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15测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15测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 1——(考试时刻: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 70 分)1. 1935 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 ,号召A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B .停止内战,共同抗日C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 .停止内战,国共合作2.西安事变的发生和和平解决,从全然上讲是因为A .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分化B .张学良的爱国情操C .中共的高瞻远瞩D .民族矛盾的上升3.正式确立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遵义会议中 B “八一宣言”中 C .瓦窑堡会议上 D .洛 川会议上 4.抗战时期, 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中,有八路军配 合作战的是:A .太原会战B .淞沪会战D .武汉会战5.中国共产党由稚嫩走向成熟的要紧表现是A .领导了独立自主的武装斗争B .开创了农村包围都市的革命道路C .在共产国际关心下纠正党内“左”倾错误D .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明白得决党内咨询题6. 百团大战的地点是在 A .西北 B .中原 C .华 北 D .华东5 测试题c .台儿庄战争7.在枣宜会战中为国捐躯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是A .李宗仁B 蔡廷锴C 张自忠D 张治中8.抗战时期标志着国民党对内政策开始转向反动的的是A .制造皖南事变B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方针C.亲日派的公布叛变投敌D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9.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A .中共三大B 七届二中全会C 洛川会议D中共七大10.解决了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咨询题的会议是A 中国七大B 遵义会议C 整风运动D 七届二中全会11.使建国初期我国的社会秩序显现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的事件是抗美援朝运动B .土地改革运动C.镇压反革命运动D . “银元之战” 12.第一个五年打算开始于A. 1950 年C 1952 年D 1956 年B 1953 年13.奠定中共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基础的是A .《八一宣言》B.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C.《瓦窑堡会议》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4.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是A .淞沪会战B .太原会战C.台儿庄战争 D .豫湘桂战争15.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为了平抑物价而采取的措 施是 没收官僚资本B .统一财经C . 土地改革D .银元之战和 米棉之战 16.下列哪项不是 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 A .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B 以《义勇军进 行曲》为新中国的代国歌C 以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 乡村转移到都市17.中国共产党在八七会议上确定的总方针是A .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消灭敌人C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D .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抵抗国民党反动派18.三湾改编在人民军队创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A .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 .决定开展土 地革命C .建立工农红军 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19.1936年 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A .陕北的吴起B .甘肃的会宁C .四川甘孜D .陕西延安D 把党的工作重心由 D .决定队伍向敌20.我党在敌人后方建立的第一块抗日按照地是 A .晋察冀B .晋绥C .晋冀豫冈山21.抗日战争后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 大的一次战争是A .台儿庄战争B .枣宜会战D .百团大战 22.中共全面抗战路线与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的本质区不 在于A .作战方法B .依靠力量C .抗战目的D .阶级立场2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 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C .国民党政府发表自卫宣言D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 路军24.下列各项中,与汪精卫无关的是 A .曾任广东国民政府主席 五"政变 C .在日本诱降下公布叛国D .策划皖南事变 25.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中,为争取抗战的最后 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的是运动C .豫湘桂战争B .制造"七 •一 A .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B .开展整风C .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运动26.毛泽东的下列著述,发表于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的是 A .《星星之火,能够燎原》 B . .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 . .《论联合政府》D . .《论十大关系》27.抗日战争胜利后,关于中国社会的要紧矛盾的最确切 表述是A .国共两党矛盾B .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 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C .国内阶级矛盾D .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28.国民党向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的地区是 A .东北解放区和中原解放区和华东解放区29."过渡时期 "指的A .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差不多终止 成立到祖国大陆实现统一C .新中国成立到国家财政经济取得全然好转D .新中国 成立到三大运动取得胜利30.建国初期,经济战线上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咨询题是 A .新解放区的土改咨询题B .工矿企业的生产改革咨询题D .开展大生产B .西北解放区C .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华中解放区D .华北解放区和 B .新中国C .打击投机活动稳固物价咨询题 统一治理咨询题31. 建国初期国家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包括 农业 B .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C .手工业 D .资本主义工商业32. 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起义中得到的教 训中最重要的是发动群众武装抵抗国民党反动派 B .革命重心必须由都市转移到农村C .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33. 1933年红军打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要紧缘故是()A.王明采纳了毛泽东的正确建议 导 C.周恩来、朱德的正确指挥 勃进展34. “一二•九”运动和“五四”运动相比较,共同点是①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②背景是面临民族危机 ③以青年学生为 先锋④始于北京后扩大到全国35.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 讨”国内和平咨询题的真正意图D .全国财经由中央D 必须建立B.共产国际的正确指 D.抗日民主运动的蓬A .①②③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A .讨论实施和平建国纲领B因内战部署未就绪而争取备战时刻C.连续同共产党合作,爱护统一战线D应对国内舆论压力非选择题(共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差不多任务是:举行全国性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完全破坏国民党将战争连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宽敞地点部队连续在内线作战,消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请回答:(1)国民党什么时候把战火引向解放区的?第二年指的是哪年?(2分)(2)“内线” “外线”分不指的是?(2分)(3)拉开外线作战序幕的事件是?有何意义?(3 分)(4)解放战争第二年,解放军内线作战的情形如何样?(3分)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废止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借款解放农村生产力,进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创道路。

材料二爱护富农所有的自耕地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财产,不得侵犯。

请回答:①按照上述材料,指出这应该是何年开始实行的政策。

在什么地点进行?(2分)②材料一中,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分)③材料二中,关于富农的政策与过去相比,有何不同?(2 分)38.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形势?为了巩固政权和复原进展经济,人民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成效如何?(14分)高一历史下册1-5章测验答题卷班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非选择题请按顺序作答:答案: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6.①1946年,1947年②解放区,国统区③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不山,打破敌人的中原防备体系,又威逼到南京和武汉。

④林彪罗荣桓部队解放东北大片地区;聂荣臻部队解放石家庄;彭德怀,贺龙部队收复延安。

37.①1950年,在新解放区②解放农村生产力,进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创道路。

③爱护富农经济的政策38严肃形势:政治:国内,国民党还有军队在负隅顽抗,大批特务,土匪也威逼着新生的人民政权。

国际上,帝国主义封锁包围,妄图扼杀新中国。

措施:追歼残敌,剿匪作战,到1951 年,和平解放西藏,祖国大陆实现统一;抗美援朝,为国内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固的和平环境;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在我国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镇压反革命运动,差不多肃清了国内的反革命残余势力;三反五反,使政权更加巩固。

经济:建国初期,经济趋向全面崩溃,人民生活困苦,经济形势十分严肃。

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为复原经济奠定了经济基础;平抑物价,统一财经,为使国民经济开始了好转;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复原进展;复原进展生产,在农村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兴修水利,进展农业生产,在都市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通过这些措施,使经济得到复原和进展,到1952年底,国家财经得到了全然好转,为国家开展有打算的经济建设预备了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