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国水污染的现状与特点,治理的措施与建议》

《浅谈中国水污染的现状与特点,治理的措施与建议》

《浅谈中国水污染的现状与特点,治理的措施与建议》第一篇:浅谈中国水污染的现状与特点,治理的措施与建议浅谈中国水污染的现状与特点,治理的措施与建议1.我国水污染现状水资源污染主要表现在:污水、废渣、废油、化学品等源源不断地排人江、河、湖、海。

与地表水一样。

地下水也受到了污染的威胁。

农用化肥、生活垃圾渗入地下,就会转变为亚硝酸盐。

这种物质不仅致癌,还会使土壤变为不可耕种的盐碱地。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600多个城市目前大约有一半的城市缺水。

水污染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水污染状况相当普遍监测数据显示,xx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56.8亿吨.比上年增加3.7%。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6.6亿吨。

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4.3%,比上年增加2.7%;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10.2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5.7%,比上年增加4.6%。

xx年全国26.7%的地表水断面水质为劣v类标准(最低标准),基本丧失使用功能。

全国7大水系总体为中度污染,其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

1.2水污染治理仍然滞后工业点源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农业与农村面源污染相互交织、相互叠加,构成复合型污染。

企业违法排污现象屡禁不止,有的甚至排放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

城市污水处理率还比较低。

xx4年只达到49.1%,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因经费等等原因运行负荷不足。

1.3水环境安全存在隐患据统计,全国2万多家化工企业中,位于长江沿岸的有近万家,黄河沿岸的近3800家。

环境隐患无处不在,一旦诱因出现随时有可能引发大范围水污染事件。

中国近年来水污染事故频发,特别是xx 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xx年以来,太湖、巢湖、滇池相继大规模暴发蓝藻,一些重要的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

1.4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目前我国平均每立方米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0.5,而发达国家为0.7-0.8;万元gdp用水量高达399立方米,而发达国家仅55立方米;一般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在60%左右,发达国家已达85%。

2我国水污染的特点据联合国公布,当今世界有18%的人面临饮水困难。

我国的水利部也用“水多,水少,水脏,水浑”来形容我国目前的水资源情况。

因此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首要问题。

我国目前水污染有以下特点:2.1我国江河污染较多以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点源污染为主,并沿江成为污染带。

2.2潜在污染源面积广统计显示,全国共有21326家化工企业,其中13416家位于长江和黄河沿岸;另外,珠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也分布有许多大型石化企业。

辽河流域的辽阳、锦州同样也是石化企业集中区。

2.3突发性目前我国水污染的突发事件非常频繁,平均每两到三天发生一起水污染事故,就会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3水污染治理措施3.1水体自净水体中污染物浓度自然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水体自净。

水体自净机制有3种。

一是物理净化。

物理净化是由于水体的稀释、混合、扩散、沉积、冲刷、再悬浮等作用而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二是化学净化。

化学净化是由于化学吸附、化学沉淀、氧化还原、水解等过程而使污染物浓度降低。

三是生物净化。

生物净化是由于水生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

3.2采取防治措施3.2.1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两个方面。

清洁生产是国内外二十多年环境保护工作经验的总结,它着眼于全过程的控制,具有环境和经济双重效益。

推行清洁生产,是深化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2.2坚持分散治理和集中控制相结合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污染源,如家庭污染源的污染物种类基本相同,有些污染源的污染物种类又有很大区别,如造纸废水和电镀废水就大不一样。

对家庭这样的污染源就应该采取集中治理的方法解决污染问题。

3.2.3提高废水处理技术水平工业废水处理正向设备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处理方法,包括用以进行沉淀和曝气的大型混凝系统也在不断地更新。

近年来广泛发展起来的气浮、高梯度电磁过滤、臭氧氧化、离子交换等技术,都为工业废水处理提供了新的方法。

4对于治理水污染的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保护水资源,防控水污染已成为当前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水土流失问题依然存在,对地表水体造成一定污染;二是部分工矿企业弃渣、废水排放及尾矿处理仍不到位;三是村镇生产、生活污水直排以及垃圾和人畜粪便随意排放,恶化了水体生态环境。

四是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导致地表水不同程度污染。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4.1高度重视,深化责任体系建设水是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防治水污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

县乡政府及涉水部门要站在对地区发展、民生保障的高度,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充实调整责任单位,按照“地方履行属地责任、部门强化行业管理”的要求,明确执法主体和责任主体,相关部门要积极对上争取,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城乡水污染治理,强化监管,确保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加强全国范围内的水质检测,按照目标要求,适时更新维护检测设备,确保监测种类和监测指标达到标准。

严格目标考核,分解落实任务。

4.2强化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构筑三道防线4.2.1构筑生物防线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种草,加大植被覆盖率。

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的产生,使雨水尽量不产生径流,变成地下水渗透为泉水涌出。

4.2.2构筑起工程防线积极开展荒山、荒坡的治理,加大坡耕地治理力度,在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水沟修筑土、石谷坊,拦截下泄的雨水和沙石,在水源充分的沟谷修筑塘坝,从而缓解水土流失,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4.2.3构筑生物、工程相结合防线实施坡耕地改造,修建灌排水系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营造水土保持林,建设乔、灌、草相结合的入库入河生物缓冲防护带,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减少土壤的侵蚀,发挥坡地、坡面、沟壑、生物缓冲带等林草植被等水土保持设施的控制能力。

为下游饮水提供安全保障,为改善流域自然环境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

4.3多措并举,加强重点污染源治理4.3.1要狠抓工矿企业污染防治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工矿企业。

加大对重点行业的专项治理,实施清洁化改造,同步规划、建设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等环保设施。

严格执行“禁止在饮用水源地附近发展高污染工业和矿山作业”的规定,防止对饮用水水源的污染。

加大对水库、河道等水源保护区的综合执法力度,从重从严处罚破坏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污染水源的行为。

4.3.2加强农村养殖污染防治严格区划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对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根据污染防治需要,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设施。

散养密集区要逐步实行畜禽粪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

4.3.3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制定我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精准施肥技术和机具。

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标准,积极推广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

4.3.4加快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

规范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标准,使县城和重点乡镇早日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强配套管网建设。

新建污水处理设施的配套管网应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广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垃圾无害化处理,河道清淤疏浚,推进城乡综合整治。

参考文献[1]陈宜菲.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xx (35):187-188.[2]高延耀,陈洪斌,夏四清,等.我国水污染控制的思考[j].给水排水,xx,32(5):9-13.[3]陆柱,等.水处理技术.第二版[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xx.[4]中国水利部.xx年中国水资源公报[z].北京,xx,10.[5]杨再鹏.化学工业废物治理技术研发趋向[j].化工环保,xx,29(1):1-4.[6]韩博平.环境与人类[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xx.第二篇: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与建议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与建议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

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

一、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文明建设的步伐和农民的生活。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3.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治理措施不得力所产生的工业污染。

4.畜牧养殖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二、农村环境污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仍在加剧,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已经危及到了人群的生活和生命安全。

1.农村水环境质量恶化。

2.农民生活质量下降,发病率增高。

三、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我国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形成的原因较多,有环境管理体系、有财政资金、有治理模式等等一系列的因素。

1.我国环境管理体系难以适应农村污染问题的治理。

2.财政资金短缺,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3.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尚未建立。

4.农村污染治理模式单一,套用工业污染的治理手段。

5.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管理手段落后。

6.农民的环保意识差。

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及建议目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包括。

农药、化肥、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等农业自身污染,以及工业污染排放、城市垃圾等外源污染两个方面。

对农业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势在必行,为此,提出以下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1.完善农业环境保规,加大执法力度。

要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立法,完善有关法律制度。

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世贸组织规则,修订相应的农业和环境法规,建立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实施保障体系,修订和完善农业环境标准体系,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切实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法律制度得以实施。

必要时可以出台单独的农业环境保及其实施办法,以利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2.提高各级政府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战略认识。

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应当转变观念,把治理农业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作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维护农村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3.加大农村环保治理资金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扩展农业环保资金的来源渠道,改变环保投资分配体制,提高投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