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的分类1.目的1.1.制定本程序的目的是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管理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能够得到安全的储存,使用和处置。
2.范围2.1.适用于xX有限公司所有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危险化学品。
3.职责3.1.EHS3.1.1.负责对公司所有危险化学品的分类进行管理;3.1.2.确保储存使用场所有相应危险化学品的MSDS和必要的PPE;4.相关文件4.1.2015版《危险化学品名录》4.2.GB12268-2-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4.3.GB 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GHS《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4.4.GB6944-2012《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4.5.GB/T22234-2008《基于GHS的化学品标签规范》4.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GB20576~20599,GB20601~20602)26个标准4.7.国务院第591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4.8.劳部发[1996]422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4.9.GB 190-19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4.10.GBT16483-2008《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5.程序5.1.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及相应内容5.1.1.依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GB 6944-2012《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和相关法规标准,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如下九大类:●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有毒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第9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5.1.2.依据GB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分类,共分3大类:理化危险(16小类)、健康危险(10小类)、环境危险(2小类);●理化危险➢爆炸物:不稳定爆炸物、1.1、1.2、1.3、1.4。
➢易燃气体:类别1、类别2、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A、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B。
➢气溶胶(又称气雾剂):类别1。
➢氧化性气体:类别1。
➢加压气体: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冷冻液化气体、溶解气体。
➢易燃液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易燃固体:类别1、类别2。
➢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A型、B型、C型、D型、E型。
➢自燃液体:类别1。
➢自燃固体:类别1。
➢自热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类别2。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类别2、类别3。
➢氧化性液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氧化性固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有机过氧化物:A型、B型、C型、D型、E型、F型。
➢金属腐蚀物:类别1。
●健康危害➢急性毒性:类别1、类别2、类别3。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类别1B、类别1C、类别2。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类别2A、类别2B。
➢呼吸道或皮肤致敏:呼吸道致敏物1A、呼吸道致敏物1B、皮肤致敏物1A、皮肤致敏物1B。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
➢致癌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
➢生殖毒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附加类别。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类别2、类别3。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类别2。
➢吸入危害:类别1。
●环境危害➢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类别2、类别3。
➢危害臭氧层:类别1。
5.2.化学品依据GB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分类类别详解5.2.1.爆炸物●定义: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如:叠氮钠、黑索金、2,4,6-三硝基甲苯(TNT),三硝基苯酚。
●分类(2大类,6小类)➢爆炸性物质是固体或液体物质(或物质混合物),自身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其温度、压力和速度高到能对周围造成破坏。
(如叠氮钠、TNT等)➢烟火物质是用来产生热、光、声、气或烟的效果或这些效果加在一起的一种物质或物质混合物。
(如烟花爆竹、鞭炮等)⏹具有整体爆炸(瞬间影响到全部装入量的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叠氮铅、TNT等);⏹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燃烧弹、烟幕弹等);⏹具有着火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备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二硝基笨、苦味酸钠等);⏹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导火索、烟花爆竹、鞭炮等);⏹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
性质比较稳定,在燃烧实验中不会爆炸(如铵油炸药、铵沥蜡炸药等);⏹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品。
5.2.2.易燃气体●定义:易燃气体指在20℃和标准大气压101.3kPa时与空气混合时有易燃范围的气体如:甲烷、氢气等。
●分类➢类别1在20℃和标准大气压101.3kPa时的气体:在与空气的混合物中按体积占13%或更少时可被点燃的气体;或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可燃范围至少为12个百分点的气体。
➢类别2在20℃和标准大气压101.3kPa时,除类别l中的气体之外,与空气混合时有易燃范围的气体。
5.2.3.易燃气溶胶●定义:凡分散介质为气体的胶体物系为气溶胶。
它们的粒子大小约在100-10000nm之间,属于粗分散物系。
常用的气溶胶是指喷射罐(系任何不可重新罐装的容器,该容器由金属、玻璃或塑料制成)内装有强制压缩、液化或溶解的气体(包含或不包含液体、膏剂或粉末),并配有释放装置以使内装物喷射出来,在气体中形成悬浮的固态、液态微粒或形成泡沫、膏剂、粉末或者以液态或气态形式出现。
●分类:如果气溶胶中含有易燃液体、易燃气体或易燃固体等任何易燃的成分时,该气溶胶应考虑分类为易燃气溶胶。
根据其化学组成、化学燃烧热、泡沫试验(对泡沫气溶胶),点燃距离试验和封闭空间试验(对喷雾气溶胶)的结果。
分为易燃气溶胶类别1(极度易燃气溶胶)和类别2(易燃气溶胶)两个类别。
5.2.4.氧化性气体●定义:氧化性气体:能通过提供氧或比空气更能导致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任何气体。
●分类:氧化性气体只有一个类别,如:氧气、氯气。
5.2.5.压力下气体●定义:压力下气体:20℃时压力不小于280kPa(表压)的容器中的,或作为液化气体或成为冷冻液体储存在容器中的气体。
●分类:压缩气体指在压力下包装时-50℃完全是气态的气体,包括临界温度不大于-50℃的气体液化气体指在压力下包装时温度高于-50℃部分是液体的气体。
它区分为:⏹高压液化气:具有临界温度为-50℃和+65℃之间的气体⏹低压液化气:具有临界温度为高于+65℃的气体注:冷冻液化气体指包装时其低温而部分成为液体的气体;溶解气体指在压力下包装时溶解在液相溶剂中的气体。
5.2.6.易燃液体●定义:指闪点不大于61℃的可燃液体。
●分类(分3类)➢低闪点液体:闪点<-18℃如:乙醚(闪点为-45℃);乙醛(闪点为-38℃)➢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如:苯(闪点为-11℃);乙醇(闪点为12℃)➢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如:丁醇(闪点为35℃);氯苯(闪点为28℃)●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高度的易燃易爆性(分子量越小,闪点越低)➢易挥发性➢易流动扩散性➢受热膨胀性(汽油桶鼓桶)➢带电性(汽油、苯、甲苯、液态烷烃等)➢毒害性(甲醇的致盲性)5.2.7.易燃固体●定义:指容易燃烧的或通过摩擦可能引燃或助燃的固体。
●分类:➢第一类:⏹金属以外的物质:进行的燃烧时间小于45s或燃烧速率大于2.2mm/s时,且润湿部分不能阻燃。
⏹金属粉末:火焰在小于5min蔓延整个样品。
➢第二类⏹金属以外的物质:进行的燃烧时间小于45s或燃烧速率大于2.2mm/s时,且润湿部分能阻燃4min。
⏹金属粉末:火焰在小于5min不超过10min蔓延整个样品。
●易燃固体的危险特性➢易燃性,如:红磷、硫磺、萘、安全火柴、2,4,6-三硝基甲苯(含水30%)、硝化棉25%(含水28%)。
此类着火点比较低,一般都在300℃以下,在常温下只要有能量很小的着火源与之作用即能燃烧。
➢可分散性与可氧化性(硅粉、锰粉、钛粉等)与酸、氧化剂接触,尤其是强氧化剂,能够立即引起着火或爆炸。
➢热分解性(多聚甲醛、2-硝基联苯等)➢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硫磺、三硫化四磷等)很多易燃固体本身具有毒害性,或燃烧后能产生有毒的物质。
5.2.8.自反应物质●定义:即使没有氧(空气)也易发生激烈放热分解的热不稳定性液体或固体物质或混合物。
本定义不包括根据统一分类制度分类为爆炸品、有机过氧化物或氧化物质的物质和混合物。
●分类:按下列原则分为“A-G”7个类型。
➢在包装内,会发生爆炸或快速爆燃的任何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分为A型自反应物质。
➢在包装内,具有爆炸特性,既不会爆炸也不会快速爆燃,但易发生受热爆炸的任何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分为B型自反应物质。
➢在包装内,具有爆炸特性,不会发生爆炸、快速爆燃或受热爆炸的任何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分为C型自反应物质。
➢在实验室试验中以下情况的任何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有限条件加热时部分爆燃,不会快速爆燃,没有呈剧烈反应;或有限条件加热时完全不会爆炸,会缓慢燃烧,没有呈剧烈反应;或有限条件加热时完全不会爆炸或爆燃,呈中等反应;将被确定为D型自反应物质。
➢在实验室试验中,有限条件加热时完全不会爆炸又不爆燃,呈微反应或不反应的任何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分类为E型自反应物质。
➢在实验室试验中,有限条件加热时既不会在空化状态爆炸,也完全不会爆燃,呈微反应或不反应,低爆炸能量或无爆炸能量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将被分类为F型反应物质。
➢在实验室试验中,有限条件加热时既不会在空化状态爆炸,也完全不会爆燃,并且不发生反应,无任何爆炸能量,只要是热稳定的(50kg包装的自加速分解温度为60~75℃),对于液体混合物,用沸点不低于150℃的稀释剂减感的任何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都被确定为G型自反应物质;如果该混合物不是热稳定的,或用沸点低于150℃的稀释剂减感,则该混合物被确定为F型反应物质。
●危险特性:自反应性化学物质就是本身或与其他物质能进行反应,且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的物质,因此常把它们区分为自反应性物质与他反应性物质两类;自反应性物质,勿需借助空气中的氧即可发生放热分解,并急速地放出气体、燃烧、以致爆炸的危险性,这类物质大多在较低温度下就能发生。
5.2.9.自热物质●定义:自热物质:发火液体或固体以外,与空气反应不需要能源供应就能够自己发热的固体或液体物质或混合物;●分类:➢在危险货物一览表中已列出:⏹来源于动植物的:碳、椰肉干、含油废棉、潮湿棉花、动植物纤维(含油)、鱼粉、废氧化铁或海绵状铁、湿的金属催化剂、不饱和油脂处理过没有完全干的复写纸、种子油饼、湿羊毛废料、锌粉、含油碎布、湿的织物废料等;⏹化合物:连二亚硫酸盐、无水硫化钠、二氨基镁、代森锰、代森锰制剂、氢硫化钠、二硫化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