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尾矿库溃坝事故案例1精品PPT课件

尾矿库溃坝事故案例1精品PPT课件

尾矿库溃坝事 故案例
相桂生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一、尾矿库事故几率分析
❖ 根据尾矿库实际发生事故的统计资料分析, 尾矿库事故中几乎占l/3的是由于洪水原因所 造成的,其中包括泄洪能力不足,超标洪水、 排洪设施损坏或淤堵等;其次坝基渗漏事故 约占1/5强,其中运行前5年发生事故的约占 1/3,而其中运行第一年发生事故的约占一半; 排洪设施事故多发生在投入运行后的第一年 的约占1/3,其中大半发生在汛期泄流时,其 他事故中包括坝坡失稳以及地震液化等。
❖ 2.岿(kui)美山尾矿库
❖ 该库位于我国江西省赣州地区,因尾矿库泄 洪能力不足,1960年8月27日,洪水漫顶造 成溃坝。该库初期坝坝高17 m、宽度3 m、 坝长198 m、相应库容5.0×lO5m3,库内设 有直径1.6m的排水管、上部为0.5m×0.6m双 格排水斜槽。
❖ 溃坝之前已连续降雨16小时,雨量达136mm, 库内已是汪洋一片,排水斜槽盖板已被泥沙 覆盖,泄流不足,导致洪水漫顶、坝体溃决, 冲走土方4×104m3,尾矿3×104m3,近千 亩田地受害。
❖ 3.牛角垅尾矿库 ❖ 该库位于湖南省郴州地区,为一山谷型尾矿库。初期
坝坝高16m、坝顶宽度3m、坝长92m。后期坝采用 上游法水力冲填坝,尾矿堆积坝坝高41.5m、库容 150×104m3。库内设有断面为1.2 m×l.9 m的排水 沟及涵洞、长度约570m,库尾还设有断面为 4m×2.9m、长度222.7m的截洪沟,将库区洪水排入 东河。 ❖ 溃坝前该库已堆尾矿约110×104m3,溃坝前连降暴 雨,雨量达到429.8mm,属于数百年不遇之特大洪 水(郴州地区最大降水量为180mm),1985年8月25日 由于洪水超标,加之暴雨时大量泥石流下泄,上游洪 水越过截水沟进入尾矿库,超标洪水致尾矿库水位上 涨,造成洪水漫顶冲垮坝体近60m长的缺口,致高达 23m的尾矿堆积坝全部冲溃,尾矿流失量达 100×104t左右。本次超标洪水灾害造成49人死亡, 冲毁房屋39栋,输电、通讯线路被毁近8km,公路损 坏7.3km,直接经济损失达1300多万元。
❖ 类似洪水漫顶溃坝事故实例还有:银山 铅锌矿尾矿坝于1962年7月2日,因洪 水造成初期坝决口溃坝,致部分尾矿泄 漏造成环境污染,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新冶铜矿龙角山尾矿坝于1994年7月12 日,因发生超标洪水,造成洪水漫顶导 致溃坝,本次事故造成26人死亡、2人 失踪和重大经济损失。
三、因坝体失稳而发生的事故
❖ 坝体构造 ❖ 该库位于溶岩不甚发育地区,周边有少许溶
洞,主坝位于库区东部垭口处。原设计为土 石混合坝(图3),因工程量大分两期施工。第 一期工程为土坝,坝高18m,坝底标高 1615m,坝顶标高1633m,内坡为1:2.5~l:2, 外坡为1:2,相应库容475×104m3,土方量 12×104m3。第二期工程为土石混合坝,坝 高35m,坝顶标高1650m,相应库容 1275×104m3,土方量32×104m3,石方量 18×104m3。第一期土坝工程施工质量良好, 实际施工坝高降低了5.5m,坝顶标高为 1627.5m,相应减少土方工程量9×104m3, 相应库容量为325×104m3。生产运行中, 坝体情况良好,未发现异常现象。
❖ 火谷都尾矿库 ❖ 1.概况 ❖ 该库位于我国云南省红河州境内,为一个自
然封闭地形。它位于个旧市城区以北6km, 西南与火谷都车站相邻,东部高于个旧一开 远公路约100m,水平距离160m,北邻松树 脑村,再向北即为乍甸泉出水口,高于该泉 300m,周围山峦起伏、地势陡峻。库区有两 个垭口,北面垭口底部标高1625m,东部垭 口底部标高1615m,设计最终坝顶标高 1650m,东部垭口建主坝,待尾矿升高后, 再以副坝封闭北部垭口。
❖ 1960年12月,临时小坝外坡发生漏水,在降低水位 进行抢险时又发生了滑坡事故。经研究将二期工程的 土石混合坝坝型改为土坝,坝顶标高1639.5m,并将 坝体边坡改陡至内坡1:1.5,外坡1:(1.5~1.75),以 维持生产。
❖ 第二期筑坝工程施工质量理应按第一期工程的质量要 求进行工程施工,至于第二期坝体能否堆筑在临时小 坝坝体之上以减少筑坝工程量,必须等待工程地质勘 察做出结论后再行决定。
一、尾矿库事故几率分析
其他 15%
排洪设施 16%
洪水漫顶 28%
坝体破坏 19%
坝基渗漏 22%
二、因洪水而发生的事故
❖ 1.美国布法罗河煤泥库 ❖ 该库位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布法罗河上,该库由三座相连的小库组成,
下游库坝高45m、顶宽152m、坝长365m,坝材为煤矸石、低质煤、页岩、 砂岩等。 ❖ 在下游坝上游180m及364m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煤矸石新建两座新坝,新坝坝高13m、 顶宽146m、坝长167m,库内设有直径610mm排水管,以控制上游库内 水位。自1972年2月23日起,连续降雨三天,23日雨量达94mm,致库内 水位急剧上涨,水位高于坝顶标高2m,上游坝体出现纵向裂缝,继而坝 坡产生大滑动。塌滑体挤压第二库(中库),致造成第二库(中库)内泥浆涌 起而越过坝顶,高达4m进入下游库区,致泥浆流冲开下游坝体宽度15m、 深达7m的缺口,使上游库内4.8×lO5m3煤泥废水在15分钟内全部泄空, 3小时内泄流距离24km,达到布法罗河口。 ❖ 布法罗河煤泥库溃坝事故,造成125人死亡、4000多人无家可归,并冲毁 桥梁9座、一段公路、经济损失达6200多万美元。
❖ 按原设计意图在第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后,即应着手进 行尾矿堆筑坝体试验工作,若不能实现利用尾矿堆筑 坝体,则应按原设计进行二期工程建设。
❖ 该库于1958年8月投入运行,至1959年底,库内水位 已达1624.3m,距坝顶相差3.2m,库容将近满库, 此时尚未进行第二期工程施工。
❖ 为了维持生产,于1960年全年,生产单位组织人员 在坝内坡上分5层填筑了一座临时小坝,共加高了6.7 m、坝顶标高为1634.2m,如图4所示。筑坝与生产 放矿同时进行(边生产边放矿),大部分填土没有很好 夯实,筑坝质量很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