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涞源大湾锌钼矿床地质特征及外围找矿方向

涞源大湾锌钼矿床地质特征及外围找矿方向

112 西部探矿工程 2013年第11期 

成矿元素空问分布规律为: 

M0一(Fe)、Mo、Zn、Ag、Cd、Ga、Te、Cd、(Au)一 (内带) (接触带) 

Zn、Pb、Ag、Cd、Te、Au一— Ag(Au) (近接触带) (远接触带) 

1.2成矿规律 

中生代燕山运动,使具有长期性和继承性的NNE 向乌龙沟深断裂发生强烈活动,导致上地幔物质沿断 

裂向上运移,在运移过程中导致上地壳发生选择性重 熔,产生壳幔混合型花岗质岩浆,经分异作用,局部形 

成富碱、高挥发份和钼、锌等成矿物质。伴随强烈的火 山活动发生流纹斑岩的脉动式侵位,流纹斑岩侵位于 

深断裂旁侧NNE与NwW向次级构造交汇部的顶垂 体,以浅成相为主。在次级断裂中成矿物质沉淀成矿, 

因此NNE向深断裂是本区的导岩(矿)构造,次级断裂 

构造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岩(矿)通道和储矿空间。 随着岩浆侵位、隐爆等作用,岩浆热液与地下水在 

接触带附近发生混合,形成以混合水为主要成分的混 合含矿热液,作用于不同围岩,形成斑岩型热液蚀变和 

接触交代变质2套蚀变体系,在斑岩体内部及片麻岩围 岩中形成斑岩型钼矿体,在碳酸盐岩围岩中形成矽卡 

岩型锌钼银镉多金属矿体,在远接触带的同岩裂隙中 

形成热液脉型铅锌银(金)矿体。 在整个成矿过程中,流纹斑岩从地壳深部带来巨 

大热量,携带大量成矿物质,与围岩发生强烈蚀变并从 围岩中萃取部分成矿物质,形成多位一体的矿床组合, 

流纹斑岩在成矿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大湾锌钼矿的成矿模式可概况为斑岩型铜(钼)一 

矽卡岩型铁铜一热液脉型铅锌矿三位一体的斑岩成矿 

模式。 2外围找矿标志 根据大湾锌钼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 

究总结锌钼矿床的找矿标志。 

(1)地质标志。构造标志:深大断裂是导岩(矿)构 

造,其次级构造是控岩(矿)构造。控岩(矿)构造多被 成矿前或成矿期小岩体或其枝脉侵人充填,并可发育 

铁锰碳酸盐化作为识别标志。 

成矿时代标志:本区岩浆岩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属 于涞源杂岩体的一部分。大湾矿床成矿寄主岩为流纹 

斑岩,流纹斑岩的成岩时代即为大湾矿床的成矿时代, 

成矿时代为晚侏罗纪,绝对年龄在140Ma左右。 

斑岩体标志:流纹斑岩高硅富碱,SiO =67%~ 78%,K20=7.18%~l1.39 ,Kz【)+Naz0=9.08‘ ~ 11.88%,K:O>>Na O,碱度指数a=2.944.08,属钙碱系 列偏碱性岩系。岩体具浅成隐爆特征,隐爆作用及特 

征是成岩成矿重要事件及标志。 围岩蚀变标志:围岩蚀变是热液活动的直接证据, 

大湾锌钼矿床热液活动表现为斑岩型热液蚀变和接触 交代变质2种蚀变类型。局部的辉钼矿化,可视为斑岩 

钼矿的近矿标志,外带的矽卡岩化以及特征的铁锰碳 

酸盐化,可作为锌钼多金属矿的近矿标志。 (2)地球物理标志。低缓磁异常和激电异常可作 

为基本的找矿标志。 (3)地球化学标志。通过对成矿元素微量分析,按 主要成矿元素锌、钼区域分布化学场,增高场和降低场 

的出现,可视为找矿的重要标志。 

(4)遥感影像标志。在区域遥感解译图上,矿区为 

一微环形构造影像,其范围大致与主要成矿元素的增 

高场相吻合。因此,环形影像可视为间接找矿标志。 (5)地貌标志。矿区位于愁尖向斜近轴部,为陡峻 

山脊地貌。流纹斑岩本身节理发育,尤其层节理(I 节 理)非常发育,远观近似层状地质体,这是岩体明显的 

外貌特征之一。 

(6)其他标志。采矿老硐、废石堆等是矿产分布的 可靠指示,也是很好的直接地找矿标志。 

通过以上锌钼矿找矿标志的总结,结合“河北省木 吉村一大河南一带铜钼多金属矿整装勘查项目”,在大 

湾锌钼矿区外围寻找与找矿标志相符合区域,提出找 

矿方向。 3大湾锌钼矿外围找矿 目前在大湾锌钼矿同一成矿带上已发现的矿床主 

要有木吉村铜(钼)矿、浮图峪铜矿、南赵庄铅锌矿等。 根据矿床往往集中产出的特点,笔者认为在其成矿的 

区域构造大环境的基础上,外围找矿的成功率比较 高。通过对区域构造格架与成矿地质背景研究,渊查 

收集大湾锌钼矿区外同地质、矿产、物化探、遥感等有 

关信息和研究成果,寻找与找矿标志相符合 域,提出 

找矿方向。 本次工作以“河北省木吉村一大河南一带铜钼多 金属矿整装勘查项目”为依托,经过全面收集 内地 

质、矿产、物化探、遥感等有关信息和研究成果,认为野 

孤一镰巴岭一带与大湾矿区地质特征和成矿环境相近 

(图2),与找矿标志相符,具有成矿远景。 

野孤一镰巴岭一带位于涞源杂岩体和大河南岩体 114 西部探矿工程 2013年第11期 

石英绢云母化、青盘岩化,地表褐铁矿化强烈。1978年 

河北区调队在本区进行250x50m岩石化学测量表明, 在岩体及接触带附近存在Cu、Pb、Zn、Mo、Sn、Co7种 元素形成的多金属异常,并在岩体的东北端具Mo— Sn--*CuPb--- ̄ZnCo变化规律。取样CuO.1%~0.8%、 

PbO.87%~2.48%、Zn1.14%~3.33%、Mo0.01%~0.1%、 Ag(5 ̄28)x10 (最高110.3xlO )、Au(0.00~1.23)x10。 本异常区为寻找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 

图3骆驼鞍一带地质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综合图 

镰巴岭热液脉状铅锌矿位于涞源杂岩体北缘,乌龙 沟一上黄旗深断裂带中。矿床围岩为蓟县系雾迷山组 白云岩,矿体受乌龙沟一上黄旗深断裂的次级断裂、裂 

隙控制。矿化面积150kin。,全区发现矿脉100余条,矿 脉长lO ̄lO00m,厚0.5~1m,矿脉形态变化较大,多呈 透镜状、束状、瘤状、似层状等,铜品位变化不大,一般小 

于1%,铅锌品位变化较大,一般在2%~l0%之间,局部 富集铅+锌品位在30%~40%。本矿区l:5万化探圈定 铜、铅、锌、金重砂异常2处,铜、铅、锌、金、银水系沉积物 

异常1处,国土资源部航遥中心1:5万航空磁测结果推断 下部有2个隐伏岩体存在,下部有斑岩型多金属矿床存在 的可能性,是寻找斑岩型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 

4结束语 以大湾锌钼矿作为典型矿床进行研究,总结成矿 规律,建立成矿模式,指导找矿工作。经过资料收集整 理,对比成矿地质特征,认为在大湾锌钼矿外围的野孤一 镰巴岭一带,与大湾矿区地质特征和成矿环境相近,与 找矿标志相符,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应以斑岩型矿床 为主要找矿方向。 

参考文献: 【1]吴烈善,彭省临.大型金属矿山深边部找矿思路和方法浅析 【JJ.矿产与地质,2004. [2]张原庆,宋炳忠,等.矿山外围找矿方法探讨 地质找矿论 丛。2009,24(2). [3】马国玺.河北涞源大湾锌钼矿床地质特征[Jj.华北地质矿产, 1995,10(1). 【4]毕伏科,肖文暹.河北省成矿区带和找矿远景区【J】_地质调查 与研究,2006. [5]许洪才,毕伏科,张德生,等.河北涞源县王安镇杂岩体多金 属成矿规律【JJ_地质调查与研究,2006,29(1). [6]王春天,吴金乱.太行山北段钼矿资源特征及找矿方向[JJ.西 部探矿工程,201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