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衰竭教案

呼吸衰竭教案

5min
讨论5min讲授
5 min讲授
.
.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注解(进展、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
.
(3)弥散障碍:肺泡气与肺毛细血管的气体分子通过肺泡-肺毛细血管弥散面积、-肺毛细血管膜的厚度、壁的过程称为弥散。弥散过程受肺泡`育网搜集整理散系数和气体与血弥散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弥医学教毛细血管膜增厚如间质纤维化、肺间液流经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肺泡-质水肿等可导致弥散障碍。弥散障碍主要影响氧的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以上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当弥散面积减少1/3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①缺氧可引起脑细胞功能障碍、毛细血管通透1PaC02②轻度间接引起皮质兴奋;CO2增加,性增加、脑水肿,最终引起脑细胞死亡。潴留会使脑血管扩麻醉)。同时C02继续升高,将使中枢神经处于抑制状态(C02张,进一步加重脑水肿。、循环系统:①缺氧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和心排血量增加,血压上2升。缺氧引起肺小动脉收缩而增加肺循环阻力。严重缺氧可使心肌收缩力降低。②潴留可使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使脑血管、冠状血管扩张,皮下浅表毛细C02血管和静脉扩张。、呼吸系统:缺氧主要通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作用刺激通气。3 C02是强有力呼吸中枢兴奋剂,但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呼吸中枢。C02、肝、肾和造血系统:缺氧可导致肝功能异常、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4潴留可引起肾血管痉挛,血流减少,尿量减少。缺氧可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少;CO2增多。(阴离子间隙)性代5、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缺氧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多为高AG潴留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呼吸衰竭患者容易出现代谢性碱中毒,主要原酸;C02因为医源性因素,如过度利尿造成低钾、低氯性碱中毒;过量补碱。Ⅱ型呼吸衰竭下降过快,亦容易出现呼吸性碱中毒。PaCO2时机械通气使用不当,使三、护理评估1、健康史:病人是否存在感染、高浓度吸氧、手术、创伤等诱因;是肺疾病。否存在慢性支气管-
.
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教案首页
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
授课名称
授课时间学时Biblioteka 授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教学班学生数
教学目的及任务
1.掌握呼吸衰竭病人的给氧方法及护理措施。2.熟悉熟悉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3.了解呼吸衰竭的病因
教学内容、步骤及时间分配:
呼吸衰竭
导课5 min
概述5min
分类5min
护理评估15min
护理诊断10min
护理目标5min
护理措施20min
本单元重点呼吸衰竭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氧疗护理。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本单元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自学教学方法及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内科护理学》第四版尤黎明所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资料《内科护理学》第四版尤黎明人民卫生出版社
.
.
教研室审阅意见
同意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注解(进展、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
.
【导入新课】72岁。昨天因天气突变转凉,开始咳嗽、咳痰,今天下张大爷,午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烦躁不安,家人将其送至医院救治。张大余年,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近20年。爷吸烟50请思考:同学们应密切观察病人哪些情况?【讲授新课】概念一、概述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或不伴)动脉血气分析可作为诊断的依据,现的综合征。即在海平面正常大气压、60mmHg,伴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PaCO2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无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因素,即为呼吸衰竭。二、分类很据起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分类:Ⅰ型呼吸衰竭;Ⅱ型呼吸衰竭。病急缓分类: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二、慢性呼吸衰竭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呼吸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病变。发病机制)通气障碍:肺泡通气量减少时,空气中的氧不能进入肺泡,(1C02下降,使Pa02而肺泡内的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导致Pa02升高。(2)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通气/血流(V/Q)比例失调是引起呼0.8V/Q衰的基本病因。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平均的比例为。在这一比V/Q>0.8例下机体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当时,肺泡通气功能正常或增V/Q<0.8加而血流减少或相对不足,生理无效腔增加;当时,肺内一部育网搜集整理脉血流经无通气或通气不足的肺泡,使未经分静医学教`-完全氧和的肺动脉血直接进入肺静脉,形成动静脉样分流。两种情况比例异常均可影响换气效率,造成低氧血症。V/Q下的
15 min讲授
.
.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注解(进展、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
.
(三)精神神经症状——缺氧早期脑血流量增加,可出现搏动性急性头痛;轻度缺神志恍惚、缺氧程度加重,出现烦躁不安、氧可出现注意力分散,智力定向力减退;嗜睡、昏迷。轻度二氧化碳潴留表现兴奋症状,如多汗、烦躁、白天嗜睡、夜间失眠;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表现神志淡漠,间歇抽搐、昏睡、昏迷等二氧化碳麻醉现象,称“肺性脑病”。(四)心血管系统症状——早期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晚期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皮肤红润、温暖多汗,与二氧化碳医学教育网原创潴留引起外周血管扩张有关。(五)其他——器官、系统损害可有上消化道出血、蛋白尿、红细胞尿、尿素氮升可。消失高。若治疗及时,随着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的改善,上述症状社会状况:病人出现记忆、思维、定向力、性格等精神紊乱症、心理-3状;情绪低落、易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辅助检查4值常降<75%,动脉血氧饱和度;血pH血气分析显示PaO2<8.0kPa,PaC02>6.7kPa低。、治疗原则及主要措施5三、急性呼吸窘迫综缓解支气管痉挛;控制感染;呼吸中枢兴奋剂。病因及发病机制合征发病机制:病因:直接因素(肺内损伤);间接因素(肺外因素)。更重要的是肺损伤的过程除与基础疾病的直接损伤有关外,尚不清楚。炎症细胞及其释放的介质和细胞因子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过度的全身炎症反应或抗炎反应引起肺泡-毛细血管损伤,通透性增加和微血栓形成,肺泡上皮损伤,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或消失,导致肺水肿,肺泡内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从而引起肺的氧合功能障碍,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四、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与呼吸衰竭有关。1.急性意识障碍——与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有关。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意识障碍有关。3. 4.潜在并发症:水、电解质紊乱,上消化道出血。
、身体状况2(一)呼吸困难——最早、最突出的表现,表现为呼吸浅速、出现“三凹征”,严重者有呼吸节律的改变。呼吸中枢受损时,呼吸频率变慢且常伴节律的变化,如潮式呼吸。(二)发绀——缺氧的典型表现,可见口唇、指甲等处发绀。但伴有严重贫血者发,慢性代偿性呼吸衰竭者,绀不明显或不出现:血氧饱和度大于由于红细胞增多,80%也会出现发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