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选修1期末考试题完整

生物选修1期末考试题完整

国灵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注: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1.如下图所示,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 )2.在制作果酒时,如果一直往罐中通充足的氧气,会发生何种现象? ( )A.酵母菌死亡,不产生酒精B.酵母菌大量繁殖,产生较多的酒精C.酵母菌大量繁殖,不产生的酒精D.酵母菌数量较少,不产生酒精3.下列关于病毒、醋酸菌、毛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病毒与后两者比较,没有细胞结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是RNAB.醋酸菌是好氧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其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和核仁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能产生蛋白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为肽和氨基酸D.三者在培养过程中,只要培养基中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都能正常生长繁殖4. 以下四种微生物都参与的豆腐的发酵,从代谢类型上考虑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有明显区别( )A. 青霉B. 酵母C. 曲霉D. 毛霉5.下列各项中,哪几项能产生少量的乳酸,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①贮藏久了的苹果②马铃薯块茎的无氧呼吸③酵母菌的发酵④人体剧烈运动的骨骼肌⑤发芽的稻谷受水淹A.①③ B. ②④ C. ④⑤ D. ①⑤6.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中,正确的是()A.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 B.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C.不需要能量的输入D.需要酶的催化7.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B.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C.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D.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8.细菌培养基通常在121℃压力锅中灭菌。

如果只有在100℃的温度下将细菌培养基灭菌,以下哪一种生物仍会存活?()A.大肠杆菌B.一种青霉菌 C.枯草芽孢杆菌 D.鼠伤寒沙门氏菌9.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A.接种针、手、培养基B.高压锅、手、接种针C.培养基、手、接种针D.接种针、手、高压锅10.农田土壤的表层,自生固氮菌的含量比较多,将用表层土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特制的培养基上培养,可将自生固氮菌与其它细菌分开,对培养的要求是()①加抗生素②不加抗生素③加氮素④不加氮素⑤加葡萄糖⑥不加葡萄糖⑦37℃恒温箱培养⑧28 ℃--30℃温度下培养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C.②④⑤⑧ D.①④⑥⑦11.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12.能够测定样品活菌数的方法是 ( )A.稀释涂布平板法B.直接计数法 C.重量法 D.比浊法13.在下列选项中,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 ) A.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B.利用花药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C.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D.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14.月季的花药培养过程的难点之一是材料的选择,下列有关材料选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花药来看,应当选择盛花期的花药B.从花粉来看,应当选择小孢子四分体期的花粉C.从花蕾来看,应当选择略微开放的花蕾D.从检测花粉的实验方法看,应该用显微镜观察已染色的花粉样品临时装片15.伊红—美蓝培养基常用来鉴别大肠杆菌,其原理是()A.大肠杆菌在该培养基中形成特定的菌落B.大肠杆菌能使培养基改变颜色C.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与伊红—美蓝结合,使菌落呈深紫色,并有金属光泽?? D.大肠杆菌能在该培养基中很好生活,其余微生物不能很好生活16.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

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

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A.有丝分裂 B.分化 C. 减数分裂 D.全能性17.纤维素酶可以将哪种物质分解( )A.牛肉片 B.鱼片 C.滤纸条 D.塑料条18.下列关于果胶酶说法正确的是 ( ) A.果胶酶可以分解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B.果胶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C.果胶酶不特指某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D.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19.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酶洗衣粉的效果总比普通洗衣粉的效果好B.加酶洗衣粉效果的好坏受很多因素影响C.加酶洗衣粉中目前最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D.加酶洗衣粉相对普通洗衣粉讲有利于环保20.下列不属于固定化酶在利用时的特点的是( )A.有利于酶与产物分离B.可以被反复利用C.能自由出入依附的载D.一种固定化酶一般情况下不能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21.下列有关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步骤不恰当的是( )A.应使干酵母与水混合并搅拌,以利于酵母菌活化B.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用小火间断加热方法C.向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D.将与酵母混匀的海藻酸钠液注入CaCl2溶液中,会观察到CaCl2溶液有凝胶珠形成22.将搅拌好的混合液离心来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第3层是 ( ) A.甲苯 B.血红蛋白水溶液C.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 D.其他杂质的沉淀23.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中,关于对样品处理过程中,分析无误的是( ) A.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血浆中的葡萄糖、无机盐B.洗涤时离心速度过低,时间过短,白细胞等会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C.洗涤过程选用%的生理盐水D.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24.在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取玫瑰乳浊液提纯过程中,先后使用NaCl、无水Na2SO4,其作用分别是 ( )A.分层、吸水B.溶解、吸水C.吸水、分层D.分层、萃取25.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

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三十多次循环:95℃下使模板 DNA变性、解链→55℃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2℃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

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26.关于DNA片段PCR扩增实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加入的Taq聚合酶耐高温 B.不同大小DNA在电场中迁移速率不同C.此过程需要DNA连接酶 D.扩增区域由2个引物来决定27.凝胶色谱法移动速度最快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B.溶解度高的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D.溶解度低的28.下表有关“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相关操作中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29)A.各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B.与斐林试剂检测相比,用尿糖试纸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特异性更强、灵敏度更高C.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引物Ⅰ和引物Ⅱ的碱基序列应互补D.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30.提取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中共有的操作是( )A.蒸馏B.压榨C.萃取D.分液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空1分)31. (9分)回答下列有关花药培养的问题:(1)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和等阶段。

花粉是由花粉母细胞经过而形成的,因此花粉是。

(2)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32(12分).近十年来,PCR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里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实验所需要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

(1)PCR技术能把某一DNA片段进行扩增,依据的原理是:(2)加热使DNA双链打开,这一步是打开键,称为,在细胞中是在的作用下使此键断裂。

(3)当温度降低时,引物与模板端结合,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引物沿模板延伸,最终合成2个DNA分子,此过程中加入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的目的是,遵循的原则是。

(4) PCR技术的必要条件,除了模板、原料、ATP、酶以外,至少还需要三个条件. 即:液体环境、适宜的和。

(5)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可分为、、三个步骤。

33.(11分)下图为提取胡萝卜素的装置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1)补充完成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胡萝卜→→干燥→→过滤→→胡萝卜素。

(2)胡萝卜素提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和。

(3)在石油醚、醋酸乙酯、乙醚、苯和四氯化碳这五种有机溶剂中,最适宜用于萃取胡萝卜素的是。

(4)萃取过程应该避免明火加热,采用加热,其原因是。

(5)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的目的是。

(6)本实验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进行鉴定。

鉴定时要对标准样品和样品进行点样。

34(8分).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为题:(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 _____细胞质基质____________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______重铬酸钾__________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①花药中的花粉②花药中的花粉()丛芽丛芽()移栽脱分化脱分化()()菌细胞的______线粒体__________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值速度____快_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____有氧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_______低于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

(4)醋酸杆菌属于_____原___________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____不含有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

答题卡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1.(1)小孢子四分体、单核期和双核期。

减数分裂,单倍体的生殖细胞。

(2)①胚状体,分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