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肉羊饲养及育肥技术

肉羊饲养及育肥技术

肉羊饲养及育肥技术一、肉用羔羊的饲养管理要点羔羊育肥近年来,我国推行羔羊当年肥育、当年屠宰,这是增加羊肉产量、提高养羊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1)肥羔生产的优点:1)羔羊肉具有鲜嫩、多汁、精肉多、脂肪少、味美、易消化及膻味轻等优点,深受欢迎,国际市场需求量很大。

2)羊生长快,饲料报酬高,成本低,收益高。

3)在国际市场上羔羊肉的价格高,一般比成年羊肉高30%~50%。

4)羔羊当年屠宰,加快了羊群周转,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出栏率和出肉率。

5)羔羊当年屠宰减轻了越冬度春的人力和物力的消耗,避免了冬季掉膘、甚至死亡的损失。

6)改变了羊群结构,增加了母羊的比例,有利于扩大再生产,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7)6~9月龄羔羊所产的毛、皮价格高,所以在生产肥羔的同时,又可生产优质毛皮。

(2)育肥期及育肥强度的确定在正常条件下,早熟肉用和肉毛兼用羔羊,在周岁内,平均日增重以2-3月龄最高,可达300-400克;1月龄次之;4月龄急剧下降;5月龄以后稳定地维持在130~150克。

对于这样的羔羊,从达到2~4月龄的时候开始,如果能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强度育肥,那么在50天左右的育肥期内,平均日增重定可达到其原有的水平,甚至还高。

可见,2~4月龄的羔羊,凡平均日增重达200克以上者,均可转入育肥,采用放牧加补饲或全舍饲的方式,进行50天左右的强度育肥,均可使羔羊达到预期上市标准。

但是,平均日增重低于180克的就不适于这样做了,必须等羔羊体重长到20千克以上,才能转为育肥。

在羔羊体重达不到一定程度时,过早进行强度育肥,常会造成羔羊的肥度达标,但体重还相差很远。

(3)肥羔生产的技术措施随着科技的发展,养羊业已转向大规模、工艺先进的工厂化、专业化生产。

在肥羔生产中采用了以下一些技术措施:1)开展经济杂交:是增加羔羊肉产量的一种有效措施。

既能提高羔羊的初生重、断奶重、出栏重、成活率、抗病力、生长速度、饲料报酬,又能提高成年羊的繁殖力与产毛量等生产性能。

在经济杂交中,利用3个或4个品种轮回杂交,或至少用3~4个父本品种进行连续杂交,可以获得最大的杂种优势。

2)早期断奶:实质上是控制哺乳期,缩短母羊产羔间隔和控制母羊繁殖周期,达到1年2胎或2年3胎、多胎多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是工厂化生产的重要环节。

一般可采用两种方法:其一,出生后1周断奶,然后用代乳品进行人工育羔。

其二,出生后7周左右断奶,断奶后可全部饲喂植物性饲料或放牧。

早期断奶必须让羔羊吃到初乳后再断奶,否则会影响羔羊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3)培育或引进早熟、高产肉用羊新品种:早熟、多胎、多产是肥羔生产集约化、专业化、工厂化的一个重要条件。

4)同期发情:同期发情是现代羔羊生产中一项重要的繁殖技术。

利用激素使母羊同时发情,可使配种、产羔时间集中,有利于羊群抓膘、管理,还有利于发挥人工授精的优点,扩大优秀种公羊的利用。

5)早期配种:传统配种时间是母羊1~1.5岁。

只要草料充足,营养全价,母羊可在6~8月龄时早期配种。

可使母羊初配年龄提前数月或1年,从而延长了母羊的使用年限,缩短了世代间隔,提高了终身繁殖力。

研究证明,早期配种不但不会影响自身的发育,而且妊娠后所产生的孕酮还有助于母体自身的生长发育。

1、育肥前对羊的处理(1)对羊进行健康检查,无病者方可进行育肥。

(2)把羊按年龄、性别和品种进行分类组群。

(3)对羊进行驱虫、药浴、防疫注射和修蹄。

(4)对8月龄以上的公羊进行去势,使羊肉不产生膻味和有利于育肥。

但是,对8月龄以下的公羊不必去势,因为不去势公羊比阉羔出栏体重高2.3千克左右,且出栏日龄少15天左右,羊肉的味道也没有差别。

(5)羊进行称重,以便与育肥结束时的称重进行比较,检验育肥的效果和效益。

(6)被毛较长的羔羊在屠宰前2个月,如能剪一次羊毛,不仅不会影响宰后皮张的品质和售价,还能多得2千克左右的羊毛,增加收益,而且也更有利于育肥。

羔羊的饲养管理要点:①保温防寒。

②尽早吃到、吃足初乳。

③安排好羔羊吃乳时间。

④7日龄开始训练吃青草。

⑤15日龄开始训练吃羔羊精料。

⑥羔羊舍地面干燥卫生。

⑦羔羊适时断奶。

⑧羔羊断尾。

二、羔羊的断尾羔羊育肥都要断尾。

一般在羔羊出生后7天内进行,一般用橡皮筋断尾。

方法为:从根部用橡皮筋紧勒几圈,由于阻断了血液循环,慢慢地就自动脱落。

三、羔羊断奶羔羊断奶时间一般为3个月,最晚不超过4个月。

断奶过早,羔羊易患腹泻、生长慢;断奶过晚,羔羊依赖母乳,不利于羔羊的生长发育,不利于母羊的生产和繁殖。

羔羊断奶后,有利于母羊恢复体况,准备配种,也能锻炼羔羊独立生活。

羔羊断奶方法有一次性断奶和逐渐断奶两种。

规模羊场多采用一次性断奶方法。

即将母子分开后,不再合群。

羔羊断奶后要加强补饲,日粮的精粗比应为3:2,优质青干草要多喂,饲料要营养丰富易消化。

2、育肥方式(1)放牧育肥这是最经济的育肥方法,也是我国牧区和农牧区传统的育肥方法。

育肥时期在青草期,即5~10月份,此时牧草丰茂、结实,羊吃了上膘快。

该法优点是成本低和效益相对较高,但要求必须有较好的草场;缺点是羊肉味不如其他育肥方式好,且常常要受到自然因素变化的干扰。

放牧育肥一定要保证每羊每天采食的青草量,羔羊达到4千克以上,大羊达到7千克以上。

(2)舍饲育肥是根据羊育肥前的状态,按照饲养标准和饲料营养价值配制羊的饲喂日粮,并完全在羊舍内喂、饮的一种育肥方式。

此法虽然饲料的投入相对较高,但可按照市场的需要实行大规模、集约化、工厂化的养羊。

房舍、设备和劳动力利用合理,劳动生产率较高,从而也能降低一定成本。

而且,羊的增重、出栏活重和屠宰后胴体重均比放牧育肥和混合育肥高10%~20%。

另外,育肥羊在30~60天的育肥期内就可以达到上市标准,育肥期比其他方式短。

舍饲育肥的日粮,以混合精料的含量占50%、粗饲料的含量占50%的配比比较合适。

日粮可利用草架和料槽分别饲喂,最好能将草料配合在一起,加工成颗粒料,用饲槽一起喂给。

(3)混合育肥这种育肥方式大体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在秋末草枯后对一些未抓好膘的羊,特别是还有很大肥育潜力的当年羔羊,再延长一段育肥时间。

即舍内补饲一些精料,经30~40天后屠宰,这样可进一步提高胴体重、产肉量及肉的品质。

其二是草场质量较差,单靠放牧不能满足快速育肥的营养需求,故对羊群采取放牧加补饲的混合育肥方法,这样能缩短羊肉生产周期,增加肉羊出栏量、出肉量。

第一种混合育肥法耗用时间较长,不符合现代肉羊短期快速育肥的要求,提倡采用第二种混合育肥法。

放牧加补饲的育肥羊群由同一牧工管理,每天放牧7~9小时,同时分早、晚2次补饲草料。

混合育肥可使育肥羊在整个育肥期内的增重,比单纯依靠放牧育肥提高50%左右,同时屠宰后羊肉的味道也好。

因此,只要有一定条件,还是采用混合育肥的办法来育肥羊。

四、育成羊的饲料管理要点育成羊的饲养管理要点育成羊是指羔羊从断奶后到第一次配种的公、母羊,多在3~18月龄,其特性是生长发育较快,营养物质需求量大,假如此期营养不良,就会显著地影响到生长发育,从而构成个头小、体重轻、四肢高、胸窄、躯干浅的体型。

同时还会使体型变弱、被毛稠密且质量不良、性成熟和体成熟推延、不能按时配种,而且会影响终身的消费性能,以至失去种用价值。

能够说育成羊是羊群的将来,其培育质量如何是羊群相貌能否尽快转变的关键。

我国很多农户对育成羊的饲养注重不够,以为其不配种、不怀羔、不泌乳、没担负。

因而,在冬春时节不加补饲,所以多呈现水平不同的发育受阻。

冬羔比春羔在育成时期之所以表现良好,就是由于冬羔出生早,当年“靠青草生长”的时间长,体内有较多的营养储藏。

一、育成羊的选种选择适宜的育成羊留作种用是羊群质量进步的根底和重要手腕,消费中经常在育成期对羊只停止选择,把种类特性优秀的、高产的、种用价值高的公羊和母羊选出来留作繁衍用,不契合请求的或运用不完的公羊则转为商品消费运用。

消费中常用的选种办法是依据羊自身的体形外貌、消费成果停止选择,辅以系谱检查和后代测定。

二、育成羊的培育断乳以后,羔羊按性别、大小、强弱分群,增强补饲,按饲养规范采取不同的饲养计划,按月抽测体重,依据增重状况调整饲养计划。

羔羊在断奶组群放牧后,仍需继续补喂精料,补饲量要依据牧草状况决议。

刚离乳整群后的育成羊,正处在早期发育阶段,这一时期是育成羊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这时正值夏季青草期。

在青草期应充沛应用青绿饲料,由于其营养丰厚全面,十分有利于促进羊体消化器官的发育,能够培育出个体大、身腰长、肌肉匀称、胸围圆大、肋骨之间间隔较宽、整个内脏器官兴旺,而且具备各类型羊体型外貌的特征。

因而夏季青草期应以放牧为主,并分离少量补饲。

放牧时要留意锻炼头羊,控制好羊群,不要养成好游走,挑好草的不良习气。

放牧间隔不可过远。

在春季由舍饲向青草期过渡时,正值北方牧草返青时期,应控制育成羊跑青。

放牧要采取先阴后阳(先吃枯草树叶后吃青草),控制游走,增加采草时间。

在枯草期,特别是第一个越冬期,育成羊还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而此时饲草枯槁、营养质量低劣,加之冬季时间长、气候冷、风大,耗费能量较多,需求摄取大量的营养物质才干抵御冰冷的侵袭,保证生长发育,所以必需增强补饲。

在枯草期,除坚持放牧外,还要保证有足够的青干草和青贮料。

精料的补饲量应视草场情况及补饲粗饲料状况而定,普通每天喂混合精料0.2~0.5公斤。

由于公羊普通生长发育快,需求营养多,所以公羊要比母羊多喂些精料,同时还应留意对育成羊补饲矿物质如钙、磷、盐及维生素A、维生素D。

关于舍饲饲养的育成羊,若有质量优秀的豆科干草,其日粮中精料的粗蛋白以12%~13%为宜。

若干草质量普通,可将粗蛋白质的含量进步到16%。

混合精料中能量以不低于整个日粮能量的70%~75%为宜。

三、舍饲育成羊精料配方1.育成前期(4~8月龄)精料配方①:玉米68%,花生饼12%,豆饼7%,麦麸10%,磷酸氢钙1%,添加剂1%,食盐1%。

日粮组成:精料0.4公斤,苜蓿0.6公斤,玉米秸秆0.2公斤。

精料配方②:玉米50%,花生饼20%,豆饼15%,麦麸12%,石粉1%,添加剂1%,食盐1%。

日粮组成:精料0.4公斤,青贮1.5公斤,干草或稻草0.2公斤。

2.育成后期(8~18月龄)精料配方①:玉米45%,花生饼25%,葵花饼13%,麦麸15%,磷酸氢钙1%,添加剂1%,食盐1%。

日粮组成:精料0.5公斤,青贮3公斤,干草或稻草0.6公斤。

精料配方②:玉米80%,花生饼8%,麦麸10%,添加剂1%,食盐1%。

日粮组成:精料0.4公斤,苜蓿0.5公斤,玉米秸秆1公斤①合理的日粮搭配、精料量要适量,日粮中粗蛋白要达到15%—16%。

粗饲料搭配要多样化,每天平均精料喂量达0.4千克,此外,还要注意钙、磷、食盐、微量元素的补充。

②合理的饲喂方式和饲养方式优良的干草,充足的运动是培育育成羊的关键,饲喂大量优质干草、充足的阳光照射和充足的运动,有利于促进消化器管的充分发育,培育羊体格高大,可使羊食欲旺盛,采食量增加。

相关主题