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一中高一地理必修二人口训练题(一)2014/3/7一、选择题下图反映的是某国近些年来的人口数量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图示期间,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持续减少,劳动力缺乏B.人口增长快C.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D.1996年的城市人口比重比2006年的高2.图示期间,关于该国城市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增长率超过总人口增长率B.预计2012年城市人口数量将达6 000万C.最近几年,城市人口数量基本保持不变D.城乡人口比重合理,维持现状是当前该国的主要目标下面图甲表示我国2008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乙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
读图回答3~5题。
3.关于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C.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人口数量增长较缓慢4.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乙中的( )A.Ⅰ阶段 B.Ⅱ阶段 C.Ⅲ阶段 D.Ⅳ阶段5.该城市在今后人口工作中应( )①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②鼓励生育,提高少年儿童比例③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④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下图为“我国2005年和预测的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我国2005~2050年人口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给我国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B.少年人口比重增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加快C.老年人口比重增加,需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7.对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①自然因素②生产力发展③社会观念④宗教信仰⑤国家政策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读“我国某年四城市人口资料图”,回答8~9题。
8.从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考虑,①②③④城市中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就业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C. ③ D.④9.②城市可能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读图,完成10~11题。
10.与图中甲地区湿地广布的自然原因无关的是()A高纬度 B.地势低C.气压高D.河流流向11.该地区域人口南多北少,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温度C.水源D.交通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完成12~13题。
12.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B.近些年来,乙国老龄人口比例小于甲国C.20世纪末,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D.乙国代表了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情况13.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有(双选)( )A.②国的社会负担加重B.乙国城市化速度减慢C.甲国劳动力严重短缺D.乙国的环境污染加剧读“我国第四次和第五次大陆地区的人口普查数据表”,完成14~15题。
总人口(万人)0~14岁(万人)15~64岁(万人)≥65岁(万人)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人数(人)城镇人口(万人)第四次113 36831 61875 401 6 349 1 42229 736第五次126 58328 97588 7988 810 3 61145 684 14.率最明显的是( )A.青壮年人口 B.老年人口C.城镇人口 D.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人数15.有关目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总量大,增长快B.资源总量大,人均量少C.经济发展速度快,对资源需求量大D.每年净增人口多,对环境压力大)读“我国流动人口金字塔图”,回答16~17题。
16.上图出现流动人口两大高峰的原因是( )①务工经商②拆迁搬家③随迁家属④学习培训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7.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在流动方向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分散。
决定流动人口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产业布局B.人口密度C.生态环境D.耕地面积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2010年9月4日,河南省淅川县盛湾镇河扒村363户1 432名移民别离故土,奔赴新的家园。
至此,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首批移民集中搬迁安置工作圆满完成。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
工程总共需动迁安置约33万人。
这是继三峡工程之后,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库区移民。
材料二丹江口水库及南水北调中线沿线人口迁移示意图。
18、影响材料一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政策B.自然灾害C.交通和通信D.社会变革19、对材料二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C.从人口移动距离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D.从人口移动形式看以近距离分散为主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甲)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乙),回答20~21题。
20.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 增长模式没有变化21.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读联合国人口发展研究报告示意图,完成22~24题。
22.图中显示出的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是( )A.各大洲的自然增长率高B.增长速度逐渐加快C.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D.世界人口增长明显减缓23.图中的数据说明( )A.92亿是2050年的人口合理容量B.60亿是1999年的人口合理容量C.50亿是1987年7月11日的人口合理容量D.均不是人口合理容量数据24.世界人口增长快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社会经济发展迅速C.各国自然增长率有提高的趋势D.人口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最大二、综合题(共25分)25.读下列有关中国、印度的资料,回答问题。
(15分)1990~2000年人口增长人口数(亿)年平均增长率(%)1990年 2000年中国印度世界5360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2000年)少年儿童组(0~14岁)成年组(15~64岁)老年组(≥65岁)中国%%%印度%%%(1)中、印两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大,其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两国中净增人口数量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该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表中显示中国成年组比例远高于印度,但是年平均增长率却低于印度,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人口年龄结构表反映出我国即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人口问题对人口的直接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一个我国已经出现该人口问题的城市________________,解决该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
(4)参照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表,在下图中完成中国的柱状图。
26.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材料一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材料二据2009年1月23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央决定于2010年正式进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此次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
下图为“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图”。
材料二下面甲图为“1950~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预测统计图”,乙图为“1950~2050年中国和全球14岁以下与65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统计折线图(2010~2050年数据为预测值)”。
(1)据材料一中信息判断,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①人口总量庞大②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③0~4岁年龄段男性人口多于女性④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结合材料二中“1950~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预测统计图”,说明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3)根据材料二中“1950~2050年中国14岁以下与65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统计折线图”可以看出,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首次超过14岁以下人口数量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___年,试说明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以及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4)据材料分析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