大丰富了教师的业余生活,使教师紧张的情绪得以调节。

三、重视家校配合,做好家庭教育指导
除学校教育之外学校还注重利用家长会宣传、引导,让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长纠正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逐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在学校、家庭、社会构成的三位一体成长环境中得以良好形成。

一是定期对家长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二是坚持每个月印发一份家庭教育的学习资料供家长阅读;三是每个星期都利用“家校联系卡”,加强家校联系,一方面汇报学生在校的各方面表现,另一方面也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和家长的要求;四是学校的心理网站定期对家长开放,网上大量的有关家庭心育知识、故事,可以让家长从中学习,同时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现状,与老师共同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四、实施课题牵动,努力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定期开展各项研讨活动,给教师搭建交流的平台。

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学研讨活动,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县教研活动,及时传达新信息,学习新经验。

同时学校十分注重课题研究,提高心育质量,有三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面的课题相继结题。

教师每学期都要写一
篇心理论文或案例,有16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近几年学校邀请了心理健康教育主管领导和专业教师为全体师生做各种类型的专题讲座。

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发挥“一课、一箱、一卡、一报、一袋”的功能,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初步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拓宽了传统德育的范围,而且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预防、疏导为主,在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的心灵空间。

师生、同学之间,大家一起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可以达到彼此启发,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了解他人的心理,从而改善人际关系,增加社会适应性,促进人格成长。

总之,只有学生的心理和谐了,才能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只有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了,才能有和谐的校
园,才能有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